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蕊蕊,劉 燕,胡云耀
(西南林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林業產業在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中具有天然優勢和巨大潛力,不僅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共享發展,還將有利于改善貧困地區的人民生活條件和民生,是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的必然選擇[1,2]。而蘭坪縣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如何提高蘭坪縣林業產業的競爭力,是當地經濟發展的現實所需。準確、客觀地評價林業產業競爭力的實際情況是提升其競爭力的前提。本文旨在對蘭坪縣林業產業競爭能力進行測度,探究蘭坪縣林業產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這將對提高該區域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的意義重大。
近年來林業產業競爭力評價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國內大多數學者對林業產業競爭力的研究主要涉及范圍、方法、指標和林業產業競爭力差異性等方面的研究。第一關于林業產業競爭力的研究范圍主要分為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在國際林業產業競爭力方面,孔凡斌[3]基于鉆石模型理論,選取相關指標對中國林業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進行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毛力[4]通過貿易相關理論并結合競爭指數對中國林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進行分析,證實勞動力資源是中國林產品對外貿易中的核心優勢,也是其核心競爭力。隨著對國際林業產業競爭力研究的深入,國內更多的學著對林業產業競爭力也進行研究。并主要以江西省、黑龍江省和福建省[5~7]等為研究區域。第二關于林業產業競爭力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因子分析法、模糊評價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偏離份額法為主[8~12]。第三關于林業產業競爭力指標的選取,主要以考慮到林業自身的特點并結合其他的影響因素。比如,奉欽亮和覃凡丁[13]主要是從林業產能的競爭力、市場的競爭力、技術的競爭力、資本的競爭力和生態貢獻力等5個層次選取相應的指標。王剛等[14]則從林業產業的外顯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基礎競爭力和環境競爭四個角度確定相關指標。第四關于不同地區林業產業競結構差異性的分析。主要采用偏離份額法對福建、北京和其他16省域地區的林業產業結構進行對比分析[15~18]。
綜上所述,更多學者的觀點主要集中在林業產業競爭力測度的方法、指標和不同區域林業產業結構的差異性,但未從區域的整體性視角對貧困地區林業產業的競爭力進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地區林業產業能力效果的提升。產業競爭力,尤其是林業產業競爭力更依賴于區域整體的狀況,與區域本身的自然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及地理因素都息息相關。因此,本研究選取蘭坪縣作為研究對象,構建蘭坪縣林業產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熵值法和距離函數,以怒江州為參照系,對蘭坪縣林業產業競爭力進行定量分析。以期為蘭坪縣林業產業的發展提供科學戰略,推動蘭坪縣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的提高,同時也為相似地區提供參考。
本研究所需的相關數據來自于實地調查和2017~2019年《蘭坪縣統計年鑒》《怒江州統計年鑒》和《怒江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統計資料。
本文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并參照相關的研究選取相應的指標,利用熵值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然后,進一步計算不同指標的得分;最終形成蘭坪縣區域競爭力評價的指標體系。各指標及權重具體如表2。
為更加客觀評價蘭坪縣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選擇距離函數模型評價蘭坪縣林業區域競爭力的實際情況。為確保研究結果更具有可靠性和客觀性。因怒江州因此本研究選取怒江州作為參考對象,以此確定蘭坪縣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的優勢及短板。綜合距離的計算公式如(1)所示:
(1)
式(1)中,Fi是蘭坪縣林業區域競爭力相關指標的實際值與怒江州林業區域競爭力相關指標作為參照值之間的綜合距離;Pi和Si分別表示第i個指標的實際值與參照值,Wi為第i個指標的權重,Ei是對應指標數據標準化后的值。另外,Ei計算過程如下:①逆向指標Ei=Si/Pi;②正向指標Ei=Pi/Si;③若Si與Pi方向相反則Ei=0;④Pi比Si大,則Ei=1。
進一步參照國內外的相關研究[19,20],并考慮蘭坪縣林業區域競爭力的實際情況和綜合專家的意見,設計5個等級標準,再結合公式(1)判斷所在的等級范圍和考察蘭坪縣林業區域競爭力的狀況,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蘭坪縣林業區域競爭力評價標準
利用表2中相關指標影響因子的計算方式,在實際值和參照值的基礎上,運用公式(1)得出各指標的水平值,結果如表2。

表2 各評價指標影響因子、權重及水平值
本研究利用綜合距離值F1對林業產業資本競爭力進行測度,F2對林業產業核心競爭力進行測度,F3對林業產業環境競爭力進行測度,最后利用綜合距離值F對蘭坪縣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進行評價,距離值越大(小),即指標的現狀值越遠離(接近)參照值,蘭坪縣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越弱(強)。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的距離值F為0.26,對比等級表2蘭坪縣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判斷標準,其綜合距離值處在第二等級,也就是說目前蘭坪縣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處于較好的水平。具體來看,林業產業資本競爭力的距離值F1為0.11,占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比例的43.5%;林業產業核心競爭力的距離值F2為0.08,占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比例的31.4%;林業產業環境競爭的距離值F3為0.07,占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比例的25%。
研究表明,蘭坪縣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處于較好的發展狀態;其中林業產業資本競爭力對蘭坪縣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的作用影響效果最大。但是蘭坪縣林業產業也存在“大資源、小產業、低效益”的矛盾,尤其是蘭坪縣經濟發展水平落后,未能對林業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基于此,以期提高蘭坪縣林業產業區域競爭力,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具體措施如下:①整合林業產業資源,優化產業結構。依托蘭坪縣豐富的林業資源,合理布局林業產業的融合發展。確保林業第一產業在發展中的絕對性優勢,提高在造林階段、經營、管護方面的投入,實現森林質量的提高;以政府為主導,通過當地龍頭企業的扶持,進一步加強對林業第二產業的科技投入與項目支持,使蘭坪縣實現由林業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加大對森林旅游業的發展,形成“旅游+服務+公益”的林業產業發展模式,最終實現林業第三產業的跨越式發展;②壯大人才隊伍,優化人才結構。加強林業人才的培養與引進。林業產業自身有產業鏈長,生產與投入周期長的特點,因此對林業相關人才的數量與穩定性要求較高。當地政府需要根據實際需求進一步健全與完善對林業人才相關的引進制度,加強對林業科技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確保滿足林業產業發展的需要;③立足區位優勢,發展數字林業產業。蘭坪縣應該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在充分發揮林業第一產業的基礎上,融入當地的文化和歷史,創建獨居特色的林業產業文化和林業產業品牌。并以“一帶一路”和互聯網為抓手,打造“互聯網+林業”的模式,推動林業產業向現代化、科技化和高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