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婕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劑科,遼寧 大連 116000)
缺血性腦卒中發病兇險,致殘率、致死率較高,是臨床危急癥,嚴重影響人類健康。該病在發作時,腦組織長時間處于缺氧、缺血狀態,會引發腦中毒以及腦組織內部能量衰竭,造成神經功能嚴重受損[1-2]。因而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治療在于盡快改善腦組織缺氧、缺血狀況,同時,修復腦損傷、重組神經元及保護腦組織。目前,我國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尋找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對緩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作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改善腦組織缺氧、缺血,增加血供量,促進能量代謝[3]?;诖?,本研究旨在探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應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療對血液流變學及神經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就診的82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 41 例。對照組男 24 例,女 17 例;年齡 48~74 歲,平均(62.14±5.02)歲;發病至入院時間0.5~24.5 h,平均(5.38±1.02)h;體重指數18~30 kg/m2,平均(24.13±2.03)kg/m2。觀察組男 25 例,女 16 例;年齡 49~73 歲,平均(62.23±4.95)歲;發病至入院時間0.6~24.8 h,平均(5.42±1.11)h;體重指數19~29 kg/m2;平均(24.21±1.96)kg/m2。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診急救中國專家共識2018》[4]的診斷標準,且經MRI或CT檢查確診;首次發??;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病、顱內占位性病變、出血病史、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異常者;近2 周內使用過細胞活化藥物者;過敏體質者;存在嚴重意識障礙者;急、慢性感染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營養支持、吸氧、改善腦血循環、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等常規處理。對照組采用奧扎格雷鈉氯化鈉注射液(長春天誠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02,規格:250 mL∶奧扎格雷鈉80 mg與氯化鈉2.25 g)80 mg加入25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錦州奧鴻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10762,規格:10 mL∶0.4 g)30 mL 加入25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兩組均連續治療15 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和神經功能,血液流變學指標:于治療前、治療15 d后抽取患者3 mL清晨空腹肘靜脈血,肝素10~20 IU/mL 抗凝。一部分離心檢測血漿黏度,一部分置于室溫下20 min檢測全血黏度低切和全血黏度高切,儀器為South990BTT型全自動血液黏度動態分析儀(重慶南方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神經功能:于治療前、治療15 d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5]評估,共 11 個條目,分值0~42 分,神經功能與評分高低呈負相關。②比較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頭痛、惡心及頭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mPa·s)

表1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mPa·s)
組別對照組(n=41)觀察組(n=41)t值P值治療后6.35±0.60 5.71±0.57 4.952 0.000全血黏度低切治療前12.22±1.27 12.23±1.25 0.036 0.971治療后10.76±1.02 9.25±0.91 7.073 0.000血漿黏度治療前2.16±0.23 2.12±0.19 0.859 0.393治療后1.70±0.24 1.46±0.13 5.630 0.000全血黏度高切治療前7.32±0.81 7.31±0.80 0.056 0.955
2.2 兩組NIHSS 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NIHSS 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NIHSS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NIHSS評分比較(,分)
組別對照組(n=41)觀察組(n=41)t值P值治療前9.22±0.84 9.19±0.83 0.163 0.871治療后7.46±0.68 5.51±0.32 16.614 0.000 t值10.428 26.489 P值0.000 0.000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出現頭痛、惡心各2例,頭暈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20%(5/41),觀察組出現頭痛、惡心各3 例,頭暈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07%(7/4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91,P=0.532)。兩組均未處理,不良反應隨治療時間延長逐漸消失。
我國腦卒中患者中約75%為缺血性腦卒中,總患病人數將近600萬,每年腦卒中死亡病例達100萬左右,且40%以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勞動能力喪失,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6]。血液黏度增高是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可導致血栓形成,對腦組織血液灌注造成影響,致使腦組織處于無氧代謝狀態,引起神經功能損傷[7]。研究發現,缺血性腦卒中發生后會在局灶性壞死區及周圍形成一個缺血半暗帶,細胞暫時處于抑制狀態,此時若能迅速恢復缺血缺氧狀態,能最大程度減輕神經功能缺損[8]。
奧扎格雷鈉治療缺血性腦卒中主要是通過抑制TXA2合成酶降低TXA2而阻礙血栓形成,改善腦組織缺氧缺血狀態,此時再對腦細胞損傷進行保護性治療,對提高神經細胞缺氧缺血耐受性、改善腦細胞能量代謝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及NIHS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應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和神經功能,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主要成分為磷酸肌醇寡糖、小分子激活肽、氨基酸,其中磷酸肌醇寡糖可促進葡萄糖向胞內轉運,改善能量代謝障礙;小分子激活肽和氨基酸能促進組織對葡萄糖和氧分子的代謝和攝取,增強血供量,促進能量代謝,改善腦組織缺氧缺血狀態,恢復受損神經細胞,改善神經功能[9-10]。同時能為受損神經細胞獲得更多的生存時間,保護腦組織。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拮抗腦缺血再灌注的作用,對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應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療效果顯著,對改善血液流變學和神經功能具有積極作用,且無嚴重不良反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