李登科 馬康利

陜西省周至縣地處秦嶺北麓,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栽植獼猴桃,秦美、海沃德、徐香等美味系獼猴桃老園區大多采用“T”型架和傘狀樹形,若田間管理不到位,極易導致內膛不發枝現象,造成內膛光禿,結果部位外移,果實品質下降,嚴重者可減產30%左右,是生產上比較棘手的技術問題。傘狀獼猴桃樹體內膛不發枝的原因復雜多樣,應具體分析研判,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
1? ?內膛不發枝的主要原因
1)虛旺枝摘心不及時。每年春季(3—4月份),獼猴桃植株靠近主干部位會發出一些營養性徒長枝,其顏色略微發紅,長勢強旺,如不及時摘心,任其生長,就會造成枝條自基部起約70 cm養分積累不夠,芽體干癟,來年不能萌發或萌發率極低。
2)忽視夏季修剪。結果母枝外圍新梢營養生長過旺,在頂端優勢作用下,基部不能形成有效花芽;夏季果園管理時沒有對內膛病蟲枝、細弱枝、過密枝進行疏除,導致內膛陰蔽,通風透光不好,無法形成有效芽。
3)施肥不當。施肥不夠科學合理,過多地施入氮肥,忽視磷、鉀肥和有機肥,導致枝條虛旺徒長,木質化程度不夠,養分積累不足。
4)病蟲侵染。傘狀植株內膛靠近主干位置受其樹形影響,枝條易感病蟲,光禿帶枝條表面還易遭受夏季高溫強光灼傷,導致翌年不能萌發新枝。
5)冬剪留枝不合理。冬季修剪時修剪量太小,枝條過度長放,而且留枝量過多,樹體負載過量。
6)綁枝不平整。冬剪后綁枝時,對于從內膛發出的枝條沒有做到平整固定于架面上,出現枝條頂端上揚,因為頂端優勢導致基部來年無法發枝。
7)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衡。單株掛果量偏大或樹體瘋長過于陰蔽,都不利于來年內膛結果母枝的形成。
2? ?促使內膛發枝的技術措施
1)及時摘心轉勢。陜西關中獼猴桃產區,對于從內膛靠近主干部位發出的徒長性枝條,可從清明后開始留3~4片葉短截,促使重發二次枝,培養為結果母枝;對外圍枝條,可在結果部位留4~6片葉摘心掐死,不讓其重新萌發,抑制新梢的加長生長,減緩生長速度,以增加養分積累,促進內膛枝條基部花芽分化。
2)重視夏季修剪。進入5月份,及時疏除內膛細弱枝、過密枝、背下枝,以節約養分,提高內膛通風透光性,使預留更新枝基部充分接受陽光,促進花芽分化。對于結果枝2道鐵絲以外的新梢,采取二次掐尖的方法迫使內膛發枝,做到外控內促,平衡生長。
3)科學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重視有機肥和生物菌肥,提高枝條養分積累,促進基部花芽分化。采用葉面噴施和根部追肥,避免機械旋耕施肥,提倡水肥一體,推廣免耕生草淺施肥。成齡園按畝產2 000 kg計算,需純氮20 kg、純磷14~16 kg、純鉀16~18 kg、優質農家肥5 000 kg、生物菌肥120 kg和適量微量元素肥料。
4)病蟲綠色防控。做好采果后、落葉后、開花前、開花后潰瘍病的防治,以及夏秋季褐斑病的防治。
5)合理修剪。每年冬季修剪時不建議長枝修剪,盡可能將枝條短截回縮,并適當減少留枝量,以達到刺激內膛隱芽萌發抽枝的目的。秦美、翠香、海沃德參考留芽量見表1。
6)科學合理綁枝。重視冬季修剪后的綁枝工作,一定要做到枝枝都綁,使枝條平整均勻地分布于架面之上,頂端上揚部分不得超過枝條總長度的1/3。非大棚架的獼猴桃園,可以將長度超出3道鐵絲的枝梢牽引至鄰行架面鐵絲上進行綁縛,以克服頂端優勢造成的基部不萌芽。
7)均衡生長。保證兩個平衡,即地上部分同根系生長的平衡,營養生長同生殖生長的平衡??刂茠旃亢推揭謽鋭萃竭M行,既要碩果累累,又要枝繁葉茂。
8)加快果園架型、樹形改造。選擇在冬剪完成后將“T”型架改為大棚架,將傘狀樹形逐步改為“一干兩蔓”樹形,使樹體通風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杜絕內膛光禿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