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潔,徐靜娟(通訊作者),張 一,張 瑜
(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江蘇 常州 213003)
腦血管疾病、腫瘤、外傷等顱腦疾病所導致的后視路損傷可累及視束、外側膝狀體、視放射、枕葉視皮層等視覺通路,引起同側偏盲或象限性盲[1]。據報道,患病率在20%~57%。視野喪失也可能影響一個人參與康復的能力,以及腦損傷后的抑郁、焦慮、社交孤立和生活質量。大約40%的患者在腦損傷后的前3 個月內不同程度地從偏盲中自然恢復。此外,視野的自發改善變得越來越罕見,6 個月后,患者進入偏盲的慢性期[2-5]。腦損傷后偏盲患者的治療是最近很感興趣的話題,因為缺乏標準的康復方案。偏盲及周邊視野缺損主要影響患者的視覺探索、定向、步行和閱讀,其視覺康復訓練分為兩大類,即視覺恢復策略和眼動代償策略[6]。目前有3 種康復方法,用棱鏡替代、視覺探索療法和視力恢復(例如,視覺刺激康復訓練計劃(visual restitution training program, VRT))[7]。VRT 目的是通過廣泛刺激視野缺損邊緣來恢復部分盲區,同時患者保持對中心注視點的注視,并將隱蔽的注意力轉移到刺激上。但是,目前尚缺乏療效評價的有力證據。本文對視力恢復訓練對視野恢復的療效進行系統評價與Meta 分析,為臨床提供循證證據和實踐參考。
系統檢索中國知網(CNKI)、萬方、維普、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等數據庫,從建庫到2020 年2 月與本主題相關的文獻。中文檢索詞包括偏盲、象限盲、枕葉盲、盲視、眼動、眼球運動、刺激、訓練、視覺注意、視掃描等。英文檢索詞為Hemianopsia、Quadrantanop*、Hemianop*、clinical、trial、random*、method*、stimulat*、search、scan*。
(1)文獻納入標準:①類型:納入視力恢復療法治療視野缺損患者的研究,不限定文獻語種;②研究對象:對象為視野檢查及由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I)診斷的偏盲,所選研究需要病程>6 個月;③干預措施:干預組采用視力恢復治療(VRT)或VRT 聯合其他治療手段,對照組為安慰劑組或其他視野干預手段;④結局指標包括:視野擴大度、視野缺陷數量、HRP 刺激命中數量、反應時間。(2)文獻排除標準:①重復發表;②無法獲取全文;③對象合并嚴重器官衰竭;④干預措施為非視力恢復治療;⑤無明確的結局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3)研究數據提取:根據研究的需要,對納入研究各項數據進行提取,包括:文獻的第一作者,發表年份、實驗前后的樣本量、性別、年齡、干預內容和結局指標等相關數據。
采用STATA 15.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加權均數差(WMD)或標準均數差(SMD)描述效應量;各效應量均以95%可信區間(CI)表示。基于異質性分析結果[8],多個研究的定量分析采用固定效應模型或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 分析,并適當進行亞組分析[9]。采用Egger’s 分析方法進行發表偏倚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共檢索到1 271 篇文獻,其中CNKI 83 篇,萬方數據270 篇,維普數據20 篇,CBM 200 篇,PubMed 179篇,Cochrane library 149 篇,Embase 239 篇,Web of science 131 篇,美國臨床注冊中心未公開發行17 篇。經過嚴格納入排除標準篩選后,最終納入文獻7 篇。見表1。

表1 納入文獻基本特征
2.2.1 視野擴大度 隨機效應Meta 分析結果顯示,VRT 訓練后視野擴大有顯著提升比訓練前高,提示VRT訓練在視野改善方面優于未訓練前,且高的程度經過Meta 回歸分析異質性具有統計學意義,SMD=3.33,95%CI=2.04 ~4.62,P=0.003。
2.2.2 視野缺陷數量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的缺陷數量明顯減少,SMD=-0.78,95%CI=-1.02 ~-0.55,P=0.000,提示VRT 訓練在干預視野的缺陷數量方面是優于訓練前的。
2.2.3 HRP 刺激命中的數量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的HRP 命中數量明顯增加,SMD=0.93,(95%CI:=-1.02 ~-0.55),P=0.001,提示VRT 訓練在HRP 命中次數方面是優于訓練前的。
2.2.4 應答刺激的反應時間 結果顯示,SMD=-1.58,95%CI:-2.64 ~-0.52 但高的程度經過Meta 回歸分析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106,P>0.05。提示VRT 訓練在應答刺激的反應時間方面與訓練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經過Egger’s 發表偏倚分析,結果顯示P>0.05,因此,本次的文獻不存在發表偏倚。
Poeppelet 等人[17]早在1978 年就表明訓練視覺功能可能會改變視野,重視后視路損傷導致的視功能損害,認識視功能康復相關理論和實際應用的可能性、開展相關基礎和臨床研究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8]。本結果顯示,視力恢復治療可以有效改善腦損傷患者的視野擴大度、視野缺陷數量、HRP 刺激命中數量,但應答刺激反應時間無明顯變化。
本研究的局限性:對于VRT 的療效是否優于其他視野康復治療,還需要進一步高質量的、大樣本的、多中心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加以證實,為臨床偏盲的治療提供一定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