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靳苛苛
摘 要:本文闡述了膨化食品中的主要質量安全問題,對膨化食品中防腐劑超標、甜味劑超標、著色劑超標、膨松劑超標、重金屬超標、酸價、過氧化值超標以及微生物超標現象進行展開分析,并提出解決策略,以期進一步促進膨化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膨化食品;質量;食品安全
膨化食品以谷物、薯類、豆類或蔬菜為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食品添加劑或其他輔料,采用焙烤、油炸、微波或擠壓等膨化工藝而加工制成的食品。膨化食品品種多、口感好、易攜帶、易消化,備受消費者的喜愛,風靡世界[1]。雖然膨化食品在我國歷史悠久,但現代化的生產時間并不長,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由于生活水平的逐年提升,消費者對食品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膨化食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一直備受人們關注。為提高膨化食品質量,切實保障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本文通過分析膨化食品中的主要質量安全問題,并對其提出解決策略,以期對膨化食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1 膨化食品中的主要質量安全問題
1.1 防腐劑超標
目前市場上的防腐劑種類繁多,其中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因成本低廉,防腐效果明顯,受到廠家的青睞。廠家通過延長食品保質期得到更大利益。有些廠家濫用防腐劑,對食用者的健康帶來巨大危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膨化食品中不得使用苯甲酸和山梨酸。人體長期攝入防腐劑,會減弱肝臟的代謝功能和腸胃的消化功能,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平衡[2]。
1.2 甜味劑超標
膨化食品在生產過程中通常會加入糖來提升產品的口感。為了降低成本,有些不良廠家使用糖精鈉、安賽蜜、甜蜜素等甜味劑。糖精鈉價格便宜,甜度大,常被超量、超范圍使用?!妒称钒踩珖覙藴?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GB 2760—2014)中規定膨化食品中不得使用糖精鈉、安賽蜜、甜蜜素。人體長期攝入甜味劑,擾亂腸胃消化酶的分泌,降低腸胃的消化能力,影響肝臟功能。
1.3 著色劑超標
在膨化食品生產過程中,由于天然植物原料容易褪色或變色,影響產品外觀[3]。為了提高商品價值,一些低成本的人工合成色素被濫用于產品中;為了追求色澤,廠家在產品表面噴灑一定量的粉末狀調味料,而這些調味料往往含有人工著色劑,易導致產品質量出現問題。長期攝入人工合成色素,會出現腹痛等癥狀,兒童易出現過激行為,影響智力發育。
1.4 膨松劑超標
在油炸型膨化食品的生產工藝中,發酵粉(膨松劑)的加入是不可避免的。膨松劑在食品生產加熱過程中受熱分解產生氣體,使面坯起發,形成致密多孔組織,使產品產生松脆的口感。雖然無鋁膨松劑已被研發出來,但含鋁膨松劑比無鋁膨松劑成本低,效果好,被生產企業廣泛使用[4]。過度使用膨松劑是導致膨化食品鋁超標的主要原因。長期攝入鋁會損傷大腦,造成癡呆,也會導致兒童發育遲緩。
1.5 重金屬超標
鉛是最常見的重金屬污染物之一。膨化食品中鉛超標可能是原料谷物或果蔬在種植過程中富集環境中的鉛元素,或輔料帶入,也可能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工設備、容器和包裝材料中的鉛遷移帶入。膨化食品在生產中會使用蝦粉、魚松等水產品進行調味,增加了重金屬鉛的污染風險[5]。長期食用鉛超標的膨化食品會嚴重傷害大腦和神經系統,導致兒童智力發育障礙和行為異常。
1.6 酸價、過氧化值超標
膨化食品大多數經過油炸工藝,油炸用油的質量直接影響成品的質量。有些企業法律意識淡薄,為了降低油炸用油成本,使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用油或反復使用油炸用油來進行生產,不合格的油炸用油會導致產品的酸價和過氧化值超標。酸價、過氧化值超標的膨化食品會產生哈喇味,口感差,影響食用。長期食用會導致腸胃不適,出現腹瀉癥狀,嚴重時會影響肝臟的代謝功能。
1.7 微生物超標
膨化食品中微生物超標說明產品已受到外界污染,會加速食品變質。食用變質產品會引起食物中毒,出現腹瀉等癥狀,嚴重時會威脅生命。某些生產企業不遵循相關標準和生產規范的要求,疏于對車間衛生的管理,產品包裝或保存環節沒有采取有效的清潔或消毒措施以及運輸環節沒有充分管控,導致產品受到污染且微生物超標。為了提升膨化食品的口感,產品表面往往噴灑固體調味料,這些固體調味料在運輸和保存過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從而導致產品微生物污染。
2 解決策略
2.1 生產企業加強自律
通過對大量抽檢監測數據分析可知,膨化食品主要存在食品添加劑、重金屬以及微生物超標等問題,要求各生產企業應增強法律意識,加強標準知識學習,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GB 17401—2014)等食品安全標準進行生產,對原輔材料驗收環節重點關注,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保證原料和成品在儲存、加工過程中無交叉污染,符合相應的衛生規范。
2.2 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監管
由于新型膨化食品不斷上市,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工廠生產和市場流通的膨化食品的抽查力度,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改進檢測項目,規范檢測方法。建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完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制度,使膨化食品的生產和銷售環節公開化、透明化,讓消費者全方位了解食品生產及銷售流程,加大食品安全違規處罰力度,降低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率,確保食品安全。
2.3 相關部門應加強宣傳
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現代媒體宣傳技術,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知識,使消費者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消費者在新聞媒體的積極宣傳和正確引導下,有效學習食品安全知識,避免盲目消費,理性選擇產品,創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大環境。
3 結語
由于膨化食品行業發展迅速,原料的來源廣泛,加工工藝的不斷改進與創新,膨化食品的食品安全問題備受人們的關注。通過生產者、監管者、消費者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將食品安全放于首位,營造良好的大市場環境,促進膨化食品市場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郝苗,戴學東,金黎明.我國膨化食品質量狀況及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J].山東化工,2016,45(17):173-174.
[2]李瑞華.淺析膨化食品的安全性與營養性[J].河南科技,2013(8):189-190.
[3]劉福勝,劉毅.膨化食品的安全性問題[J].食品科技,2006(7):143-146.
[4]李穎怡,孔令梁,林長欽.膨化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因素探討[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2(4):83-86.
[5]霍曉敏,郝苗.我國膨化食品行業質量安全問題分析及發展趨勢[J].食品工業科技,2011,32(9):43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