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偉
摘 要:在信息時代下,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無疑將會對未來發展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教育的發展趨勢逐漸由傳統的課堂授課轉變為綜合素質培養的現代教學方法。信息技術作為實用性非常廣泛的科目,必須在緊跟社會發展腳步的同時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進行富有創造性的學習。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科思維的啟發,把信息技術課堂與探析性內容充分融合,給學生樹立優秀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創新能力;教學要點;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是科技發展和教育進步背景下的新興學科,需要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同時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技巧,促使學生進行一些創新性的探索,通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信息技術教師必須結合新穎的教學路徑,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動力,讓學生在高昂的學習情緒引領下完成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教學的針對性。
一、培養創新能力的教學要點
1.激發興趣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思考怎樣讓學生消化知識,能積極地融入學科內容,并在校園或者生活中能時刻保持著不斷探索的動力。教師必須提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學生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創造和探索,也是激勵學生最有效的手段,教師要對呆板的內容進行改革,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并完成深度學習模式。教師應通過教學活動的創新與完善,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積極地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成長,提高現代教育的教學質量。
2.創造空間
學生的創新思維開發必須有思路和空間,信息技術的教學如果過于死板,一是容易導致學生眼界狹窄;二是導致學生進行模式化學習,單純地為了考試而學習。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教給學生靈活的學習思路,并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的空間,這樣學生就有了創造思維的延展。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教學任務來講,各種設備的搭配安裝、專業技能的深入理解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都是一種鍛煉,也是教師教學的重點。
二、培養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
1.加強實踐教學設計
信息技術教師應探索一些新穎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由于學生對一些技術性的知識還比較陌生,教學活動的內容必須圍繞學生來展開,并把實踐應用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融合,形成良好的互動,給予學生階段性的指導和鼓勵,讓學生有充足的信心去完全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舉例來說,在“信息資源管理”的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布置了制作網頁的學習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段完成。比如,首先為網站選取主題內容,學生可以選取一些自己喜歡的主題,如體育網站、購物網站、娛樂網站或者游戲網站都可以。然后對各級網頁的項目進行搜集和添加素材,接著進行網址的創建,最后網站的裝潢和修飾等,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不斷地尋找自己的技能盲點,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完成進度和學習狀態,并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遇到的問題進行科學的指導,鼓勵學生敢于實踐和創造,并融入自己的即興發揮。教師要對各個步驟進行詳細的指導,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具體化教學,這是基本的教學原則。
2.構建小組合作課堂
小組合作模式能實現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有無,也是有效地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成長的重要手段。舉例來說,在“文字處理”的教學單元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下預習作業,首先提供一些Word文稿,文稿的內容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出發點,如精彩的班會活動,或者學校的秋季運動會,這些內容學生非常熟悉,也能在編輯中融入自己的一些經歷。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Email給每個成員分配一份“進行Word文檔編輯”的學習任務,比一比哪一個小組完成得最好。需要指出的是,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技能,所以教師不必要求學生完全按照教材去完成任務。學生可以根據教材的指導進行嘗試,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學科優勢,利用網絡自由地尋找有關資料。比如,指導視頻、教學PPT等資料進行個性化的學習,比如有的學生在編輯中加入了一些自己拍的圖片,有的學生對文章的排版進行了趣味設計,然后進行排版并打印。此時教師對各個小組提交的編輯“成果”進行檢查,并傳授給學生一些常用的編輯小技巧,對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結語
培養創新能力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融合學生團結協作學習。培養信息技術能力是時代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教師應科學合理地構建信息技術的學習任務,完善教學內容,有效地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立秋.高中信息技術創新能力之我見[J].未來英才,2015(12):185.
[2]顧曉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科學咨詢,2021(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