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暉 王善峰
摘要:闡述永州市持續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背景,分析永州市發展“優質糧食工程”的生產基礎和產業基礎,總結永州市做好“優質糧食工程”的三點經驗,即抓“五優寐動”,創新國有糧庫與民營企業資源協同發展新模式;抓“十代辦服務”,創新糧食產后全程社會化服務新模式;抓“二十強企業”,創新企業新業態發展新模式。
關鍵詞:永州;優質糧食工程;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326.11文獻標識碼:A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10608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瀟湘二水匯合處,下轄1縣級市2市轄區8縣,地勢三面環山、地貌復雜多樣。農業及糧油資源比較豐富,具有發展糧食產業化進而助推鄉村振興的良好基礎。
1“優質糧食工程”實施背景
2017年以來,中央財政連續4年安排獎勵資金支持優質糧食工程,實施糧食產后服務體系、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和“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3個子項。永州市和全國各地一樣,以優質糧食工程為抓手,推進糧食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協同”,實施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在推動糧食產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績。2019年6月,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下發了《關于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的意見》,指出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力舉措,提出充分運用2017年以來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既有成效,大力推進“三鏈協同”,深入實施“五優聯動”,做實糧食綠色倉儲、品種品質品牌、質量追溯、機械裝備、應急保障能力、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等“六大提升行動”,打造“十四五”時期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1]。
按照永州市關于“打造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打造農業優勢特色千億產業”等決策部署,搶抓政策機遇,持續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有力推動了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全市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2發展“優質糧食工程”的生產基礎和產業基礎
2.1生產基礎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永州市人口5 289 824人,居湖南省14個市州第4位,其中鄉村人口2 806 774人,居14個市州3位,城市化率為46.94%[2]。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390元,增長7.3%。耕地面積36.42萬hm2,基本農田29.48萬hm2。糧食種植面積48.21萬hm2,增長3.3%,產量296.78萬t,增長1.9%;油料種植面積9.50萬hm2,增長7.7%,產量17.83萬t,增長9.0%。
永州市糧油資源比較豐富。2020年,在湖南省122個縣市區的糧油分品種產量中,該市所轄縣市區排名全省前10位的情況是,大豆產量:祁陽市13 259 t,位居第1名;寧遠縣10 993 t,位居第3名;冷水灘區8 106 t,位居第7名;道縣8 010 t,位居第8名;東安縣7 798 t,位居第10名。稻谷產量:祁陽市471 505 t,位居第4名。薯類折糧(包括甘薯和馬鈴薯,按5 kg鮮薯折1 kg糧食計算):祁陽市31 303 t,位居第4名。玉米產量:江永縣67 418 t,位居第6名。油茶籽:寧遠縣98 710 t,位居第1名;祁陽市72 728 t,位居第4名[3]。
由上可知,在湖南的稻谷、玉米、大豆、薯類、油菜籽、油茶籽六大糧油品種中(小麥產量只占糧食總產的0.26%,可忽略不計),永州市的五大糧油品種榜上有名,永州市的大豆、油茶籽兩個糧油品種名列榜首,永州市在大豆品種前10名中占據一半席位。而且,以市州計,永州大豆產量位居全省第一。
2.2產業基礎
永州市糧食產業化有過輝煌的過去。2007年,全國評選出28個大米“中國名牌”,湖南占了3個,其中永州占了2個。糧食產業的“祁陽現象”,成為全省糧食產業化工作會議觀摩的現場。永州市深入實施“糧油百億產業工程”和“優質糧油工程”2020年,全市糧油加工業實現總產值118億元,擁有糧油類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20家、市級龍頭企業37家。牽頭組建了“新田縣富硒雜糧產業聯盟”“零陵區油茶產業聯盟”。推進放心糧油示范工程,國家級放心糧油示范企業增加到24家,省級放心糧油示范企業增加到36家。11個縣區建成一批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實現產糧大縣全覆蓋。到2021年,全市培植了2個“中國好糧油”示范縣、2個優質糧油產業發展特色縣、42個糧食產后服務項目。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躋身全國食用油加工企業“50強”和全國油茶籽油加工企業“10強”。
3發展“優質糧食工程”的做法
3.1抓“五優聯動”,創新國有糧庫與民營企業資源協同發展新模式
永州市把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優糧優銷貫穿“優質糧食工程”全過程,積極發揮國有糧庫的政策優勢和民營企業體制機制優勢,開展國有糧庫與民營企業探索優質稻儲存試點和“儲備訂單”購銷模式,在全市推進糧食“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一體化試點,促進國有糧庫與民營企業資源共享、融合發展。其中永州下河國家糧食儲備庫以政策性糧食儲備為依托,與民營企業永州市聚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糧食種植基地、糧食烘干中心、優質大米生產線,綜合運用國有糧庫與民營企業產業優勢,整合糧食產購儲加銷產業鏈條各個環節,達到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目標。2021年,聚豐公司累計烘干糧食1萬余t,提供“儲備訂單”糧食5 000余t,合作儲存、銷售優質稻2 000 t,為創新訂單儲備、掌控收購糧源、擴大銷售渠道、打通“購儲銷”之間的堵點增添了動力,糧庫良性的糧食輪換通道逐步形成。
3.2抓“十代辦服務”,創新糧食產后全程社會化服務新模式
永州市創新糧食產后全程社會化服務新模式,提升糧食生產服務質量,根據種糧大戶需求,以祁陽市為代表,大力推行“十代辦”(代育秧、代耕地、代插秧、代施肥、代植保、代收割、代烘干、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服務模式,為基地農戶提供全程社會化服務,著力破解“誰來種田”“誰幫種田”難題。2017年以來,全市先后在糧食加工企業、糧食經銷企業、農村合作組織建起42家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開展便民服務,覆蓋2 000個村莊、20多萬農戶。其中湖南根智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建立了祁陽市區域性糧食產后全程社會化服務中心,發展優質稻訂單2 000 hm2,收購優質糧食2萬t,高于市場價2% ~ 6%收購,帶動農戶增收1 000多萬元;與30多家合作社及經銷商簽訂協議,累計自籌種植糧食生產備用資金1 500多萬元,存儲優質稻5 000多t;與基地農戶簽訂全程社會化作業合同2 000 hm2,實現轉移勞動力1萬個,促進當地農民增收2 000萬元;為送糧農戶烘干稻谷2萬多t,節糧減損200多萬元。
3.3抓“二十強企業”,創新企業新業態發展新模式
永州市積極實施“永州糧油品牌振興”工程,努力發掘“天下谷源”糧油歷史文化內涵,大力創建“天下谷源香米”“永州米粉”“祁陽茶油”等區域性公共品牌,打造“金浩茶油”“銀光大米”“瑤珍有機香米”“華利米粉”等知名品牌,形成以區域公共品牌和企業知名品牌為一體的“永”字號永州好糧油品牌矩陣。目前,全市的糧油產業集群已擁有中國馳名商標6個,地理標志商標7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7個,糧油類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0家,國家級、省級放心糧油示范企業增加到60家。其中,湖南瑤珍糧油有限公司作為唯一一家民營企業成為全國綠色食品稻米行業標準起草單位之一,公司董事長蔣珍鳳為主要起草人之一。湖南蔬益園食品有限公司將“千家峒”品牌瑤妃香芋系列產品向全國一線城市拓展,向港澳臺市場拓展,2021年在重慶悅來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全國大型火鍋節,作為其中唯一的一家冷凍特色素食廠家,主推的地標產品、香芋之鄉、綠色健康的瑤妃香芋品牌系列產品,在展會期間大受歡迎,與83家餐飲集團或餐飲連鎖等達成合作意向,企業獲得了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4展望
按照“6個10億”的模式,實施“永州好糧油提升項目”建設,全市可重點培育10億元大米產業聯合體1個,10億元茶油產業聯合體1個,10億元米粉產業聯合體1個,10億元豆制品產業聯合體1個,10億元雜糧產業聯合體1個,10億元糧油副產品循環利用產業聯合體1個。比如可利用永州本地大豆產量占湖南大豆產量20%以上的優勢,以及新田大豆具有粒大卵圓、豆臍黃褐、色澤金黃且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優勢,積極組建“永州豆制品產業聯盟”,打造“新田豆腐”等區域性公共品牌。
參考文獻
[1]關于《優質糧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動”方案》的解讀[EB/OL].(2021—11—19)[2021—11—20].http://www.lswz.gov.cn/html/zmhd/zcjd/2021—11/19/content_268301.shtml.
[2]湖南省統計局.湖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六號):城鄉人口情況[R/OL].(2021—05—19)[2021—11—18].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700170667230551758&wfr=spider&for=pc.
[3]湖南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湖南省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631—633.
Boos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High-quality Grain Project:Taking Yongzhou City in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 Yanhui,Wang Shanfeng
(Yongzhou Food and Strategic Reserves Administration,Yongzhou,Hunan 425000)
Abstract:It puts forward the background of Yongzhou City's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Quality Grain Project,points out the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foundations of Yongzhou City's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Grain Project,and summarizes the three points of Yongzhou's experience in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Quality Grain Project. "Five Excellent Linkage",innovating a new model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of state-owned grain warehous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grasping the "ten-agent service",innovating a new model of socialized services throughout the grain post-production process;grasping the "top 20 enterprises" and innovating a new business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usinesses.
Key words:yongzhou,high-quality grain project,rural revit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