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飛
(常州市中醫醫院婦產科,江蘇 常州 213003)
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是指在妊娠28周之前連續發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產,在排除母體生殖道解剖異常、母體內分泌異常及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后,仍無法找到明確原因的病癥,發病率約占妊娠總數的1%[1]。相關研究顯示,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癥對胚胎有影響,是胎盤早剝、先兆子癇等疾病的高危因素,通過多種途徑參與復發性流產,且妊娠期高 Hcy 可增加母體血栓的發生風險[2]。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是Hcy代謝途徑中的關鍵酶,相關報道顯示,MTHFR基因C677T位點的多態性可能是導致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發生的高危因素[3]。基于此,本研究就葉酸代謝相關酶MTHFR基因多態性與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現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常州市中醫醫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63例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試驗組,年齡23 ~ 38歲,平均(30.51±2.76)歲;流產次數3 ~ 5次,平均(3.97±0.36)次。診斷標準:參照《復發性流產免疫學診斷和治療共識》[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夫婦雙方不存在染色體異常者;抗核抗體、抗心磷脂抗體檢測結果呈陰性者;未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者等。排除標準:內分泌相關檢測指標異常者;合并肝腎等器官性疾病者;近期服用維生素補充治療者等。另回顧性分析同期進行體檢的260例健康女性的體檢資料,將其作為對照組,年齡22 ~ 35歲,平均(29.48±2.63)歲,無自然流產史、不良產史及血栓疾病史。將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本研究經常州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
1.2 方法 采用PCR法檢測葉酸代謝相關酶基因多態性:利用無菌棉簽反復刮取兩組研究對象口腔黏膜的上皮細胞,提取細胞DNA,采用SLAN-96熒光定量 PCR儀(深圳泰樂德醫療有限公司,型號:ABI7500)檢測MTHFR 基因 C677T 位點的多態性,PCR反應條件:89℃預變性 15 min, 95℃ 變性 10 s, 62℃ 退火延伸 2 min, 21個循環; 90℃變性12 s,61℃退火延伸92 s,29個循環。PCR反應結束后,根據SLAN-96 熒光定量 PCR 儀上讀取的終點熒光,利用分析軟件確定各個樣本的基因分型結果。
1.3 觀察指標 ①將兩組研究對象血清葉酸水平、紅細胞葉酸水平及維生素B12水平進行對比。分別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一部分血樣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血清葉酸水平;另一部分血樣用0.5%的抗壞血酸溶血處理,采用時間分辨熒光法檢測紅細胞葉酸水平;血清維生素B12水平采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測定。②比較兩組研究對象MTHFR基因C677T位點基因分布頻率。③分析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與MTHFR基因多態性及紅細胞葉酸、血清葉酸、維生素B12水平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文中數據,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以[ 例(%)]與(±s?)表示,采用χ2與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軟件進行分析。以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清葉酸、紅細胞葉酸及維生素B12水平 與對照組比,試驗組患者血清葉酸水平明顯升高,而血清紅細胞葉酸、維生素B12水平均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葉酸、紅細胞葉酸及維生素B12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 葉酸(nmol/L) 紅細胞葉酸(nmol/L) 維生素B12(pmol/L)對照組 260 123.44±14.15 184.57±35.72 164.32±26.38試驗組 263 130.16±13.28 156.24±31.16 142.45±24.76 t值 5.601 9.668 9.777 P值 < 0.05 < 0.05 < 0.05
2.2 葉酸代謝相關酶MTHFR基因多態性 與對照組比,試驗組患者MTHFR基因C677T位點CC型基因頻率升高,而CT、TT型基因頻率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2。
2.3 相關性分析 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與血清葉酸水平和MTHFR基因C677T位點CC型基因頻率呈正相關(r = 0.657、0.670,均P < 0.05),與血清紅細胞葉酸、維生素B12水平及MTHFR基因C677T位點CT、TT型基因頻率呈負相關(r = -0.564、-0.691、-0.642、-0.599,均P < 0.05),見表 3。

表3 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與MTHFR基因多態性及紅細胞葉酸、血清葉酸、維生素B12的相關性
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大部分是早期流產,少數部分是晚期流產,早期流產原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黃體功能不全等;而晚期流產原因為子宮解剖結構異常、自身免疫異常等,但據統計可識別其病因的僅占52%,因此明確檢測復發性流產發生的原因對降低發病率、改善患者預后至關表3 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與MTHFR基因多態性及紅細胞葉酸、血清葉酸、維生素B12的相關性重要[5]。
鄭文霞等[6]研究發現,正常妊娠孕婦膳食葉酸攝入量與血漿5- 甲基四氫葉酸水平呈正相關,而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組患者要達到指定的血漿5- 甲基四氫葉酸水平,需攝入更多的葉酸。本研究結果中,與對照組比,試驗組患者血清葉酸水平明顯升高,而血清紅細胞葉酸、維生素B12水平明顯降低,且原因不明復發性流產與血清葉酸水平呈正相關,與紅細胞葉酸水平及血清維生素B12水平呈負相關,提示葉酸與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有著密切聯系,血清中葉酸水平是復發性流產的危險因素,于圍孕期給予患者補充葉酸,可降低其流產的發生率。
人體中MTHFR可參與葉酸的轉運和代謝過程,在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中具有多態性,MTHFR基因C677T位點CC型基因增加可降低其酶活性,因此可導致葉酸代謝異常,從而增加流產的發生風險[7]。吳喆[8]研究發現,受檢者妊娠前進行MTHFR C677T位點多態性的檢測,并根據基因型有針對性地增加葉酸的補充,可有效避免治療的盲目性,對于預防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再次發生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試驗組患者MTHFR基因C677T位點CC型基因頻率升高,而CT、TT型基因頻率降低,且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與MTHFR基因C677T位點CT、TT型基因頻率呈負相關,表明MTHFR基因C677T位點基因突變是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發病的危險因素。
綜上,血清葉酸水平及MTHFR基因C677T位點基因突變是不明原因的復發性流產發病的主要因素,可作為預測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的生物學指標,為降低復發性流產的發生率,可指導攜帶相關基因受檢者補充葉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