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庭的未來,所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了父母的夙愿,抱著美好的夙愿,父母把一腔熱情傾注到孩子身上。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對父母來說花錢不是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生理、心理發生了變化,認知也在發生變化,對父母的安排也產生了質疑。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很多孩子沉迷于網絡,尤其是青春期又容易早戀,這時孩子與父母的矛盾沖突時有發生,孩子讓家長身心疲憊。所以協調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也成了我的任務之一。下面將我的做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案例背景
1.家長焦慮孩子的學習態度。九年級是孩子學海生涯的關鍵一年,孩子的學習習慣早已形成,所以學習態度不會有大的改變,學習習慣好的孩子相對比較少,大部分孩子缺乏學習的自覺性。
2.家長擔心孩子的興趣費時。學生A,除了缺乏學習自覺性,還特別喜歡打籃球,每周六、周日都要到體育館打籃球,在父母的眼里這消耗了大量的學習時間,總是批評孩子沒有處理好興趣與學習的關系。
3.家長抓狂孩子的早戀。青春期的孩子逐漸對異性產生好感,就是讓家長們談虎色變的早戀,如果處理不好與異性同學之間的關系,影響學習在所難免。孫××高大帥氣,擅長體育運動,所以特別吸引女孩的目光,早戀不可避免。
家長擔心種種因素導致孩子中考失利,所以經常處于緊張、擔心、焦慮狀態。當我接過九年級十班時,家長就立即跟我取得聯系,讓我想辦法消除孩子學習的各種不利因素。
二、案例目標
幫助家長克服緊張、擔心、焦慮的心態,幫助家長認識青春期孩子的早戀、友情、興趣,幫助家長正確引導孩子處理好與異性同學的交往,正確處理好興趣與學習的關系,這已經成了老師刻不容緩的任務。
三、案例描述
學生A的媽媽給我電話,讓我看看孩子有沒有到學校。原來娘倆打起來了,孩子出門前說不上學了。孩子嫌棄媽媽管得太多,“不準打球”成了矛盾沖突的導火線,“不準早戀”更是火上澆油。媽媽邊哭邊訴,氣得都成“抖音”了。是什么原因導致母子成仇?
四、案例分析
聽了媽媽的哭訴,我的心情很沉重。這是當前孩子的通病——“疑難雜癥”,不好治。治療過程中也會反復發作。不過解決問題就要尋根究源。
1.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父母把自己沒有實現的愿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對孩子抓得過緊,就像抓沙,握得越緊沙流失得就越多。
2.媽媽只注重學習成績。成績論英雄,媽媽過于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沒有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興趣成了“燈下黑”。
3.媽媽缺乏對青春期的正確認識。家長忽視了孩子青春期生理、心理、思想的變化,仍把孩子看作單純的小孩,仍然想讓孩子當個聽話的“小孩”。忽視了孩子情感的成長,不許孩子與異性同學交往就是否定了孩子的成長。
4.媽媽對孩子早戀的認識過于偏執。青春期孩子早戀就是對異性朦朦朧朧的好感而已,如果父母橫加干擾,那么孩子的美好體驗就被破壞,所以孩子必然會跟父母對著干。
5.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優點,甚至把孩子的優點也看成缺點。打籃球可以強身健體,能吸引女同學的目光,說明兒子具有男子漢的魅力,但父母只看到了打籃球、早戀的負面影響,不能給予孩子正確引導,所以家長不能一葉障目。
五、案例反思
分析母子沖突后,我跟媽媽一起反思,提出了如下建議,家長與老師齊心協力來改變孩子。
1.要正視孩子的興趣愛好。家長要認識到打籃球有利于強身健體,即看到孩子身上的正能量,表揚孩子的優點,孩子高興之余家長提出一點小小的愿望——能多出一點時間學習就更完美了,并且要帶著欣賞的眼光看著孩子,做到既有體又有智。
2.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有時間就去看孩子打籃球,甚至讓爸爸與孩子一起打籃球,感受孩子球場上的颯爽,尋找與孩子共同的話題,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讓孩子逐漸接受自己,朋友式的對話交流比家長式發號施令更有效。
3.尊重孩子的早戀。孩子進入青春期對異性有朦朦朧朧的好感是正常的。青春期的孩子具有逆反心理,對家長確實是一種考驗,家長越強制孩子逆反越堅定,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早戀。(1)首先,家長祝賀孩子長大了,能吸引異性的目光了,及時表揚孩子的魅力所在。(2)家長要慶幸自己的孩子不是同性戀,是一個心理正常的青少年。(3)跟孩子聊一下他的異性朋友,揭開孩子心中神秘的面紗,沒有了神秘也就沒有了心動,只要心定對學習就不會有大的干擾。
4.父母要扮演好朋友的角色。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聲音,學會在傾聽中分享孩子的喜與樂,在傾聽中分擔孩子的悲與苦,孩子就會向父母打開自己的心扉,也許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5.給孩子有意義的事做。作為班主任,除了教給父母一些做法,同時要與父母齊心協力來引導孩子的成長。我班正好需要一個剛性的班長,學生A正具備此條件,學習較好,是班長的優質人選。當我向他表達了自己的意愿時,他猶豫了。這時我指明他的優點,激起他的勇氣。兩周試用結束后,雖有不足之處,但干得越來越有信心,主動提出繼續干,最終干成了我任班主任以來最稱職的優秀班長,所有老師都認為這個班長后來可期。
六、案例效果
經過家長與老師一年的努力,孩子的學習成績直線上升,班級秩序有條不紊,母子關系趨向和諧。家長與孩子對老師充滿了感激之情,老師經常接到孩子與家長的問候,這時真正體會到當老師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