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發展十分迅猛,這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機遇,但相應地也會帶來一定的挑戰與沖擊。企業加強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有助于實現對成本的優化管理和控制,也有助于不斷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是結合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國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本文首先闡釋了新形勢下企業成本核算與管理的地位,其次論述了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的作用,最后闡釋了其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望相關研究內容能夠給廣大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企業管理;會計核算;管理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成本的管控,這是確保企業能夠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實現長遠發展的根本所在。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高效率的成本核算與管理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還能促進企業之間資源的整合,進而保證企業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也需要有所創新,才能契合多變的成本消耗訴求,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一、新形勢下企業成本核算與管理的戰略地位
日漸激烈的競爭環境,使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面臨諸多不利因素,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必須加強內部管理工作。合理的成本核算與管理能夠提高企業適應市場環境的能力,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作用,是因為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的所有流程都需要進行成本核算與管理,如原料的選擇、產品的生產以及人員配置等。
換言之,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是企業能夠實現穩定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在企業中的戰略性地位不容置疑。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的日漸激烈,企業的成功與可持續發展需要以高質量的成本核算與管理作為支撐,細化管理職能才能保障核算的準確度,保障決策結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同時,企業成本控制的關鍵也體現在成本核算與管理方面,經濟效益更是與之關聯甚深。因此,現代企業競爭歸根到底是內部經營管理的競爭,企業必須高度重視成本核算與管理的價值,要不斷優化和創新管理模式,不斷提高市場的適應性,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健康發展。
二、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的作用
對于企業而言,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的作用和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優化
通過對成本核算與管理的精確計算,企業可以實現對自身資源的優化配置,這樣既有助于節約和優化成本,也有助于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和整體的經濟效益。所以企業要想獲得高收益,就必須實現對成本的有效管理與控制,同時要保證成本數據準確才能提高其控制能力和效果。倘若核算過程中出現人為問題以及失誤,必然會影響利潤數據的精準度,導致企業未來發展的決策受影響。
(二)有利于提高子產品的性價比
高效率的成本核算與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企業的運營成本,節約下來的成本資金可以進一步應用到產品性價比的提升中。有效的成本核算與管理,不僅可以推動企業提高產品的活力,還能穩定價格,提高市場競爭力。很多企業如今都呈現出多元化的成本模式,這意味著企業必須不斷拓展成本的核算范圍,豐富核算內容,以便可以更高效地對企業的經營成本展開分析和計算。另外,針對新開發的產品,企業可以通過成本核算來對成本進行優化,保障自身的市場競爭優勢。
三、目前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少對成本核算主要職能的正確認知
目前,很多企業管理者仍然習慣于將所謂的管理重點置于生產和經營角度,缺乏對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視,人員配置不合理,也會影響成本核算的效果及質量。第一,企業管理層對成本核算不夠重視,也缺少對其正確概念和操作方法的認知,如此自然會影響到會計成本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很容易導致企業的賬目混亂,無法為企業的決策生成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第二,國內很多企業的人員流動性較大,這意味著很多新加入企業的工作人員必須重新學習,按照企業管理者對于會計核算重要性的認知來理解這一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成本核算與管理的監督實現,片面的思想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和制約新員工工作的開展,后續也會導致財務數據無法運用于企業決策。
(二)會計成本核算內容存在較大漏洞
首先,如今很多企業在成本核算方面表現出一些問題和不足,往往在過程中只重視有形成本的投入,而忽視無形成本以及資產的核算;其次,對于投入和消耗的核算過度關注,反而對后續的經營以及環保成本的增加不予考量;再次,企業成本核算方式復雜多變,成本結轉方式不夠規范,就有可能滋生企業內部的灰色地帶,導致貪污腐敗現象發生;最后,企業管理者對于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缺乏認知,導致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作用和價值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三)成本核算權責以及監管機制不健全
作為企業運營管理的重要保障,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對成本核算的監督管理工作而言,其存在很大難度,因此企業必須進一步完善相應的制度。首先,當下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決策權過于集中,沒有進行進一步的劃分,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企業的戰略決策;其次,企業內部會計核算人員缺少相應的制度約束,導致管理工作常常出現混亂;最后,企業內部會計工作人員本身的素養和技能不高,一些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員常常習慣于在企業中論經驗,對于很多新技術的應用力不從心卻又不思進取,這樣不僅影響工作效率,還很容易出現人為失誤,不利于資金管理安全的實現。
四、改善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問題的基本對策
(一)高效預判成本影響因素
通過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企業能夠對市場的發展趨勢作出相對清晰的預測,進而能夠根據外部環境以及條件的變化,及時調整企業的成本管理策略。
首先,在進行會計成本核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方法的選擇,保證核算工作的靈活性以及準確性,需要及時對不同的核算辦法進行優缺點分析,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其次,核算過程中必須樹立科學且正確的成本效益觀念,不能將其作為成本控制的唯一手段;最后,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核算模式,這樣可以實現對成本影響因素的準確判斷,如分析產品定位、消費群體等,進而保證后續產品的呈現形態以及價格界定,符合市場驅動要求。
(二)不斷完善成本核算管理機制
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很有可能引發企業產品生產模式的轉變,這也是對企業發展和運營能力提出的一個全新挑戰。因此,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必須對市場環境進行動態的監控和分析,進一步優化企業的成本核算方式。與此同時,企業需要不斷完善多方面信息,保障其全面性、精準性以及可靠性,這是企業能夠完善核算機制的基礎和保障,唯有如此核算功能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揮,保障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效益。
(三)加快成本核算信息化進程
步入信息化時代,企業的成本核算與管理工作也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合理加大軟硬件方面的投入,打破傳統的運營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以及數據核算的精準性。
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催生了產品的研發和設計,這更從側面加速了企業成本核算的信息化進程。比如,人工費用分攤、庫存以及制造費用歸集等方面都屬于成本核算領域,而且必須和其他部門協同認定開展工作,這也從側面顯示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能夠讓會計核算工作變得更加科學、合理、有效。
(四)提升會計人員隊伍的專業能力
要想提高企業的成本核算與管理能力,必須加大內部人才培養的力度,更要在招聘選拔的過程中做到擇優錄取。除此之外,企業必須為當下的財務管理人員提供更加開放的學習機會以及接受檢驗和考核的平臺,以促使其不斷自我更新、不斷優化、堅持學習。企業管理者還要為內部工作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促使其積極參與培訓,不斷滿足自身職業規劃以及企業發展的訴求,推動企業和自身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在全新的形勢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會變得越來越激烈,其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就離不開成本和管理這兩個重要議題。企業需要高度重視成本核算與管理優化,不斷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同時還需要加強模式創新,不斷提高企業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莊洪偉.中小企業成本核算存在問題及控制優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5,4(23):191-192.
[2]龔雪.淺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經貿,2016(4):261-262.
[3]趙金秋.關于中小企業成本核算問題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5(1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