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芳
(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隊,山西太原 030006)
在開展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過程中,要注重根據實際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具體需求來進行,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明確高層建筑發生火災的主要特點,據此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和方案。高層建筑發生火災的主要特點如圖1所示。

圖1 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
(1)高層建筑其高度高,層數較多,在垂直疏散的時候高度落差大,距離較遠,疏散時間較長。(2)高層建筑中,經常是商貿樓等,人員較為密集,在疏散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踩踏事故。(3)發生火災后,煙氣和火苗快速蔓延開,大多數人員不懂得防護知識,導致疏散難度加大。
對于高層建筑而言,由于功能上的需要,在高層建筑的內部一般而言設置了眾多的消防設施,比如電梯井、排氣道等豎向管井。同時,這些井道通常而言都是貫穿整個樓層,要是在最初的設計中對于消防設施沒有考慮周全,或者消防區域防火隔離措施處理不當的話,這些內部管井會在火災時形成若干個豎向火洞,火災時煙氣向上升騰,就在建筑內部形成了“煙囪效應”,助長了火勢蔓延。此外,由于早年規范未對高層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做明確規定,一些老舊高層建筑目前仍然使用燃燒性能達不到目前規范要求的保溫材料,并且隨著時間推移,外保溫層不斷有風化、破損的情況出現,有的保溫材料裸露出來,外保溫層一旦著火,極易形成不可控的立體式燃燒。
高層建筑自身的特點在于建筑高度大且結構復雜,這給消防供水帶來了一定的難題,供水系統復雜往往會影響其使用的有效性。現階段高層建筑中所用的供水系統包括室內供水和室外供水兩部分。其中室外供水多以市政供水為主,但是由于供水閥和用水高峰的限制,多數情況之下都無法保證高層建筑的正常供水,而且物業服務企業缺乏專業的人員對消防水系統進行定期維護保養,不能保障消防供水系統的完好有效。
(1)當前高層建筑大多數是多家單位合同的合用建筑,通常而言,在一棟樓里面有很多家單位辦公,所以導致每個單位對自身的消防管理都有一套體系,他們分塊管理,各自為政,相互存在不配合的現象,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高層建筑在出現火災等消防事故之后,往往不能找到明確的責任主體,這就使得在平時工作中,各個主體都對消防安全不夠重視,有相關的消防安全制度,但是往往不能很好的落實到位。(2)部分高層建筑產權單位和使用單位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薄弱,在思想上沒有充分認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室內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設施維護保養不落實,消防應急預案不符合實際,消防安全責任制不落實,消防安全管理人員配備不到位。一些老舊高層建筑甚至長期無物業管理單位,或者雖然有物業管理單位,但是物業費中未設置明確的消防經費,申請物業維修資金的程序繁瑣,消防設施器材維護保養無從落實。
(1)設計方面。設計單位在設計完畢后未進行相應的審核驗收,就移交建設,導致高層建筑在空間布局,消防通道方面的設計不合理,造成火災隱患。(2)施工過程方面。施工單位為了趕工程進度,為了節省各個環節的資金,降低成本,不依照正規的章程進行施工作業,在工程實體中留下眾多的火災隱患。(3)防火的分區方面。材料以及分隔的設施達不到相應的標準。比方說使用一些可燃的甚至易燃易爆的材料,防火分區達不到標準,不科學、不合理。一些電纜、電線就暴露在墻面,未進行封堵。造成工程竣工之后存在眾多的安全隱患。
一些老舊高層建筑由于歷史原因導致與周邊毗鄰建筑防火間距不足、消防車道寬度不足,一旦發生火災,嚴重威脅相鄰建筑安全,且消防車到場后無法抵近救援,存在很大隱患;一些老舊高層建筑內部樓梯間防火門破損嚴重,樓梯間無法有效進行防煙,一旦發生火災,煙氣極易通過樓梯間蔓延,且一些老舊住宅小區樓梯間內居民經常堆放雜物,嚴重影響疏散效率,易造成群死群傷事故;一些老舊高層建筑內部消防設施老化嚴重,消防給水設施破損嚴重,消防水系統基本處于停用狀態,存在很大消防安全隱患;一些老舊高層住宅小區,私家車占用消防通道、消防撲救面現象普遍,且小區內樹木經過多年生長高大繁密,距離高層建筑很近,嚴重影響消防人員登高作業,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根本無法靠近展開滅火救援行動,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
要督促各類高層建筑產權單位、委托管理單位以及各經營主體、使用單位嚴格履行有關法律規定,明確消防安全職責。對已投入使用的高層公共建筑和一類高層建筑,要列為火災高危單位,落實嚴管嚴控措施,對老舊高層建筑消防設施達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的,要依照當地的具體環境,采用獨立式感煙火災報警器或者是簡易噴淋等物防技防措施,以提升應對火災處置的能力[1]。
在高層建筑的審核、驗收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從源頭把關,在高層建筑總平面布局,平面布局防火分隔、裝修材料、消防設施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從源頭上保證高層建筑的本質消防安全。例如,針對高層建筑外墻保溫材料,要協調相關部門,出臺剛性規定,從建設、施工、監理等各個環節加強源頭管控,提升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建設單位應明確外墻保溫材料的耐火等級要求,采購合格的消防產品和滿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構件、建筑材料及裝修材料。施工單位要查驗消防產品和具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構件、建筑材料及裝修材料的質量,使用合格產品,保證消防施工質量。監理單位要明確建筑工地所使用的外墻保溫材料的性質和等級,在消防產品和具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構件、建筑材料、裝修材料施工、安裝前嚴格核對,核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同時予以抽樣檢測[2]。
要區分不同老舊高層建筑,分類實施整治。加大對高層建筑物業服務企業的資質審查,提升高層建筑物業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對超高層建筑,應明確物業服務企業配備一定數量的注冊消防工程師、一定數量的消防資格證書持證人員。針對高層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企業應建立符合本小區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確防火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各自職責,員工應達到“四懂四會”的基本要求。物業服務企業應設置專門經費,用于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宣傳和培訓教育活動,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識水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