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瑤


2020年以來,遼源市緊密結合地域實際、行業特點、企業需求,以開展“紅色孵化”為載體,切實將黨的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助力新時代吉林經濟振興發展。
構建“三級聯動機制”,形成孵化體系。推進以各縣(區)非公黨建指導服務中心為主體,各類園區、商務樓宇、商圈街區、重點企業、社會組織黨建指導服務中心為輔助,各類孵化器企業為補充的條塊結合、上下貫通、功能互補的企業孵化體系。截至目前,全市依托各級非公黨建指導服務中心建成“紅色孵化器”11個,引入孵化器企業5戶,輻射覆蓋區域內非公企業1100余戶、商協會及社會組織20余個,入孵企業142戶,孵化出殼2戶。
推行“四步發展模式”,形成孵化鏈條。堅持“培訓提升創業能力、組織推薦幫助宣傳、對接供應壓低成本、逐步發展孵化出殼”四步發展模式。依托各“紅色孵化器”開展創業工作培訓,重點培訓“紅色孵化器”專職工作人員以及有創業意愿的黨員群眾、中小微企業主。在各“紅色孵化器”打造企業產品展示區和倉儲中心,在網上建立“助企發展,助力脫貧”“紅旗——遼源黨建助企發展”平臺。全市企業產品44類、60余種在線上和線下集中宣傳、推介、銷售和倉儲,為企業和市場搭起橋梁紐帶,實現產、供、銷有機銜接。
組建“七類服務團隊”,形成孵化隊伍。圍繞企業發展需求,整合資源力量,全方位打造黨群指導、人社顧問、法律援助、創客導師、人才支援、市場服務、企業規劃等7類服務團隊,開展助企紓困活動。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納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訓計劃,每年開展1至2次專題培訓。組織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赴高校和經濟發達地區學習考察,培養200余名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管理人才。2020年以來,各服務團深入非公企業120余次,為非公企業開展專業服務百余次,企業解決實際困難428個。
落實“五項服務政策”,營造孵化環境。開展“一站式”服務,成立綠色審批通道,為入孵創業企業提供注冊、登記等服務。開展“個轉企”服務,免費為新轉企業提供1年代理記賬服務。落實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稅收優惠政策,對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辦理申報困難的中小企業,可依法辦理延期申報繳納稅款。落實企業融資幫扶政策。幫助企業提高貸款信用額度5000萬元,貸款1800萬元,并壓低擔保金1個百分點。幫助600余戶小微企業提供直貸業務,免除各類擔保金100余萬元。開展企業產品推介服務。“紅色孵化器”設立企業產品展區,定期舉辦產品對接會,開展線下展銷、線上推廣等工作,助力企業提升產品知名度。
本欄責任編輯/孫?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