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祥
(海陽市融媒體中心,山東海陽 265100)
在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出現很多問題,導致縣級融媒體存在缺乏吸引力、經營范圍窄、傳播效果差等缺陷,這也成為媒體融合的一大阻礙。當然,也有不少縣級融媒體中心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初步建設,例如海陽市融媒體中心,在政策支持下,實現了創新性發展,推動了媒體融合進程。
作為媒體融合的必經階段,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是在特定背景和形勢下進行的,同時在內容上同其他級別的融媒體中心建設也存在區別,在此進行介紹有助于加深對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了解。
隨著新媒體快速發展,傳統媒體面臨巨大沖擊,媒體融合是新老媒體共同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媒體融合過程中,不少大型傳統媒體都開展了媒體融合工作,并且在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取得優異成績,但是在我國四級辦臺體系下,大型融媒體中心的傳播存在不夠深入的問題[1]。在這樣背景下,提出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大型融媒體在區域傳播中的不足,同時不斷發展的新媒體技術、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都成為縣級融媒體建設的主要原因和動力。
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也需要明確資源、宣傳和利益3方面的問題,從資源方面看,需要對區域內各種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人力、物力、資金等資源進行全面高效整合和配置,充分提高資源利用率;從宣傳方面看,充分利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勢,擺正新老媒體的關系和位置,實現媒體的兼容并包、和諧互補;從利益方面看,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需要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既能夠利用經濟效益維持自身的生存發展,又可以與媒體融合進程相適應,發揮傳遞信息、提供娛樂、整合社會的功能。
近幾年來,新媒體不斷涌現,為普通公眾提供了更加多樣和便捷的發聲渠道和方式,也造成了網上輿論多元、輿情復雜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傳統媒體的輿論引導工作[2]。為此,我國開始加快媒體融合的建設進程,作為最后一個階段,縣級融媒體的建設至關重要,這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在我國致力于鄉村治理、社會建設等工作時,縣級融媒體是重要的傳播渠道,意義重大。
面對加快建設縣級融媒體的工作任務和要求,海陽市委將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作為重點工作內容,為了提高建設進度,成立了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領導小組,對建設融媒體中心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通過召開市委常委會,積極總結融媒體中心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并對后續建設做出了總體安排[3]。
海陽市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不是單純依靠單個因素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在思想、手段、內容上進行融合創新,在軟件和硬件上全面發力,為了發展一縣一端模式,海陽市進行了“海陽之窗”App的開發和優化,全市各鎮區街道和部門單位都已經入駐,平臺也已經具備政務服務、民生服務、信息發布等功能。為了確保大小屏同頻共振,海陽市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融媒體指揮中心和全媒體高清演播室的建設,并且對海陽市內的報紙、電視、廣播以及新媒體傳播平臺進行新舊整合,在組織機構、生產流程、體制機制、人才資源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利用微信、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構建起臺、報、網、端全覆蓋的全媒體平臺。
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貫徹了“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分發、全天滾動”的集約式理念對內容進行高效的采、寫、編、發,有利于人才、資金等資源的節約,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宣傳內容,第一時間發布海陽大事小情[4]。作為區域性較強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在進行傳統的火箭發射、高鐵動工等報道的同時,加強新媒體策劃,深挖事件背景、延伸報道觸角,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接近性,制作出面向當地用戶的內容,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才能夠贏得人民的信任,才可以長遠發展。
當前,海陽市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工作已經初步取得成效,但是還需要在服務內容、發展形勢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升縣級融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打通媒體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由于同市級和更大范圍的融媒體中心建設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在縣級融媒體的建設過程中,需要明確自身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只有這樣才可以突顯自身優勢。研究發現,縣級融媒體在同公共服務結合的過程中具有更加顯著的優勢,可以豐富融媒體傳播的內容,促使融媒體更加接地氣,也能夠不斷增強其傳播范圍和影響力[5]。具體而言,海陽市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公共文化服務平臺融合發展,通過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體育節慶等活動,做好現場組織的同時,積極應用各類媒體,進行線上線下互動,發展“媒體融合、聯動運營”的模式。
傳統的管理體制和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所以海陽融媒體中心為了擺脫體制機制的制約,積極融入市場,希望可以激發融媒體創新創造的潛力。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成立了海陽之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公司會承接原《今日海陽》報社業務,在對原海陽市廣播電視臺編外聘用人員和《今日海陽》報社人員進行收編的同時,進行高效的媒體資源和人力資源的配置工作,使工作隊伍能夠滿足全媒體工作需要。同時,在人才選用上也朝著現代企業的方向變革,吸納更多青年人才,提高全媒體工作的活力,為海陽市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注入新鮮血液,并且借助現代化的考核管理機制,充分激發工作熱情,致力于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工作。
在海陽市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上,軟件和硬件還存在建設不足的問題,所以融媒體中心應當積極同上級政府、高校開展合作,吸納來自上級政府和高校的優秀人才,為融媒體矩陣建設提供人才支撐[6]。當下的融媒體中心傳播矩陣建設還存在理念問題,總體較為保守,還沒有突破固有局限,只是在已有的框架內進行修補改善,為此,我們可以堅定一體化的理念,完成新聞生產領域革新再造,使策、采、編、審、發、評等各個環節更加有序、高效。在此基礎上,對全媒體建設的具體平臺和系統進行優化,提高工作人員的操作能力,可以更加流暢地掌握“閃電云”管理平臺的操作流程,并且強化對手機App的應用和優化,全面提升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
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引導群眾、服務群眾、開展基層社會治理、推動現代社會治國理政方面具有巨大現實意義,各地進行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各有所長,海陽市融媒體中心積極借鑒成功經驗,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致力于打造一縣一端的媒體矩陣,不斷推動媒體融合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