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數字化轉型中紅色文化信息資源創新服務模式研究

2021-09-08 06:08:23黃薇夏翠娟劉倩倩
圖書與情報 2021年3期

黃薇 夏翠娟 劉倩倩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的資源管理和服務模式正逐漸向一種更為開放和快捷的方式轉變。包括紅色文獻資源在內的多種文獻信息開始以數字化媒介為載體呈現在讀者面前。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如何實現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創新服務成為新一輪的熱點。文章即以上海圖書館、中共四大紀念館、上海師范大學等公藏機構研究的紅色文化信息資源開發為例,探討數字化轉型中紅色文化信息資源創新服務對于樹立紅色文化品牌,深化讀者服務所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紅色文化信息資源;數字化轉型;創新服務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radition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odels are gradually shifting towards a more open and fast approach. A variety of documentary?information resources, including Red Cul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began to be presented to readers through digital media. In the tid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ow to actualize the innovative service of red cul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has become a new round of hot spots.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by Shanghai Library, Memorial Hall of the for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etc.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the innovation service in establishing the red culture brand and deepening the reader service.

Key words red cul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novative servic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1? ?引言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的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核心的紅色遺存和紅色精神。盡管在社會文化傳播領域和歷史研究領域,尚屬一個新興的概念,學界亦尚未形成統一的共識[1]。然而,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文化基礎上創造的區別于傳統文化的嶄新文化形態,無論在過去還是未來都將對中國社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并不斷被賦予新時代的內涵[2]。綜合來看,紅色文化信息資源可以廣義理解為,對革命歷史過程記錄與研究的各種載體,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書、報、刊以外,檔案資料、手稿、日記、書信、年譜、傳單、宣傳標語、影音資料、革命人物、相關事件、歷史建筑、遺址遺跡、紀念場所等都可列入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范圍[3]。紅色文化信息資源是紅色文化的載體,“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是進一步提升紅色文化價值的重要突破口。今天,在數字化轉型的大環境中,如何對紅色文化信息資源做進一步的開發利用,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是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話題。本文將以上海地區為例,探索在數字化轉型的大環境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時代的各種途徑和工具,為構建起新時代的紅色文化信息資源服務新體系和新模式作出一些嘗試。

2? ?現狀調研

紅色文化信息資源是以紅色革命文化為主線的精神資源,近年來,學術界對其概念和范圍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界定。通常認為革命遺址遺跡、革命文獻、圖片及文藝作品、革命人物、紀念場館、革命相關聯事物等都屬于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范疇。王傳剛和王士昌[4]以資源被數字化的最終形態為標準,將其分為二維紅色文獻資源、三維紅色遺址資源、四維紅色活動資源三大類型,對互聯網環境下提供紅色資源服務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上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信息資源,許多學者從上海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內容整理、價值提升、服務方式與途徑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學術成果。如上海師范大學蘇智良和姚霏[5]教授團隊整理了上海全境內已知的紅色歷史紀念地一千多處。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孔亮、高福進[6]對上海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學術研究情況進行了分析,認為理論方面的研究雖起步晚,研究深度可進一步加強,綜觀過往取得的豐碩成果,亟需加強的是紅色文化資源功能開發、資源創新性利用等問題,即服務實踐和服務效果問題。

在紅色文化信息資源價值提升和服務方面的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媒體環境、文旅融合的背景和趨勢成為不可避免的話題。張理甫[7]提出運用現代科技虛實結合地展出紅色藏品,合理發展紅色旅游,深度挖掘現有紅色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并深度利用。實際上,各級圖書館、紅色紀念館等近年來都在依托自身館藏進行數字化開發,探索新型服務形式。公共圖書館主要以共享工程地方資源建設項目選題為指引,申報并建設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平臺,竇鵬和李悅[8]2017年對全國省級分中心和省級公共圖書館的自建紅色文化資源項目的統計,就達到47個,近年來平臺的建設更是如火如荼,現已達到上百個;很多紅色紀念館利用信息技術開發紅色影音、訪談、文物的多方式多角度展示,發揮出多媒體展覽優勢。但從整體看,由于紅色文化信息資源是零星分散的,各地方、各機構的資源沒有整合起來,在服務上各自為伍,整體關聯度不高;在多媒體開發利用上,服務方式不夠靈活,較少采用現代人群特別是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如移動端、新媒體渠道等開展宣傳教育。我們應針對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特點和開發利用需求,通過新的服務模式、運用新的技術手段進行創造性地詮釋和轉化,不固步自封,不形式主義,使得服務能“接地氣”、受歡迎。

3? ?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特點

紅色文化信息資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偉大斗爭的歷史記錄,是最寶貴的文化財產。與一般的歷史文獻不同,在對紅色文獻進行甄選時,我們不僅要考慮其存世量、出版時間等基本要素,還應注意到文本的思想價值等信息。

3.1? ? 地域性

某種程度上來說,紅色文化信息資源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地方文獻來看待,地域空間對于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收集和整理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上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許多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和革命活動在這里醞釀、組織、發生和發展。可以說上海擁有光榮的紅色革命傳統和深厚的紅色文化積淀。

2020年,作為“上海紅色歷史紀念地遺址發掘項目”的重要成果,上海師范大學蘇智良教授帶領的團隊完成了對上海全境內已知的紅色歷史紀念地的實地調研,并在此基礎上整理出版了《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一書。該項目收錄上海紅色紀念地多達1020處,包含了諸如一大、二大、四大會址、茂名路毛澤東舊居、周公館、孫中山故居、宋慶齡故居等舊址保存完好、認知度較高的紀念館、紅色紀念地。也包括中國共產黨人、革命愛國人士在工運、地下斗爭、抗日救亡、統戰等領域的紅色史跡,如在滬中共中央機關、中央特科在滬活動地點等。

同時,上海也是近代紅色文獻重要的產生地和聚集地。《共產黨宣言》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就產生在上海;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宣傳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也設立在上海。以上海圖書館為例,這是全國設有“紅色文獻專藏”的少數幾個公共圖書館之一。上海圖書館歷來重視紅色文獻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早在1949年以前,老館長顧廷龍先生就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之下,搜集、保存了一大批紅色文化信息資源。1949年以后,上海圖書館繼續大力搜集,目前已保存有各類紅色文化信息資源6000余種,15000余冊。進入新世紀以后,上海圖書館再次啟動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整理項目。為了配合上海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整理研究和信息服務,2019年,上海圖書館開發完成革命(紅色)文獻知識服務平臺,利用數字人文及相關技術對館藏數據進行重新組織,把多種不同類型的文獻資源集中在統一平臺上,并且支持PC、手機等多終端的訪問和檢索。目前,該平臺已經收錄8500多種紅色文化信息資源書目,其中6113種有全文,另外2000多種正在掃描。一些彌足珍貴的文獻,如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手稿、《資本論入門》、《資本論大綱》等,在平臺上均有收錄并提供全文瀏覽。此外,《共產黨宣言》首版中文全譯本由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于2011年影印出版。2012年7月1日前,《上海圖書館藏革命文獻總目》《上海圖書館藏革命文獻圖錄》等圖書業已出版。這對揭示館藏紅色文化信息資源,進一步提高紅色文化信息資源服務質量,將有重大的突破和提高。

3.2? ? 載體多樣

同樣以上海圖書館館藏紅色文獻為例,從辛亥革命前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宣傳物,到五四時期的傳單,到中央蘇區出版物,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教材,上海解放前夕的布告,都能在館藏中找到;紅色文化信息資源涵蓋的地域范圍也很廣,不僅有上海、廣州、武漢、延安、北京等革命中心地區的出版物,還有東北、山東、蘇北、淮北、晉察冀、晉綏、浙東(四明山)革命根據地的出版物;從種類上來說,十分繁雜:除常見的圖書、期刊、報紙等文獻類型外,又有照片、傳單、書信、地圖、手稿、劇目單等類型、甚至還有請柬、席位冊、證件等檔案資料。圖書部分又包括解放區出版的圖書、課本,國統區的偽裝本。上海圖書館館藏的紅色文化信息資源不僅包括中文文獻,還有不少外文資料,如埃德加·斯諾著《紅星照耀下的中國》的英文原版等。

除了已經建立的紅色文獻專藏,在普通歷史文獻中,散落著諸如宣傳畫冊、家譜、版畫集、歷史照片等非書形態的特色資源,同樣不應忽視。如家譜作為一種特殊的文獻,是研究家族歷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文獻。一般人可能很難將其與紅色文獻相關聯。2018年,上海圖書館主辦的“中共一大代表暨館藏革命家族譜特展”,從館藏家譜文獻中選擇了劉少奇、徐向前、惲代英、楊開慧、彭德懷、胡耀邦六位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家譜,與“中國民間家譜收藏第一人”微型紅色革命人物勵雙杰先生提供的毛澤東、陳潭秋、何叔衡三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家譜,共同呈現了一個文獻展。這一展覽幫助普通讀者從另外一個層面,了解和認識無產階級革命家成長的家族背景,也加深他們理解革命先輩們為共產主義信仰而奮斗的歷史環境,為歷史人物的研究提供獨特的維度。

歷史照片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料,由于各種原因,一直未能受到足夠的重視。許多圖書館、博物館等公藏機構雖然擁有豐富的歷史照片資源,卻長期處于“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無論是日常的保存保管、數字化開發,亦或向公眾開放服務等,依然處在較為初級的階段。2015年,正值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上海圖書館特別推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上海圖書館藏淞滬抗戰圖片庫》,選錄上海圖書館館藏中、英、日語歷史文獻中刊載的相關圖片八千余幀,主要反映兩次淞滬抗戰至1945年抗戰勝利期間的戰時場景。這批當年拍攝的歷史影像,真實再現這段悲壯慘烈的抗戰斗爭史,以紀念上海軍民、寓滬僑民為中國抗戰作出的巨大犧牲和重要貢獻。歷史照片、圖片同樣是難能可貴的紅色文化信息資源。

另外,紅色紀念地如重要機構、重大會議舊址、重要人物故居、舊居、活動地、墓地、重要事件和重大戰斗遺址等,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紅色文化遺跡,那么反映與紀念地相關的書籍、圖片、照片等資料,則是重要的紅色文化載體。與一般文獻資料不同,紅色文化信息資源分布的范圍相當廣泛,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檔案館外,博物館、遺址紀念館、學校、相關機構,還有私人收藏家手中珍貴的收藏。

3.3? ? 題材豐富

在對紅色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整理、研究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拓展思路,將非書文獻也納入視野之中,更為重要的是,由于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題材多樣,需要根據不同的主題,結合當下,基于內容進行專題性的組織和整理,以期能為大眾和研究者提供更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的服務。如抗戰爆發之后,許多文人畫師用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抗戰御侮的救亡事業中去,創作許多無愧于時代,鼓舞人心的佳作。他們的很多作品發表在各地報刊上,西南后方條件落后,紙張、印刷質量和沿海都市都不能相比;戰時形勢多變,遷徙流離更是家常便事,結集出版尤為不易。這也使得這些作品長期湮沒在故紙堆中不為人識,更無法進入美術史研究的視野中去。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上海圖書館上海年華項目組,在館藏歷史文獻上萬幅以抗戰生活為題材的美術作品中,精選出1200余幅(囊括漫畫、版畫、中國畫、西洋畫、年畫、雕塑等當時畫壇幾乎所有畫種),出版三卷本《筆墨長城——宣傳畫里的中國抗戰叢書》。這一類通過二次挖掘集結的紅色文化信息資源專題資源,也成為上海圖書館藏紅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由上海圖書館、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主辦的“以筆作刀槍——上海抗日漫畫宣傳隊暨抗戰漫畫主題文獻展”也順利開幕,這是特種紅色文化信息資源資源開發的經典案例。

4? ?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創新服務模式

4.1? ? 線下服務新模式

無論是圖書館、博物館還是紀念館,作為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收藏機構,通常我們更關注文獻的基礎整理工作,聚焦于借閱查詢、數據平臺制作等日常工作之上。實際上,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圖書館等公藏機構的閱讀功能和信息功能已經逐步分離,數字信息時代要求這些機構提供更加專業、高效、深度、個性化的數據傳達和內容服務。只有更多聚焦青年人視角,不斷拓寬思路,創新服務模式,才能更好開展多層次、多維度、綜合性的紅色文化信息資源閱讀推廣活動。

4.1.1? ?深度挖掘紅色文化信息資源,探索紅色紀念地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國內紅色遺址遺跡數量最多的地區,但是如果要尋找并確認這些紀念地,卻不是一項輕松的工作。一方面,紅色革命年代留下的信息甚少,而城市的變遷又巨大。許多曾經的市級、區級文保單位在市政建設中僅留存銘牌,更有不少地方因為沒有明顯的標志而在城市更新的大潮中,被拆除而消失。

對于紅色紀念地的探索,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一線文獻工作人員,都從未停止努力。如今天上海市中心徐家匯的天鑰橋路一帶,是名副其實的紅色搖籃。曾經有15位革命者(包括查阜西、柳湜、關露等中共地下黨員)在這里生活和進行革命活動。2020年,上海圖書館根據趙景國先生提供的線索,組織團隊充分利用上圖館藏資源,深度挖掘徐家匯天鑰橋路“紅色趙巷”的相關故事。此后,又聯系趙巷的屬地街道——徐家匯街道,共同策劃徐家匯趙巷紅色歷史文化的一系列推廣宣傳,先后在上海圖書館、徐家匯商圈、徐家匯文化活動中心、街道鄰里匯等多地舉辦“星火繁花——徐家匯紅色趙巷主題館藏文獻展”線下及線上的雙展。2021年,繼續推出“星火繁花”第二期展覽,并在徐家匯地鐵站藝術長廊,推出《海派之源中的紅色基因——徐匯與黨共成長》。真正將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研究成果宣傳、輻射到普通社會大眾之中,引發人們對歷史的共鳴。

2020年開始,筆者還有幸參與了中共四大會址里弄的確認工作。1925年1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解放以后,對于會址的尋找和探索也頗為周折。早在1958年10月到1961年7月期間,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籌備處就曾經試圖對中共四大會址進行查訪,但未果。1980年代,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加入了調查行列,并陪同參加過中共四大,擔任大會記錄和向導的鄭超麟進行實地尋訪。經過大量的調查工作和各種旁證資料,于1987年4月25日確認今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處作為中共四大會址所在地。然而,會址所處的里弄的確切名稱仍然有待進一步考訂。研究人員根據《老上海百業指南》的信息,一度將中共四大會址認定為和平坊。然而,根據進一步資料顯示,和平坊的出現已是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之后,從時間來上說要比四大召開晚了七年以上。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處的曹典在對《申報》進行了系統檢索之后,“廣吉里”的名字出現在研究者的視野范圍之內。2020年夏,筆者在上海檔案館發現了一份題為《上海滬北工巡局報告》的檔案,內容是工程處關于英冊1283號地塊,由寧波營造上陳磐記承建的廣吉里涉嫌違章占道的行政復核文件,并附有廣吉里的重建藍圖,時間是1922年。通過將廣吉里的藍圖和日軍轟炸上海時的鳥瞰照片進行比對后,可以基本確認,中共四大召開地即位于東寶興路白保羅路之間的廣吉里。

4.1.2? ?以主題展覽帶動跨機構館藏文獻資源整合

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上海圖書館推出了“思想的光芒——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館藏文獻展”,挖掘上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在馬克思主義及其思想傳播中所做的重要貢獻。展覽引起較大社會反響,不僅本地參觀者絡繹不絕,更吸引了廣東省中山市科協等外省市單位來滬觀展。上海電視臺等媒體也以此展覽為切入點,與上海圖書館合作拍攝相關紀念短片,推進“黨的誕生地”宣傳。2018年4月,該展覽的部分精品文獻,包括《共產黨宣言》(初版及再版)等61種66冊館藏文獻移師北京,與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聯合推出了“思想的光芒——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館藏主題文獻展”。此后,上海圖書館充分利用館藏紅色文獻資源,相繼與中國田漢研究會、田漢基金會、常州三杰紀念館、復旦大學陳望道紀念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檔案館、嘉定博物館等高校和學術機構聯合辦展,先后舉辦了“以筆作刀槍”(第一輯)——紀念“抗日漫畫宣傳隊”成立80周年文獻展及座談會、“以筆作刀槍”(第二輯)——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館藏文獻展、“諸夏懷霜:瞿秋白在上海”——紀念瞿秋白誕辰120周年館藏主題文獻展、“文化先驅:田漢在上海”主題文獻展——紀念國歌法頒布一周年特別展、“微笑的大地”——小崗村人肖像版畫作品展、“唱響新時代,禮贊新中國”——主題文獻展等。這些展覽不僅在上海圖書館展出,還在徐家匯美羅城、徐家匯街道文化中心、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恒隆廣場、徐家匯地鐵等地進行巡展。

4.1.3? ?提煉內涵精神,開發文創產品

隨著“文創熱”的不斷升溫,依托上海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的紅色文創產品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并呈現出潮流化、年輕化的特色。今天,文創也已不再是簡單的在日用品上加上一些簡單的標識和標志,而是通過全方位的內容提煉,創造出屬于新一代年輕人愿意接受和喜愛的文創產品。中共四大紀念館在傳播紅色文化上就不斷進行創新和嘗試。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是我黨歷史上第一次將黨的基本組織由“組”改成“支部”,規定“凡有黨員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個支部”。如何讓青年一代,特別是非黨人士了解和記住這一黨組織建設歷史上的重要概念,中共四大紀念館通過用跨界聯名的方式與年輕人喜愛的虎撲平臺進行合作,舉辦 “力量之源杯”3v3籃球比賽,吸引青年傳承紅色力量,取得十分良好的社會反響。除此之外,紀念館還積極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創品牌,推出“初心”“本源”“展望” 三個主題標識,結合群眾化路線的實踐起點,打造“力量之源”的紅色品牌。中共四大紀念館還以館內“工農聯盟”主題雕塑為原型,于2020年9月發布Q版人物盲盒,與學習強國上海平臺合作推出線上黨史知識競答贏主題盲盒活動,引導90后、00后青少年更好地學習黨史,了解中共四大和黨的誕生地故事。

4.2? ? 數字化轉型中紅色文化新品牌建立

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歷史的責任,更是時代的命題。今天,單一的文獻服務方式已經很難滿足社會各界對于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需求。如何將紅色文化的精神氣質與靈活創新的傳播手段融合起來,用青年人熟悉的方式講好紅色故事,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課題。

4.2.1? ?探索社交新平臺

2020年5月,中共四大紀念館正式入駐B站、抖音等時下熱門短視頻平臺,推出“力量之源·紅色100”專欄,通過微劇情、小故事、短視頻等多樣化的傳播手段,讓大家了解中共四大的召開背景、主要成果及歷史貢獻,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尤其是上海圖書館館員自行編導、拍攝的滬語黨史小故事,極具地方特色,十分吸睛。自專欄第一季上線以來,試聽率已突破30萬人次。

同樣,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通過微博、公眾號等網絡媒體向公眾介紹館藏紅色革命文獻、線下展覽的主要人物、故事等內容,受到讀者的歡迎。2020年9月1日,歷史文獻中心推出的“觀止講堂”線上講座,正式在嗶哩嗶哩平臺上線,旨在探索“線上講堂、專家導讀、揭示館藏、推廣閱讀”的服務新形態。現在,“觀止講堂”已與澎湃新聞合作,按期推出講堂視頻文字版。以2020年為例,共舉辦活動66場,其中講座32場、活動17場、展覽17場,參與人數線上線下合計3085810人次。2021年將推出紅色革命文獻的專題系列節目。

4.2.2? ?“文獻黨課”初嘗試

2018年5月,在配合“思想的光芒——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館藏主題文獻展”宣傳期間,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嘗試性地推出了“文獻黨課”這一全新的黨建教育平臺。圍繞館藏紅色文化信息資源和專題展覽,邀請展覽策劃人,帶領黨員開展“馬克思主義在上海”的主題閱讀行走活動,陸續參觀了毛澤東舊居、中共二大紀念館等。在行走中,回到歷史場景之中,讓今天的黨員實地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上海開展的政治斗爭和他們的日常生活。

2019年5月,在“文獻黨課”推出一周年之際,以紀念瞿秋白誕辰120周年主題展為契機,“文獻黨課”的形式和規模再度升級。該活動由專題展覽、專家講座、人文閱讀行走以及影片展播等多種形式組成,面向社會開放,讀者報名踴躍,反響熱烈。活動邀請了常州瞿秋白紀念館副館長做了《真實的瞿秋白》講座,通過豐富的史料還原了瞿秋白先生鮮活的歷史形象。觸電傳媒、文化云進行了講座的全程直播,達到了8.2萬人次的播放和回放量。人文閱讀行走活動由瞿秋白紀念館宣教員負責講解,大家沿著魯迅故居、瞿秋白寓所舊址、內山書店一路行走深入了解了瞿秋白在上海的生活以及他與魯迅的深厚友誼。同時,還在上海地方文獻閱覽室“上海客堂間”滾動播放紀念瞿秋白的相關紀錄片和電影《秋之白華》。活動推出后,得到了兄弟館的積極響應,隨后又與虹口區圖書館合作舉辦“左翼作家的愛國熱情”和“永不消逝的電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地下工作與上海解放”系列活動,作為2019年上海市民文化節“老建筑的故事”市民創意創作大賽——老建筑閱讀之旅系列活動之一,讓參與者從多角度閱讀上海建筑、講好紅色故事。

“文獻黨課”通過人、文獻與空間三者的有機結合,產生更為立體的閱讀環境與雙向交流的模式,成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創新的一種有益嘗試。隨著更多紅色主題文獻整理與展覽的開發,“文獻黨課”的形式也將日漸豐富。上海圖書館與上海團市委等單位進行合作,通過多方資源融合,打造了三條紅色經典閱讀行走路線,走出了“文獻黨課”打破空間束縛的重要一步。“文獻黨課”這一品牌活動,吸引了如上海市委黨校圖書館、徐匯區人社局、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方航空集團等企事業單位、學校加入共建隊伍,成為廣大黨員乃至青少年開展紅色文化學習教育的新途徑。

4.2.3? ?初心之地——尋找紅色革命紀念地智能小程序開發

2019年,上海圖書館完成的革命(紅色)文獻知識服務平臺上,已經嘗試性的推出“紅色旅游”微站旨在通過旅游來推動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活用,當時收錄了上海377個紅色景點,支持用戶通過手機訪問每個經典的概況、相關人物、景點大事和相關文獻等。從建筑、人物、歷史、風景等多個角度展示收錄紅色景點的歷史變遷和文化風貌,并通過人物與上海圖書館革命(紅色)文獻知識庫、人名規范庫等相關基礎知識庫進行關聯,實現數據的互通與整合,希望通過旅游推動紅色景點與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閱讀推廣 。

2020年,革命文獻知識服務平臺進行了全面的升級。首先,從數量上將蘇智良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共計1000個上海紅色紀念地全部收入其中。小程序的數據與上海圖書館的革命(紅色)文獻知識庫關聯,一旦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現,可以自動更新到小程序中。同時,程序將自動建立關鍵詞相關景點文字、圖片、AI語音朗讀的內容介紹頁面,搜索到的不僅是位置,還有多方面的圖文介紹,幫助使用者全方位了解革命紀念地。

其次,充分考慮了使用者的便利,只要打開這個小程序,就能以使用者所在地為核心,搜索周圍五公里范圍內的相關景點,并與地圖結合生成步行路線。為旅客智能創建紅色文化興趣景點旅游線路,包含步行、打車、騎車、公交的不同線路規劃,可視化總里程、導覽時間、途徑興趣點介紹語音朗讀等,可隨時切換至百度地圖、騰訊地圖、高德地圖等地圖程序進行準確路徑導航,隨走隨講,自定義屬于自己的旅行。

第三,使用者可以對紅色革命紀念地進行智能搜索。通過人名、事件、會議名稱等關鍵詞進行搜索。如輸入“周恩來”這個關鍵詞,在上海范圍內可見有60余處與之相關的紀念地。目前,該程序正在開發主體推薦路線版塊,陸續將“文獻黨課”的相關成果納入其中,為使用者推薦如“馬克思主義在上海傳播”“薪火相傳——創辦紅色學府”“紅色源頭——革命機構在上海”“偉人足跡——周恩來在上海”等主題行走路線,并增加相關的活動模塊,讓使用者直接參與相關線下活動。

5? ?結語

上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與紅色文化基因,紅色文化也是近年來上海全力打造的“上海文化”三大品牌之一。包括傳統紅色文獻、革命遺址遺跡、革命人物、歷史大事、節日儀式等在內的紅色文化信息資源是紅色文化傳承傳播的載體,有著很強的地域性、載體多樣、題材豐富等顯著特性,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紀念館)等文化記憶機構長期以來對于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主要集中在傳統紅色文獻資源上,忽略了與之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數字化轉型和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文化記憶機構也需要探索新的服務模式,一方面要將各種載體的紅色文化信息資源納入紅色文化這個統一的大框架之中進行數字化加工、數據化整合、知識化融通;另一方面還要將紅色文化信息資源作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融入旅游活動之中,不斷為城市旅游文化服務賦能;還要立足過去、緊跟當下、面向未來基于多樣性的主題提供專題性的、故事性的、普及性的、為大眾喜聞樂見的紅色文化服務。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通過“文化+科技”的雙向結合,將越來越多的專家、機構和文旅從業者聚集在一起,深度挖掘紅色文獻資源的內涵,面向下一代,與紅色文化研究、教育、傳習活動結合,采用年輕人喜愛的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共同打造良好的紅色文化傳播氛圍。實踐證明紅色文化的傳播和利用,不只是政府部門和職能機構的工作,而應當成為整個社會的共同意識和努力的方向。只有不斷吸收社會科學、技術領域的新成果,才能與時俱進的保持紅色文化持久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做到立得牢、認得清、記得住、傳得開。

參考文獻:

[1]? 張富強,馬磊磊.上海石庫門紅色文化特性探析——以“漁陽里”紅色文化為重點[A].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年會暨“紅色文化論壇”論文集[C].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2012.

[2]? 李文健,楊海靜,王良珞.關于紅色文獻大眾化傳播實踐的幾點思考[A].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五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壯麗七十年 輝煌新天津(上)[C].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9.

[3]? 王東,孫宗偉.圖書館藏紅色文獻建設與服務途徑創新研究——以臨沂市圖書館為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20(6):38-41,51.

[4]? 王傳剛,王士昌.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以“沂蒙精神”為例[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33(1):64-68,86.

[5]? 蘇智良,姚霏.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M].上海:學林出版社,2020.

[6]? 孔亮,高福進.上海紅色文化資源的特色,優勢及研究述評[J].上海文化,2020(10):14-23,125.

[7]? 張理甫.新時代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研究[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27):71-73.

[8]? 竇鵬,李悅.共建共享視野下紅色文化資源項目建設調查及啟示[A].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論文集(2017年卷)[C].中國圖書館學會,2018.

作者簡介:黃薇,女,上海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近代史、歷史文獻整理研究、數字人文;夏翠娟,女,上海圖書館研究員,研究方向:元數據、本體、知識組織、關聯數據、數字人文、文化記憶;劉倩倩,女,上海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數字人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久一在线视频| 亚洲永久色|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91导航| 亚洲香蕉久久|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女主播|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网欧美|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999国产精品|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毛片基地|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欧类av怡春院|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亚洲无码电影| 婷婷亚洲最大|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精品少妇三级亚洲| 国产自视频| 国产视频欧美| 欧美日韩综合网|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综合激情|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 第一页|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999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色综合国产| 亚洲aaa视频| 伊人色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 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欧美在线网|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韩国福利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