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櫟楠
(長治市人民醫院 山西 長治 046000)
在臨床多發病癥中,慢性阻塞性肺疾?。ê喎Q慢阻肺)是一類具備遷延難愈、病情反復率高、病程長等特征的疾病,能夠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日常生活帶去深刻的消極影響。并且隨著我國對該疾病更深刻的探究,除了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期進行加強重視程度外,也加大了該疾病穩定期治療的關注程度。西醫是通用的治療手段,但是其效果往往達不到較為理想的預期,因此對治療慢性阻塞性疾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醫范疇之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歸納在咳嗽、喘證、肺脹之中,有資料顯示中醫聯合西醫的治療方式在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療效顯著,填補了西醫治療的不足之處[1]。為此本文將立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醫結合臨床治療方法進行探討,以期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選擇長治市人民醫院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11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 例。觀察組年齡47 ~72 歲,平均年齡(59.45±13.18)歲,男性32 例,女性23 例,平均病程(4.22±1.25)年;對照組年齡45 ~72 歲,平均年齡(58.54±13.52)歲,男30 例,女性25 例,平均病程(4.56±1.1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全體患者均在西醫診斷中均同《COPD 診治指南(2007 年修訂版)》[2]有關診斷標準一致,在中醫診斷中均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 年修訂版)》有關診斷標準一致,且結合病史、CT、肺部X 線檢驗確診;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簽署了相關文件。排除標準:具有本次藥物使用歷史者;臟器功能、免疫系統缺陷受損、感染疾病、惡性腫瘤者;患有精神障礙者;使用藥物過敏者;無法配合者。
對照組應用常規西藥治療措施。其方法為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化痰藥品、抗炎、支氣管擴張劑、機械通氣。再讓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Orion Corporation Orion Pharma, Espoo Plant 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90607)、噻托溴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0279)、氨溴索(上海海虹實業(集團)巢湖今辰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7625),病況較為嚴重時再添加氨茶堿(四川天德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51020181)。
觀察組行中西醫結合治療措施,在常規西藥治療措施的基礎上進行。痰濕蘊肺癥見:咳嗽反復發作、咳聲重濁、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膩或稠厚成塊、舌苔白膩、脈象濡滑。方用:二陳湯、三子養親湯加減。久病脾虛,神倦,酌加黨參、白術、炙甘草益氣健脾。痰熱郁肺癥見:咳嗽氣息粗促、或喉中有痰聲、痰多、質粘厚或稠黃、咳吐不爽、或有熱腥味、或吐血痰。舌苔薄黃膩、質紅、脈滑數。方用:清金化痰湯加減。痰黃如膿或腥臭,酌加魚腥草、金蕎麥根、薏苡仁、冬瓜子清化痰熱。除上述證型外,辨證論治還有風寒咳嗽,方用止嗽散加減;風熱犯肺,方用桑菊飲加減;風燥傷肺,方用桑杏湯加減;肝火犯肺,方用:加減瀉白散合黛蛤散加減;肺陰虧耗,方用沙參麥冬湯加減等。
(1)統計組間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總分15 分,分值同癥狀呈正比,評分標準為,3 分(重度)、2 分(中度)、1 分(輕度)、0 分(無癥狀)。評分指標囊括:咳嗽、咳痰、喘息、氣短、自汗。(2)組間對比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其中囊括了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 s 用力呼氣容積)、FEV1/FVC。
數據應用SPSS 22.0 統計軟件展開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中醫癥候積分低于對照組,而且組內治療前后對比中,兩組治療后中醫癥候積分均比治療前要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比較(x- ± s,分)
治療后,觀察組的FVC、FEV1、FEV1/FVC 等肺功能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肺功能指標對比(x- ± s)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肺功能指標對比(x- ± s)
慢阻肺屬于臨床多發呼吸系統病癥,且隨著環境污染加劇,其發病率逐漸增長,對社會負擔也逐漸增加?;颊叨嘁姲Y狀為咳嗽、咳痰、喘息、氣短、呼吸困難等,對日常生活及睡眠造成了極大影響,因此有效及時控制慢阻肺癥狀,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臨床采用西藥治療存在長期用藥不良反應較多、耐藥性高等局限性,而近年來中醫療效逐漸得到臨床認可,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加突出。慢阻肺被中醫納入“咳嗽”、“喘證”、“肺脹”范疇。本文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式進行研究。
噻托溴銨作用機制是通過與毒蕈堿受體結合,減少膽堿排出,而長時間有效控制平滑肌排出膽堿,可以中斷平滑肌的收縮,延長支氣管擴張的時間。但是單獨使用噻托溴銨,其療效有待進一步提高。臨床認為中西醫結合可以相輔相成,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中醫針對痰濕蘊肺使用二陳湯、三子養親湯加減治療,兩者均為祛痰劑,可發揮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二陳湯起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方中包含半夏、甘草、白茯苓及橘紅等,半夏、茯苓燥濕化痰;甘草理氣和中。三子養親湯可化痰溫肺、消食降氣,處方由白芥子、紫蘇子及萊菔子等組成,蘇子、白芥子、萊菔子降氣化痰止咳。針對痰熱郁肺使用清金化痰湯加減治療。清金化痰湯主治清肺化痰,由桑白皮、黃芩、山梔、知母、貝母、瓜蔞、桔梗等多種中藥材組成。桑白皮、黃芩、山梔、知母清泄肺熱;貝母、瓜蔞、桔梗清肺止咳。辨證論治中風寒咳嗽給予止嗽散加減治療。風熱犯肺使用桑菊飲加減治療。風燥傷肺使用桑杏湯加減治療。肝火犯肺使用加減瀉白散合黛蛤散加減治療。肺陰虧耗使用沙參麥冬湯加減予以治療。
本結果顯示,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的觀察組中醫癥候積分低于運用西醫常規療法的對照組,而且組內治療前后對比中,兩組治療后中醫癥候積分均比治療前要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治療后的FVC、FEV1、FEV1/FVC 等肺功能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前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該實驗結論同付永鐸[4]以及喬可明[5]的實驗結論基本一致,也更深入地佐證了中西醫結合方式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用價值。
綜上所述,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使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相對于單純采用西醫的治療方式療效更佳,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指標,更有利于促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復,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