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7月21日拂曉,耀縣古城槍聲大作。在中共陜西省委的領導下,王泰吉率國民黨第十七路軍騎兵團千余人起義,宣布成立“西北民眾抗日義勇軍”。王泰吉任義勇軍總司令,省委派劉映勝任政治部主任。起義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收繳了耀縣城內胡景銓民團、雷天一保安團的槍支,收編了他們的部隊,占領耀縣縣城,張貼布告,通電全國。
義勇軍成立后,召開軍民大會,公開處決了耀縣南區反動區長張恒義等人,沒收分配了城內兩家大地主的財物和縣政府的存糧,極大地振奮了廣大革命群眾的斗爭熱情,擴大了抗日影響。7天后,王泰吉率義勇軍向三原進發,途中和前來“圍剿”的孫友仁部遭遇,激戰多時,部隊被打散。王泰吉率百余人突出重圍,到達照金革命根據地,受到陜甘邊區黨政領導人秦武山、習仲勛、張秀山、李妙齋等的熱烈歡迎。耀縣起義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有力鼓舞了西北人民抗日救國的斗志,為壯大陜甘紅軍和擴大陜甘邊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摘自《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