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琬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 鄭州 540000)
河南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近年的工作重心,推動農業保險實現“三個轉變”,即由“保物化成本”向“保完全成本”轉變,由“保種植”向“保價格、保收入”轉變,由單一保險向“保險+信貸、期貨、擔保”等聯動模式轉變[1]。河南省農業保險保費規模增速排名全國第一,由2007 年的0.68 億元增長至2016 年的27.91 億元。同時,農險品種逐漸豐富,基本實現了農產品保險的全覆蓋。
(1)模糊綜合評價法。這種方法多用來解決模糊的難以量化的問題。
(2)AHP 層次分析法。通過主觀賦權來構建一個判斷矩陣,對評價指標進行量化績效影響因素的分析方法。
所用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保險統計年鑒》。
構建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分為目標層、準測層和指標層3 層[2]。目標層為河南省經濟作物保險投資項目風險評價;準則層為自然風險、經營風險、信息不對稱風險;指標層為生物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洪水災害、經營模式、產品設計、商業信用、資本結構、道德風險、逆向選擇。河南省經濟作物保險投資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所示。

表1 河南省經濟作物保險投資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采取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指標權重。基本步驟如下[3]。
(1)構建判斷矩陣,矩陣元素uij是元素ui相對于uj的重要性的標度。采用1~9 標度法構建判斷矩陣。
(2)根據構建的判斷矩陣計算某一層面的各指標權重,對判斷矩陣中每行所有元素求幾何平均值wi,得到,歸一量化W即為各項元素的相對權重
(3)進行一致性檢驗,構建的判斷矩陣一致性通過公式CI=(λmax-n)/(n-1)。其中,λmax是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CR值通過CR=CI/RI計算所得,RI為n階比較判斷矩陣的平均一致性指標,具體取值見表2。當CR<0.1 時,構建的判斷矩陣一致性可以通過檢驗,反之進行適當調整。

表2 RI 的值
(4)計算得到各個指標的權重值ω。定義各個指標,90~100 為高,80~90 為較高,70~80 為中等,60~70 為較低,低于60 為低。假設x1,x2,…,xn是描述經濟作物投資項目風險的n個指標,那么經濟作物保險投資項目風險評價函數見下式[4]。
式中:A(x)為糧食作物投資項目風險水平指數,n為指標個數,ωj為第i個指標的權重值,Xi為評價指標相應的賦值。
根據綜合評價值按一定標準劃分為不同等級,具體等級劃分見表3。

表3 經濟作物投資項目綜合評價指數等級劃分
3.1.1 準則層指標權重
構建得到判斷矩陣及一致性檢驗結果如表4 所示,一致性檢驗結果CR=0.012 1,該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表4 一級指標(A)對目標層(B)的判斷矩陣及一致性檢驗
3.1.2 指標層指標權重
自然風險(B1)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的結果CR=0.098 6,該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經營風險(B2)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結果CR=0.119 4,該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信息不對稱風險(B3)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結果CR=0,說明該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根據上述方法,對構建的河南省經濟作物保險投資項目風險評價體系中的指標層的10 個指標進行賦分,最終各個評價指標的賦分結果如表5 所示。

表5 河南省經濟作物保險投資項目風險評價指標得分
根據公式(1)計算得到準則層和目標層的風險評價綜合結果如表6 所示。

表6 綜合評價表
結合風險管理的理論基礎,分析了河南省農業保險的現狀,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得出現階段投資河南省經濟作物保險投資項目的風險等級,結論如下。
第一,通過對準則層的分析可知,自然風險屬于“高”風險;經營風險屬于“中等風險”;信息不對稱風險屬于“較低”風險。
第二,通過對目標層的分析可知,河南省經濟作物保險投資項目風險評價等級為第2 級,屬于“較高”風險。
第三,河南省經濟作物保險投資項目風險高,會導致很多保險公司不愿意發展經濟作物方面的保險業務。為了盡可能保證保險公司的投資利潤,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制定針對經濟作物保險業務的優惠政策,才能更大程度地調動保險公司從事經濟作物保險業務的積極性[5]。
第四,從案例分析來看,雖然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但選取的指標及權重計算還有待改進。如果對數據進行標準化和統一化處理,會使計算結果更加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