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芳

“家校協同育人”指基于兒童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融合,是家庭、學校和社會互相配合、支持與協作,發揮各自優勢、共享優質資源的教育互動活動,是強調家庭與學校的雙主體地位和共同創設家校共育的教育生態系統。新時代教育,以創新思維和協同發展為核心,關注終身發展和全面發展,整合優勢資源,因此協同育人顯得尤為重要。
家校協同育人,“家?!笔呛献髦黧w,“協同”是工作路徑,“育人”是工作任務。雙方目標一致,共同創設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教育生態系統,是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條件。
家校協同育人實踐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形成政府、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家庭教育工作體系”。山東省作為全國家庭教育示范省之一,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
家校協同育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社會共治、久久為功。從全國范圍看,關于家校協同育人的探索和實踐剛剛起步,該領域的標準、課程和隊伍建設還有很多空白。
建標準,保障家校協同育人工作規范化。在充分調研山東省家庭教育現狀需求的基礎上,組織研發了《山東省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課程指南》;依據教育部“1+X”證書要求,制定了《家庭教育輔導技能等級標準》,彌補了家庭教育領域從業人員技能標準的空白;受人社部和省人社廳委托,承接開發《嬰幼兒發展引導員國家職業標準》,引導家長和保教人員科學養育嬰幼兒,促進其健康發展。積極推動家庭教育服務標準化建設,促進家校協同育人的專業化發展,發揮家庭教育正面和前置的功能,以預防為主,引導家長科學實施家庭教育。
建隊伍,保障家校協同育人工作專業化。成立了山東省家庭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為全省家校協同育人提供智力支撐。組建了省、市、縣三級家庭教育教科研及兼職研究員隊伍,定期組織學習和培訓,為家校協同育人科研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實施“家校協同育人優秀校長(園長)及骨干教師培育工程”,已培育1100余名家校協同育人優秀校長(園長)骨干教師。組織實施“鄉村學校家校共育種子教師萬人培育計劃”,為553名指導教師建立“1+20”工作坊,每名指導教師帶動20名種子教師,借助專家引領、集中培訓、遠程學習、自主學習、活動促推、示范引領等方式進行培育,共帶動10891名種子教師線上學習交流和線下實踐。兩年以來,“1+20工作坊”共上傳資源3409份,打造精品課程473節,發表文章22428篇,發起教研活動323次,發起話題討論389次,開展課題研究49次,為全省培養了一大批家庭教育素養較高的指導教師和種子教師。結合數據排行,在全省工作室數量占比中威海、濱州、煙臺位居三甲,工作坊則由姜大鵬工作室、矯玲工作室、張彥剛工作室、杜雪工作室、馬云工作室領銜。組建“1+20”鄉村家校共育聯盟,由指導教師督導種子教師進行“1+1”問題家庭輔導,指導并提升萬所鄉村學校家校共育水平,彌補了鄉村家庭教育短板。
建課程,保障家校協同育人工作系統化。結合《山東省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課程指南》,研發分學段《家長手冊》和分年齡《家長學堂》,規范了家長學校的教育教學內容。組建了來自省內外家庭教育專家及一線骨干教師共600余人組成系列課程建設團隊,共同研發、持續更新具有專業性和實操性的家長教育課程體系。以教育學、心理學、家庭學和社會學等理論為基礎,基于家庭教育需求,依據0-18歲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從“孩子發展”“家長教養”“家庭建設”“合作共育”四個領域,研發了家庭教育在線課程3085節,其中一線教師創課數量2447節,專家創課數量649節;以長短結合的視頻、音頻和圖文等形式,呈現豐富多彩的內容;用專業的理論知識分析實際問題,提出可操作性的合理建議;通過周主題推送的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更新家校協同理念,提升家長家庭教育能力,促進家校協同育人。
建平臺,保障家校協同育人工作信息化。整合社會資源,主導研發了“家長空間”APP平臺,打造了以家校協同育人為宗旨,以家長教育為重心,以家?;訛槁窂?,集互動性、互助性和互惠性于一體的“互聯網+家校協同”移動應用平臺。以孩子實際班級建立家長班級,以家委會組織帶動家長學習,以家長實踐分享促進同伴互助提升,建立了教育主管部門—學?!處煛议L之間的有機聯動,促成家庭教育和家校協同育人專業化發展的新格局。目前正穩步推進“家長空間”平臺試點工作,首批38所學校分布全省16個地市,二批由泰安市岱岳區區域性整體試點。截至2020年10月31日,平臺已迭代50多次,參與試點學校130余所;教師近8000人,家長11.8萬人;課程學習累計766.7萬人次,課程轉發累計322.2萬人次;案例課制作累計70.9萬節,案例課轉發累計363.6萬人次,問答互動 8.5萬人次,周活躍率在60%以上。此外,還開通了“山東省家庭教育”微信公眾號,分“資源中心”“專題專欄”“工作動態”等三個板塊,下設“教養策略、名人篇、大家說、家校社、信息傳真”等欄目,每周更新5—6篇推文。編輯“家校協同育人資訊”,每周一期,涵蓋特別關注、熱點聚焦、學界視點三個板塊。初步構建起了“互聯網+”數字化家校協同育人新業態。
建科研,保障家校協同育人工作科學化。重視家庭教育研究,才能提升家校協同育人的實效性。為此,山東省積極支持家庭教育的科研工作,在課題立項和經費方面予以傾斜。依托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在山東省家庭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團隊引領下,指導全省開展家庭教育專項課題研究。2018—2020年,組織立項山東省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項課題累計1000余個,已結題700余個。為進一步強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水平,從全省高校和科研部門遴選了22名教授、研究員,成立了課題研究指導專家團,組織了2020年家庭教育專項課題遠程培訓會、開題論證會,加強專項課題研究的過程性管理,為課題研究的規范有序和研究成果的高質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