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王燁 馮麗
(盤錦市圖書館,遼寧 盤錦 124010)
2018年1月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將“閱讀推廣”作為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重要內容和核心工作之一列入其中,這為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隨著國家對閱讀推廣工作的重視,我國各級公共圖書館開展的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異彩紛呈,持續深入。在遼寧省,各地區、各圖書館所開展的閱讀推廣工作各具特色,經典圖書推薦、名家講壇、親子閱讀、VR虛擬數字體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為讀者帶來了豐富的文化體驗。
盤錦市自1984年建市以來,公共圖書館事業不斷發展,截至2020年底,已建有6家公共圖書館。其中,興隆臺區圖書館和盤山縣圖書館都是新建圖書館。地區6家公共圖書館中,兩家為地市級館:盤錦市圖書館和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其余4家為縣級公共圖書館:興隆臺區圖書館、雙臺子區圖書館、大洼區圖書館、盤山縣圖書館。通過實地調研,訪問圖書館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電話訪問等方式對6家圖書館2019-2020年間所舉辦的閱讀推廣活動內容、形式、對象、時間、宣傳渠道等信息進行收集與統計,盡可能保證數據的全面性與準確性。根據調查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力求準確發現閱讀推廣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性建議,以推進地區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高質量發展。
在文獻資源建設上,各館藏量有差異,但大都以圖書報刊等傳統資源為主,現代媒體資源數量較少,除了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電子圖書藏量18萬冊,占本館總藏量35%,在文獻資源館藏比例分配中基本均衡),其他各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類型比較單一,圖書館現代化程度相對較低。各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狀況見表1。

表1 各館文獻資源建設統計
從整體數據上看,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和興隆臺區圖書館兩館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較強,并且線上線下活動基本均衡,其他圖書館在活動內容的豐富程度和數量等方面有所差別;在實施上,各館均能根據自身實際,從不同途徑、不同層面開展活動,大多數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呈現出連續性、系列性特點,并注重活動的品質。具體閱讀推廣活動情況表2。

表2 閱讀推廣活動情況統計
2020年初,受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地區圖書館全部停止線下開放服務,這不僅考驗了圖書館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服務能力,也檢驗了圖書館應對突發緊急情況的智能化服務水平。各館在疫情期間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務,具體見表3。

表3 2020-2021年度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期間線上閱讀推廣活動統計
通過調查數據分析可以發現,無論是紙質文獻資源建設還是數字資源建設,都需要得到財政經費投入的支持,而各圖書館文獻資源、財力資源、人力資源基礎不同,各項活動呈現出不同的實踐效果。如為閱讀推廣服務提供支撐的數字平臺、遠程網絡、專題數據庫等對活動內容、形式及效果影響巨大。從表1可看到,盤錦市圖書館與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資源建設相對豐富,基本保障了讀者服務的供給需求。由于興隆臺區圖書館2019年9月建成開館,文獻藏量達23.8萬,電子圖書1.1萬冊,年接待讀者17.3萬人次,新穎豐富的文獻資源為其深化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夯實了基礎。
圖1顯示,盤錦地區公共圖書館的資源采購比例極不均衡。地區圖書館總藏量為135.22萬,其中紙質圖書、報刊占比83.5%,而地方文獻和視聽文獻占比不足0.1%。占比16%的電子圖書主要集中收藏在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以紙質圖書、報刊為主仍是該地區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主要模式。

圖1 地區6家公共圖書館資源占比
3.2.1 活動內容
調研數據顯示,6家圖書館不同程度地推出具有特色的閱讀推廣活動。如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關愛心靈陪伴成長—心理健康志愿服務”作為助力自閉癥兒童康復的特色活動,是一項與社會機構合作的閱讀推廣項目;興隆臺區圖書館的“通覽盤錦——跟著興圖讀文化”,將閱讀與本土地域歷史文化實踐相結合,讓讀者有閱讀、有觸摸,使閱讀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記憶深刻。
3.2.2 活動手段
數據統計顯示,展覽、講座、誦讀會、線上推薦是常用的活動類型,6家圖書館中,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類型和手段比較豐富,形式多樣。不僅開辟了“喜馬拉雅電臺”“抖音圖書館”“千聊直播”等原創線上閱讀推廣服務,同時也是應用數字資源平臺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最系統、最廣泛、最深入的圖書館,比較之下,其他圖書館基本沿用了展覽、講座、誦讀會等一貫的閱讀推廣手段。
3.2.3 活動時間
表2數據顯示,5家圖書館擁有在節日、紀念日等時間節點舉辦年度性系列活動的品牌項目,如“春節”“元宵節”“讀書節”“社會科學普及周”等。其中,盤錦市圖書館的“4.23世界讀書日大學生征文”、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春草讀書節”、興隆臺區圖書館的“興圖閱讀月”等具有一定影響力。常態化系列活動貫穿于全年服務工作。如盤錦市圖書館的“公眾審美教育展覽”、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關愛心靈陪伴成長——心理健康志愿服務”、興隆臺區圖書館的“通覽盤錦——跟著興圖讀文化”以及“學習隨聲聽——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系列”活動等。
各館舉辦活動時間主要集中在寒暑假、春節期間、4-5月份,以節日、紀念日、寒暑假為契機策劃舉辦閱讀推廣活動,時間比較集中。
3.2.4 活動宣傳
從活動宣傳平臺數據看,地區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宣傳已由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變。多數活動預告、宣傳都集中在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其中微信公眾號成為多數圖書館的首選。閱讀推廣活動宣傳手段略顯單一,有的館尚未建立網站,有的公眾號內容更新緩慢;有的能做到實時更新并設專人管理,其所呈現的宣傳效果明顯不同。
從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黏性指標可以看出活動受眾對閱讀推廣活動品牌欄目的關注度、信任度與體驗度。黏性指標可以通過活動類型、參與對象、宣傳報道和社會合作等方面展示出來。
3.3.1 活動宣傳平臺
調查結果顯示(見表4),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宣傳渠道比較多樣,宣傳團隊專業性強;其他各館對于宣傳渠道的選擇大都傾向于使用微信公眾號,但更新頻率各不相同,有的館欄目內容停留在2019年度,而有些館沒有建立網站。興隆臺區圖書館的微信微博平臺宣傳利用較好,在山東省圖書館發布的2020年至2021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縣級館)微信微博監測月報中,興隆臺區圖書館的微信影響力指數多次進入全國縣級圖書館前100名,在2020年度9-12月,興隆臺區圖書館的微信微博影響力指數連續位列遼寧地區39家縣級館監測指數榜的首位。可見,該館在線上平臺的團隊協作、推介內容、運作形式及技術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微信微博平臺成為開展閱讀推廣工作的有力手段。

表4 閱讀推廣活動黏性數據統計
3.3.2 活動類型及受眾
從6家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目標對象看,除了普通社會公眾外,多數圖書館都有為老年人、少年兒童、機關干部、部隊軍人等提供的定制服務。盤錦市圖書館針對老年讀者開展了電腦使用培訓;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與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合作開展了自閉癥兒童志愿服務項目;興隆臺區圖書館設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修館”,為黨員干部群眾提供了習近平思想學習專題服務;盤錦市圖書館、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盤山縣圖書館、大洼區圖書館等在機關、學校、部隊、鄉鎮、社區設立圖書流通站,拓展了圖書館服務的覆蓋面。
從數據分析來看,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類型多樣、內容豐富、宣傳及時,并能與各類社會機構長期合作,具有長效性;興隆臺區圖書館活動原創性強,以地域文化閱讀做切入點打造系列活動品牌,增強了活動體驗度,特色鮮明。
新冠疫情期間,實體圖書館被迫閉館,圖書館智能化設施設備的優勢得以體現。對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本地區圖書館線上服務調查數據分析(具體見表3)顯示,除了轉載數字平臺資源外,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和興隆臺區圖書館開展了“大愛無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線上繪畫展等原創線上活動。特別是興隆臺區圖書館舉辦的“興圖抗擊疫情特別活動篇——興圖公益講述人系列”,連續推出26期,參與者從4歲幼兒到古稀老人,從國內學者、機關干部到歸國華僑,從居家防控的個人到疫情期間堅持隔離生產的企業團隊,百余人參與了這項公益講述活動,通過線上平臺向公眾傳遞了溫暖的抗疫力量,成為疫情時期圖書館服務的一抹亮色。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讀者需求的變化,圖書館在線服務需求激增。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服務要滿足百姓需求,要讓讀者觸手可及,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優先選項。要按照公眾閱讀需求打破原有傳統的資源構建模式,除了保證本館資源合理采訪、配置與調整外,利用智能服務平臺,形成讀者網上文獻檢索、全文獲取、原文傳遞和館藏印本文獻協同保障的文獻信息綜合保障能力。“盤錦市公共圖書館聯盟”應在地區公共圖書館服務資源調整、規劃、流轉和優化配置方面充分發揮作用,避免資源重復建設與浪費。
2021年3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強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建立覆蓋全國的圖書館智慧服務和管理架構,提升數字圖書館網絡化、智能化服務水平。智慧圖書館的高智能服務能夠在圖書館的供給端實現差異化調劑,并按需靈活組合各項服務,克服圖書館與讀者的供需時間錯位,可使讀者隨時在線上享受不同類型的閱讀服務,強化讀者參與黏性。地區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差距主要在基層,特別是城鄉分布不均。雖然有的鄉鎮建成了分館和文化站、圖書室,但仍存在資源供給斷檔、人員配置不足等障礙。加強基層圖書館智慧服務建設可以為鄉鎮、村屯提供有聲圖書館、直播讀書分享、線上展覽及講座等互動體驗的新型閱讀服務。盤山縣圖書館從2021年初開始在全縣12個鄉鎮建立閱讀推廣服務站點,嘗試對24小時自助借還、信用借書等服務進行有益的探索。
從地區圖書館服務現狀來看,以現有品牌活動為基礎,輔助其他常態化活動是實用且有效的工作方法。應在活動策劃與項目設計方面加強閱讀推廣工作針對性與可持續性,加強與學校、媒體、社會團體等深度合作,激發創意,吸引社會大眾廣泛參與,有側重、有拓展,大力提升閱讀推廣活動的品質和效能。
4.3.1 創新品牌活動項目
圖書館要建立長效活動機制,加強對品牌活動項目的創新與完善。如遼寧省圖書館于2002年開啟了視障服務項目——“對面朗讀”,經歷近20年的發展,該項目的“針對性”“普及性”不斷彰顯,服務內容與形式不斷完善和創新,不僅推出了《視障者之窗》全盲文雜志,還拓展了無障礙數字閱讀、盲人看電影、志愿助殘等形式多元的服務,以系列化、品牌化服務享有盛譽。許多基層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服務品牌建設上也在進行有益的探索,如興隆臺區圖書館推出的“通覽盤錦——跟著興圖讀文化”是一項地域文化傳承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的閱讀推廣活動項目,定位清晰、形式新穎,深受讀者歡迎。
4.3.2凝練品牌活動特色
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欲發展成為品牌,既要注重閱讀推廣活動的效果,又要注重凝練活動本身的特色元素,這是閱讀推廣活動持續發展并進而成為品牌的保證。近年來,各級各類圖書館所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可謂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但在一派繁榮景象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閱讀推廣活動的形式、內容缺乏創意,都是從圖書館員的立場出發策劃組織的活動,未能從讀者需求的實際出發來科學設計,所以存在為活動而活動的傾向,甚至有些活動偏離圖書館的服務宗旨。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可綜合運用移動門戶、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閱讀平臺,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展示圖書館資源與服務,但不應偏離圖書館的主業,必須以揭示圖書館資源、宣傳圖書館服務、引導讀者利用圖書館為目的,必須彰顯圖書館的資源特色和服務特色。
針對閱讀推廣主體的多元化特征,地區圖書館需要強化圖書館與閱讀推廣活動相關利益方的合作互利共贏,克服圖書館自身的局限性,發揮好社會資源的功能。如在文旅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盤錦地區搭建了交互開放的閱讀推廣聯動平臺,加強圖書館與社會文化團體、藝術組織、志愿者組織、公益組織等的聯系合作,通過加入民宿休閑、社交閱讀、網絡閱讀等元素,舉辦線上音樂會、誦讀直播、主題論壇、視頻展播、草根演講等閱讀推廣活動,形成了多元共享的地區圖書館閱讀推廣生態。
2020年初以來,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級公共圖書館服務帶來很大的影響。公共圖書館作為人群密集的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在疫情期間相繼關閉,傳統的陣地服務受到了沖擊,這就提醒公共圖書館在突發疫情來臨時閱讀推廣工作要有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服務機制。2020年09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印發《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二版)》,其中對公共圖書館在突發疫情時期的工作原則、防控措施、線上線下服務都有明確要求與指導。公共圖書館應該吸取抗疫經驗,強化公共衛生安全管理,充分挖掘館藏資源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潛能,創新服務模式。
綜上所述,盤錦地區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工作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但也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提升空間。全民閱讀推廣是黨和國家一項重要的戰略部署,公共圖書館作為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也是地區閱讀生態構建的引導者和推動者。地區公共圖書館應放眼未來,建設共享化的閱讀推廣服務體系,打造智慧化的城鄉閱讀空間,塑造特色化的閱讀推廣服務品牌,促進館際協作與服務整合,提升區域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服務能力,以高品質的閱讀推廣服務助力書香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