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林美佳(1994— ),女,漢族,山東濟南人,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科研財務管理。
課題項目:山東省教育會計學會課題“高等學校科研財務管理研究”(項目編號:sdjk2020034)。
摘 要:詳細分析A高校自中辦發〔2016〕50號文發布以來,在科研經費管理方面采取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措施。針對A高校在“放管服”背景下暴露出的相關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關鍵詞:“放管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
我國于20世紀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隨著國家經濟不斷增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對于科技創新要求越來越高。2016年中美兩國“科技戰”打響后,我國不斷深入創新型國家建設,在將“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科技創新,以中科院為代表的高等院校是我國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之一。近年來,隨著各級財政對高校的科技創新資金投入越來越多,高等院校的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也日益增多,如何提高高等院校的科研經費管理效率、將科研經費的花銷落在實處,成為了近年來學者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自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50號文件之后,近5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各級部委陸續出臺各項政策,為科研經費管理的放管服改革保駕護航。同時,很多高校內科研報銷依然困難,結題時出現大量問題。科研老師在報銷經費時浪費大量時間,研究效率受到影響,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老師進行科學研究的積極性。由此可見,如何更大程度上進行放管服改革,提高科學研究效率既是高校,也是各級政府需要考慮的重大問題。
一、A高校科研管理的“放管服”改革
A高校坐落在美麗的S省省會,是遠近聞名的一所綜合性高等師范院校。近年來,A高校不斷加強科研投入,積極引進專家人才,科研經費不斷提高,化學等專業進入ESI前1%,在S省建設“雙一流”和“高水平”高校建設中,教育學、文學、化學、物理學入選高水平專業,在省屬院校中拔得頭籌。A高校近幾年的科研經費情況如表2所示:
A高校是師范類院校,文科類專業占比較重,與同級別的理工類院校,科研經費存在一定差距。不過,從表中可以看出,雖然2017年科研經費總額較上一年略有減少,但整體上A高校年科研經費呈現逐年遞增趨勢。2018年增長勢頭尤為猛烈,增長率達到了43%,A高校縱向科研經費在2016—2020年全部科研經費中占比分別為67%、77%、61%、79%、68%,可以看出A高校科研經費來源以非同級財政撥款為主,主要來自國家自然、社科基金委,教育部資金,省科技廳資金等。
通過對A高校科研經費六大支出的分析,可以看出在A高校科研經費支出中,A高校科研經費支出中最高為人力資本支出。勞務費發放是否存在注水現象,科研人員是否通過勞務費支出套取國家經費,需要進一步考察。2019年A高校正式采用了新高校會計制度,固定資產核算方法由月底統一結轉變為各個項目分項入賬。出于可比性的考量,不對全部年份的科研設備進行分析。隨著科研收入的增加,設備費基本保持不變,專用材料費和測試費保持著逐年上升的勢頭,在某些年份可能由波動,每年的項目合作費波動較劇烈。收到2020年疫情影響,2020年A高校差旅費下降較多。前四年,差旅費保持逐年增長的態勢。從A高校科研經費支出情況,科研經費管理應重點關注勞務費和設備費。
“放管服”背景下,A高校以國家出臺的文件為引導,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制定,同時參照本校自身情況,制定符合A高校自身特點的文件。在簡政放權的背景下,A高校先后出臺了《A高校關于印發科研經費報銷審批規定的通知》《A高校關于印發縱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A高校關于印發縱向科研項目勞務費管理辦法的通知》《A高校科研項目招標采購綠色通道實施細則》等,進一步加強了科研經費管理。A高校是如何做到科研經費管理上的“放管服”呢?
在科研經費報銷審批中,A高校的科研經費報銷撤銷了原院系負責人的會簽人簽字權,改為項目負責人簽字,經辦人簽字。通過簽字權的下放,提升項目負責人的科研自主權,為科研經費報銷減去繁瑣,提高科研經費報銷效率。同時文件中也對超過一定限度的報銷經費做出了規定(見表3)
A高校對簽字權的規定不僅做到了簡政放權,又做到了規范管理。對于金額較大的科研經費支出,加強監管。
在間接經費使用上,A高校在50號文發布前,執行的是財教〔2011〕434號以及財教〔2015〕15號文。50號文對間接經費的提取比例做出了修改(見表3),為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簡政放權提供了方向,同時,50號文也取消了績效支出的限制,進一步提升科研人員的滿足感和獲得感。
根據50號文的規定,A高校對間接經費比例作出調整,對于非同級撥款資金,A高校采用統一計提間接費用的方法,不針對某一項科研經費。對于橫向課題經費,計提間接經費比例為8%,其中學校間接成本占間接費用的62.5%,學院間接成本占間接費用的37.5%。
在資產管理的環節上,A高校也根據文件規定并結合本校資產管理的特點、招標采購的程序做出了“簡政放權”的改變。2020年,A高校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制訂《A高校科研項目招標采購綠色通道實施細則》,文件規定:預算金額20萬元及以上的儀器設備采購應編制政府采購預算,預算金額10萬元(含)—20萬元(不含)的儀器設備采購,由學校招標采購辦公室和歸口管理部門采用學校規定的采購方式組織采購。預算金額10萬元(不含)以下的儀器設備采購,課題組或項目組可自行采購,但單個課題組或項目組年度累計采購金額不能超出10萬元。該細則既保證了科研儀器采購嚴標準、嚴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科研儀器的采購流程。項目組有了采購科研儀器的自主權,在符合學校文件的要求下,不必死板的按照省屬高校預算年度進行儀器采購,可以依據客觀的科學研究規律采購一定數量的科研儀器。這一舉措優化了校機關的服務效率,提高了科研人員的滿意度,是調動高校各項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措施。在“放管服”的背景下,A高校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大膽“放權”,同時A高校招標部門聯合科研儀器歸口部門在內部加強監督管理。
(一)A高校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問題
A高校在中辦發〔2016〕50號文之后,對科研經費管理模式進行了較大力度的革新,但現行的科研經費模式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二)科研經費預算編制不合理。
在科研項目立項階段,項目負責人負責編制項目預算。由于項目負責人缺乏一定的財務知識,一方面導致編制出來的預算結構不合理,無法滿足科研經費實際支出的需要,不符合科學研究的客觀規律,另一方面有的項目負責人對科研項目的報銷規定也不甚了解,比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明確規定國家自然基金不能報銷通用設備,很多科研老師在報預算時依然將電腦、硬盤等通用設備列入科研經費計劃支出。這些情況都會導致預算缺乏約束力和執行力,編制的科研項目預算與執行脫節。
(三)科研經費管理缺乏整體性。
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例,A高校科研經費流程是:首先、項目負責人依據自身研究特點,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申報課題,編制預算,經答辯通過后,國家自然基金委予以立項。然后,國家自然基金委劃撥科研經費,項目負責人通過聯系財務部門獲得來款信息并通知科研監管部門;然后科研監管部門進行備案,設置相應的經費性質并通知財務部門設立財務報銷編號。最后,項目負責人進行財務報銷,并最終結項。可以看出,項目負責人負責科研經費預算、決算報表的編制以及開發研究活動中科研經費的支出。A高校的社科處和科技處負責科研經費事前的立項、科研活動事中的經費報銷原則與科研經費的結項工作。財務部門負責科研經費報銷的具體業務。然而,科研、財務部門與項目負責人相對獨立,沒有一個統一的科研經費管理平臺。科研人員在詢問項目來款,拿到項目編號中花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同時,由于A高校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相對獨立,缺乏溝通,很多時候導致科研經費“結題不結項”。
(四)科研經費報銷存在違規。
當前的A高校課題經費采取項目負責人簽字負責制,項目負責人簽字、經辦人簽字之后,科研經費即可報銷。由于某些項目負責人一開始對財務報銷政策缺乏了解,在財務報銷中經常出現違規現象,導致最終無法結項,最后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進行調賬。某些項目負責人也存在對于科研經費認識不到位,將科研經費認為是自己的個人經費,隨意報銷費用,不考慮科研經費報銷的合規性與合理性,經常出現項目負責人將個人所用與項目所用混淆,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科研經費流失。同時,對于A高校科研經費中,勞務費用所占比例較大,科研設備所占比例不多,科研資金利用效率不高。
二、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科研經費監管。
高校擁有科研經費的自主權,作為科研經費的主要責任方,將科研資金落到實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必須加強科研經費資金的監管。首先,高校應建立全面的科研經費規章制度,為科研經費監管提供依據。其次高校內部必須加強對其進行管理與控制,防患于未然,完善監管與審查體系。相關部門應當在科研項目進行的全過程之中進行審計,使得經費開支更加規范透明。完善科研經費內部審計制度,逐漸建立以防范風險為導向的內部控制制度,立足于項目的全面審計,并對重點項目尤其是勞務費支出嚴加監管。最后,高校、政府、公眾可以探尋將第三方審計納入科研經費的日常管理中,利用社會上更加專業的第三方審計力量保證科研經費的合理與透明。
(二)加強科研預算管理。
提升經費預算的管理是高校進行科研經費財務管理的關鍵之一。科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應當根據實際需求合理安排經費,同時科研經費監管部門也需要對科研項目的申報預算進行嚴格地把控,確保經費的實際開支與預算一致。在科研負責人進行科研立項并編制經費預算時,科研監管部門應提前告知該項目類型的資金性質與經費范圍,財務部門也應提前對不同性質的科研經費的報銷流程加以說明,使項目負責人心中有數。同時,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科研監管部門可以根據監管要求設置上下浮動的額度,提高預算的靈活性和全面性。
(三)設置科研財務助理。
由于科研項目負責人缺乏一定的財務知識,不僅導致編制科研預算時不合理、不規范、不科學,同時進行財務報銷時,對于財務制度的不理解會增添其報銷經費的難度,增加報銷的工作量,同時溝通不暢極容易引發與業務科室的矛盾,降低科研人員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很多項目負責人身負重任,對其進行培訓、熟練掌握與科研經費相關的財務知識也不科學。高校科研助理可以在詳細地了解監管部門規定與財務報銷政策的基礎上,根據科研任務的性質,進行預算編制、財務報銷、科研結項的工作。通過設置財務助理,使科研老師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工作中,極大的提高了科研效率。
(四)建設科研統一管理平臺。
該平臺將項目負責人、科研監管部門、財務部門的功能連接并集合了資產管理部門,招標采購部門的相關模塊。項目負責人能夠在該平臺上完成立項、預算編制、科研經費報銷、調賬、結項。通過該平臺,可以將政策變化的相關信息及時通知到項目負責人與相關科室。比如,在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結項期間,科研經費不準報銷,通過該平臺通知到各個經費的負責人,同時該平臺與財務系統相連接,當有相關的報銷單送到財務部門時,從財務部門的數據庫中自動顯示無法報銷。
三、結語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高校科研經費是科學研發投入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科研經費“放管服”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應積極探索各種模式放寬管理權限,增強服務質量,也應做到強化監管,提高科研效率。
參考文獻:
[1]姚俊生,袁仁淼.“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流程優化研究[J].會計之友,2019(08):139-146.
[2]徐捷,王慶琳,龔杰昌.新形勢下高校科研項目間接費用管理探究——基于七所高校樣本分析[J].會計之友,2018(09):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