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慧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進一步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載體。當前,如何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做實,做到“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是地方黨委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集安市作為全省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要聚焦重點任務、堅持守正創新,統籌推進“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工作,扎實開展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改革創新,努力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陣地”、服務基層群眾的“綜合體”。
一、盤活各類陣地資源,建立完善科學服務體系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要對現有公共服務陣地資源進行科學整合、統籌使用、協同運行,以整合推動共享、以共享實現效能。一要整合基層陣地資源,打造“一盤棋”優質服務平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基層便民服務中心、道德講堂、志愿服務站、未成年人活動室和室外文體廣場等不同領域、不同部門的陣地資源有效整合起來,根據文明實踐工作需求統一調配使用,采取“線下+線上”的方式,以“五大平臺”線下活動為主,“集安文明實踐”手機APP線上平臺為輔,著力打造基層服務平臺。二要共享行業優質資源,實現“全深實”整體綜合效能。發揮各行業部門在機構、人員、資源設施等方面的優勢,建立健全共享資源機制化、制度化工作模式,推動市級宣講、教育、文化、科技與科普、健身體育等優質資源下沉至鄉鎮(街道)、村(社區),采取“群眾點單+志愿者接單”相銜接的方式,創新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滿足群眾的全方位需求,推動文明實踐向基層深入,最大限度發揮資源實效。三要深挖城市文化資源,推動“城市精神”深入人心。對高句麗文化、鴨綠江文化、抗聯文化、抗美援朝文化、邊境文化、民俗文化、人參文化、葡萄酒文化等具有集安特色的傳統文化進行挖掘、整理,賦予其新時代精神內涵,著力打造“城市名片”,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文明實踐的精神動力。
二、匯聚社會各方力量,全面提升志愿服務水平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要建立一支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專兼結合的志愿服務隊伍,不斷推升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水平。一要發揮黨員干部的引領作用,做強市級志愿服務總隊。鼓勵引導各部門、各單位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發展壯大市級志愿服務總隊,廣泛開展“黨員干部進社區”、遍訪民情大走訪等志愿服務活動,做好群眾身邊的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民生服務員、民情信息員,以熱情的服務、專業的素養增強志愿服務工作的感召力和覆蓋面。二要發揮行業組織的凝聚作用,建立專業領域志愿服務隊伍。依托統戰部門、群團組織以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志愿者協會等社會組織,積極動員鄉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員、律師、“五老”人員、退休文化工作者、先進人物、文藝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創業返鄉人員等參與志愿服務,組建科技、法律、文化、救援、衛生等多領域專業志愿服務隊伍,有針對性地開展志愿服務,切實提升文明實踐活動專業化水平。三要發揮群眾自我服務作用,提高文明實踐活動參與率。指導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加大農村志愿者注冊比例,在助力農村產業發展、社會治理、文化繁榮的基礎上,積極開展“鄰里守望”“情暖村屯”“鄉村環境整治”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為農村弱勢群體送去關愛和溫暖,讓基層群眾共享文明實踐活動的成果。
三、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強化核心價值引領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要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基層落地生根,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導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一要扎實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依托村級“一場”即文化廣場,“兩堂”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道德講堂,“三墻”即好人榜、文化墻、文化走廊,“四室”即圖書閱覽室、文化活動室、居家養老室和衛生計生室,廣泛開展農民豐收節、人參美食節、民俗文化節等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實現文化活動聯辦、文化品牌聯創、文化場地聯用,讓群眾在多姿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中獲得精神滋養、增強精神力量。二是推動文化服務提質增效。積極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文化惠民活動形式,廣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結合“深入基層、扎根人民”以及“文化惠農直通車”“三下鄉”等主題,經常性組織開展文藝演出、鄉村廣場舞、地方戲曲匯演、群眾體育比賽、讀書看報、文藝培訓等活動,不斷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三是推動文藝創作出新出彩。立足文化資源優勢,鼓勵文化文藝創作,編輯出版《東北抗聯在輯安》《抗美援朝研究成果匯編》《集安崢嶸歲月》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紅色書籍、紅色詩詞、歌曲作品,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進一步提高文藝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贏得人民群眾的精神共鳴,實現文藝事業的蓬勃發展。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戰略之舉。要充分發揮縣級主體作用和樞紐功能,聚焦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科學統籌調配資源、建立有效運行機制、層層壓緊壓實責任,全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
(作者:中共集安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柳? ?絮
基層傳真
“三措并舉”切實為民辦實事好事
安圖縣二道白河鎮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堅持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做好“老”“小”群體服務事項,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激勵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促進各項工作開好頭、起好步。
實施精準幫扶,不斷織密民生保障網。全鎮黨員干部深入一線,常態化開展“大走訪”活動,瞄準群眾需求,辦好民生實事。依托良好的水資源優勢,投資建設完成紅豐社區飲用礦泉水項目,滿足了社區居民喝上“礦泉水”的迫切需求。
抓好載體活動,切實提升群眾認可度。在全鎮范圍內開展“關愛困難群眾 精準救助在行動”和點亮“微心愿”活動,機關干部立足本職崗位為民辦實事并建立長效機制,受到了群眾的廣泛好評。
建立工作臺賬,推動實踐活動見實效。為扎實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縱深開展,明確推進措施、責任主體、完成時限,建立工作臺賬,確保每個黨員都有實事項目并積極完成,立足本職推動活動落地見效。
(安圖縣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隋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