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妃
(江門市結核病防治所,廣東 江門 529020)
結核病是因結核桿菌感染所導致的疾病,以肺結核最為多見,但也可見其他結核,如腸結核、骨結核等,各組織及臟器均存在感染風險[1-2]。目前,全球范圍內每年新增結核病例達1 000萬例左右,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故需采取積極有效的檢測手段,以達到盡早干預治療、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目的,如實時熒光定量檢驗等[3-5]。本研究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結核病患者110例,采取不同檢測方法檢測并分析痰液檢驗結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結核病患者110 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5 例,女25 例;年齡5~90歲,平均年齡(47.39±17.56)歲。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符合WS 288-2017肺結核診斷標準;意識清楚,無精神系統疾病;患者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不愿配合;非初診患者;惡性腫瘤;除肺結核以外其他傳染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在入院后2 d內送檢早晚及隨機,共3 份痰液標本,開展痰涂片、實時熒光定量檢驗(GENEXPERT)、痰培養、TB-DNA、TB-CPA 檢測。所有檢測均依照檢測儀器及試劑使用說明書操作進行。
1.3 觀察指標 分析不同檢測方法陽性結果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痰涂片陽性率低于痰培養、GENEXPERT、TB-RNA 陽性率(P<0.05);痰涂片陽性率與TB-CPA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痰培養陽性率低于GENEXPERT(P<0.05);痰培養陽性率與TB-RNA、TB-CPA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GENEXPERT 陽性率與TB-RNA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GENEXPERT 陽性率高于TB-CPA(P<0.05);TB-RNA 陽性率高于TB-CPA(P<0.05),見表1~2。

表1 不同檢測結果比較[n(%)]

表2 不同檢測方法比較統計值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每年死亡病例數量達到200萬例左右。結核病多發生于發展中國家,而在發達國家中比較少見。我國是結核病發病的重災區,患者數量在全世界內居于第二,不僅帶給患者痛苦,而且導致嚴重的社會負擔[6-8]。因此,盡早明確診斷,開展干預性治療,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率。而早期檢測手段是篩查結核病例的有效手段,目前可采取痰涂片、痰培養、T-SPOT.TB法、PCR-熒光探針法及細菌鑒定等手段進行檢測,不同方法各具優缺點[9-10]。如痰涂片操作簡單,但陽性率較低,且人工鏡檢影響因素較多。建議在臨床上可聯合使用多種檢測手段,有助于從一定程度上提升檢測成功率,降低誤診及漏診率。
本研究中肺結核患者男性占比77.27%,提示男性患者肺結核患病風險可能更高;年齡5~90 歲均有肺結核患者,提示各年齡段均存在肺結核患病的可能性,需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年幼、年老、體弱者,患病風險高于普通健康人群。本研究結果表明,痰涂片陽性率低于痰培養、GENEXPERT、TB-RNA 陽性率(P<0.05);痰培養陽性率低于 GENEXPERT(P<0.05);GENEXPERT 陽性率高于 TB-CPA(P<0.05);TB-RNA 陽性率高于TB-CPA(P<0.05)。本研究中,結核病檢測陽性率從低到高分別為痰涂片、痰培養、TBCPA、TB-RNA、GENEXPERT,且GENEXPERT 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他檢測手段。目前,GENEXPERT是臨床上比較推薦的檢測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簡單、污染小、檢測快速、靈敏度高等特點,在檢測過程中產生的氣溶膠量極低,而且在高濕度環境下,GENEXPERT 檢測也不受影響,此外該方案還可檢測結核桿菌是活菌還是死菌,但價格昂貴[11-12]。
綜上所述,肺結核是發病率最高的結核性疾病,臨床上應用的檢測手段較多,GENEXPERT 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污染小、檢測快速、靈敏度高的優點,雖然價格昂貴,但具有良好的診斷價值,且檢出率較高;其他檢測手段也各具優缺點,而且傳統檢測手段并不能完全被取代,在臨床上,建議多種手段聯合使用,以提高檢測準確率,盡早篩查出陽性病例,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