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珊娜,謝秋嫻,圖雅
(潮州市中心醫院婦科,廣東 潮州 521000)
腹腔鏡下子宮全切除術是指運用腹腔鏡技術將女性的子宮體和宮頸完整切除,其術中的出血和視野問題會嚴重影響手術的成功率[1-2]。探究如何更有效的降低術中出血情況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縮宮素在腹腔鏡下子宮全切除術中的止血和改善手術視野的效果并不理想[4]。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16 年8 月至2019 年10 月在本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60 例行子宮全切除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垂體后葉素在腹腔鏡下子宮全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 年8 月至2019 年10 月在本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60 例行子宮全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子宮肌瘤24例,子宮腺肌病6例;年齡34~56歲,平均年齡(42.15±4.54)歲。對照組子宮肌瘤25 例,子宮腺肌病5 例;年齡32~55 歲,平均年齡(43.52±4.16)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的子宮≥12 孕周。排除標準:宮頸或子宮膜癌變;凝血功能障礙;嚴重的心、腎功能障礙;彌漫性腹膜炎;存在手術相關禁忌證。
1.2 方法 觀察組給予垂體后葉素行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對患者行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用杯狀舉宮器舉宮;選擇下腹部四孔法充氣、穿刺套管,置腹腔鏡;用腹腔鏡探查患者盆腔情況;使用雙極電凝法對患者子宮圓韌帶、闊韌帶、骨盆漏斗韌帶或卵巢固有韌帶進行處理;用0.9%氯化鈉溶液10 mL 稀釋10 U 垂體后葉素;在患者宮底部位用腹腔鏡穿刺針進行穿刺,至回抽無血后注射稀釋后的垂體后葉素;剔除子宮肌瘤或旋切部分宮體;對患者子宮周圍粘連、子宮血管及陰道穹隆進行處理至可進行下一步操作;經陰道取出子宮及子宮肌瘤,縫合患者陰道殘端。對照組給予縮宮素行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用0.9%氯化鈉溶液10 mL稀釋10 U縮宮素,并向患者宮底注射稀釋后的縮宮素,手術操作均與觀察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指標、術后30 min 血氧血壓水平、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生活質量評分。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及手術前后血紅蛋白變化情況。血氧血壓水平包括舒張壓(SDP)、收縮壓(SBP)、平均動脈壓(MAP)、血氧飽和度(SpO2)。舒張壓正常值:60~89 mmHg;收縮壓正常值:90~139 mmHg;平均動脈壓正常值:70~105 mmHg,平均動脈壓值=(收縮壓+2×舒張壓)/3;血氧飽和度≥94%正常,血氧飽和度<90%為低氧血癥。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評價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包括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軀體功能及心理功能。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水平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基本情況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及手術前后血紅蛋白變化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基本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手術基本情況比較()
手術前后血紅蛋白變化(g/L)1.67±0.41 1.92±0.46 2.222 0.030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30 30手術時間(min)83.35±4.12 92.74±6.75 6.504 0.000術中出血量(mL)87.46±11.23 119.21±18.36 8.080 0.000住院時間(d)6.48±1.84 6.93±2.01 2.218 0.030
2.2 兩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30 30心理功能74.65±4.34 70.11±5.53 3.537 0.001社會功能76.21±4.27 70.16±5.23 4.908 0.000物質生活狀態77.62±4.97 71.54±4.35 5.042 0.000軀體功能78.36±6.13 75.19±5.48 2.112 0.039
2.3 兩組血氧、血壓、心率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手術30 min 后,兩組舒張壓、收縮壓、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兩組均無并發癥發生。
表3 兩組血氧、血壓、心率情況比較()

表3 兩組血氧、血壓、心率情況比較()
血氧飽和度(%)98.78±0.96 99.16±0.78 1.683 0.098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30 30舒張壓(mmHg)77.56±4.75 78.34±3.46 0.727 0.470收縮壓(mmHg)115.31±4.61 116.12±5.38 0.626 0.534平均動脈壓(mmHg)90.14±4.70 90.93±4.10 0.694 0.491
縮宮素對妊娠子宮具有較強的縮宮作用,對非妊娠子宮的縮宮作用一般[5]。垂體后葉素是從動物腦垂體后葉中提取出的包含縮宮素和血管加壓素的水溶性成分。縮宮素可收縮患者的子宮,血管加壓素可與人體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經過一系列反應,起到收縮血管、升壓、抗利尿等作用[6]。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女性子宮肌膜上均存在血管加壓素的受體,使血管加壓素不僅對妊娠期子宮有很強的止血作用,而且對非妊娠期的子宮也有很強的止血作用,這使垂體后葉素的止血效果優于縮宮素[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及手術前后血紅蛋白變化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與縮宮素相比,垂體后葉素可起到更好的止血效果,縮短患者治愈時間。子宮收縮可擴大腹腔鏡的活動范圍,獲得更開闊清晰的視野,降低手術操作難度,縮短手術時間[8]。垂體后葉素在手術過程中可起到多重止血效果,可減少術中出血量和因失血而對患者身體造成的負擔,加快患者痊愈的速度[9]。
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與縮宮素行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相比,垂體后葉素可取得更好的手術結果,患者生活不受手術影響,可進行正常的交際和工作,并可減小手術及子宮被全部切除給患者造成的巨大心理創傷。
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30 min后兩組舒張壓、收縮壓、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均無并發癥發生,說明垂體后葉素雖然同時作用于平滑肌和全身血管,使用時會使患者的血壓和血氧有所波動,但并不會對血流動力學穩定造成實質性影響,與單獨給予縮宮素相比,并不會增加患者手術風險。
綜上所述,與單獨給予縮宮素行子宮全切除術相比,注射垂體后葉素行子宮切除術能達到更好的止血效果,縮短痊愈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