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花
近年來,隨著我國中醫藥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科研水平快速提升,“中國小草”、“針灸銅人”正逐漸走向世界,中醫藥振興發展隨之也開始駛入“快車道”。尤其是在此次疫情影響下,中醫藥獨特優勢和作用愈加顯現,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層面的扶持政策持續出臺,更是進一步助推中醫藥行業的發展。但也出現了中醫所存在的各種短板,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中醫的短板以及補齊方法:
1劣勢和不足
(1)中醫在近200年來,理論上沒有太大的發展,技術上沒有太大的進步,而西醫在這200年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不斷創造奇跡。(2)有真才實學的名醫太少。據資料顯示,我國的名中醫人數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5000余名驟減至現在的不足500名,這說明我國中醫藥正陷入傳承危機。在反對廢除中醫,有病又不去看中醫的人中,許多人說“不是說中醫不行,而是能行的中醫太少。(3)培養醫生困難。西醫可以通過辦學復制大量醫生,但是中醫卻不能大量復制良醫,以至于庸醫太多,敗壞了中醫的名聲,還害苦了病人。實踐證明目前的中醫院校培養不出來高級的中醫醫生,中醫院校的畢業生大部分沒有獨立行醫的能力。民間帶徒的方法又太慢,知識不全面、不系統。(4)中醫的診斷基本還是古代的“望、聞、問、切”。缺乏現代儀器的支持,缺乏客觀標準。缺乏微觀和影像檢查手段。缺少標準與證據。(5)西醫治療常常“立竿見影”,中醫的治療常常是“慢郎中”,與時代的節奏、患者的要求、人們的希望相差較遠。(6)有些緊急情況西醫可以采用手術治療,中醫遠遠不足。中醫擅長養生、調理,提倡盡量保守治療。(7)中醫理論抽象難理解,還有許多需要整理、完善、修改的地方。(8)中藥的品質難檢測、難控制,湯藥服用起來不方便。
2體系建設
對于中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來說,不能僅僅局限在數據上的“高”,還要達到質量上的“高”。毫無疑問,高質量的中醫藥發展,必然要有高質量的人才,以及高質量的管理體系。具體而言,中醫藥行業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體系:
(1)臨證體系。主要在于診療方面,涉及醫生培養(含醫學院校、繼續教育等)、醫療機構發展(中醫醫院、中醫健康養老或保健機構、中醫診所等)等行業。(2)中藥體系。主要是藥物,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外用、中藥現代化、中藥臨床應用評估等行業。(3)預防體系。主要在于疾病的預防,包括未病先防(預防保健、養生保健、旅游休閑等)、已病防變(中醫康復、中醫會診等)、病瘥防發(藥浴藥粥、健康隨訪等)。(4)管理體系。主要是監督,包括相關人才培養、中藥產業監管、中醫臨床管理、中醫質量評估、中藥質量監管、健康養生發展與管理、執業監管等。
當然,不管哪個體系,人才都是基礎。只有高質量的人才,才能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去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督促相關人員干好中醫藥行業方面的工作。如何培養這些體系中相關行業的高質量人才,依舊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大課題。比如,如今的中醫診所放開后,基層很多中醫診所的西藥使用量高于中藥使用量、中藥處方辨證論治準確率較低等問題突出,如何監管,考驗著各方的智慧。
3補短板
(1)堅持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是我們衛生健康事業顯著優勢。我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要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推動中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進一步加強健全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強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中醫藥傳承創新布局支撐能力,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2)堅持安全有效根本要求。安全有效是中醫藥事業和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傳承是中醫藥發展的根基,創新是中醫藥發展的時代生命活力。沒有傳承,中醫藥的發展就沒有根和魂;沒有創新,中醫藥的發展就沒有時代活力和時代應用價值。傳承創新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促進中醫藥理論、實踐和學術發展,提高臨床療效。面對常見病、多發病、重大疑難疾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治需求,中醫藥必須要尊重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通過傳承精華來發展中醫藥學科內涵,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同時又要吸收同時代科學技術和文明成果,促進中醫藥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中醫藥理論與實踐,服務當代臨床防病治病需求。(3)加速中藥審批日程,破解中藥臨床某些不合理弊端,運用中醫藥配伍理論和中藥藥理、藥效基本原理,對中藥處方的合理性進行前瞻性分析、點評,準時上報結果,減少中藥審批日程。(4)強化對醫院、醫生處方用藥上的監管力度,徹底杜絕化學藥品用藥上的泛濫,對非急救患者用藥,盡量以中藥治療為主。這不僅有利于患者康復與日常健康,而且能更好地促進中醫藥產業企業的快速發展。(5)著力提高國內中藥材種養殖基地產品質量,強化中藥材種養殖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科學建立中藥材示范基地與相應的中藥材資源自然保護,使中藥材種養殖基地切實做到有效管理、科學調控。確保所有種養殖基地每個中藥材品種綠色環保、品質優良、安全可靠,為中醫藥加工企業在源頭上提供過硬的品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