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方 周蕾
一、課題設計意圖
1.引導幼兒嘗試用夸張手法和多種材料生動表現人物的形象特征。
2.幼兒充分體驗創作活動的自由與快樂,同時表達對老師的深刻情意。
二、需要準備
1.基礎材料:水粉顏料、水粉筆、水桶、抹布等。
2.多元材料:不同紙材(沙皮紙、素描紙、卡紙)、不同畫筆(炭筆、色粉筆、記號筆)。
三、感知與體驗
1.想一想:活動開始,請幼兒說說自己認為最可愛的老師是誰,為什么?這位老師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看一看:引導幼兒觀察這位老師平時喜歡穿什么樣的服裝、發型是什么樣的,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
3.說一說:創作前請幼兒說說老師是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愛好。當幼兒完成作品后,請同伴互相欣賞作品,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老師及這位老師的特點。也可以請同伴來猜自己畫的是哪位老師。
四、互動與引導
1.師幼談話,導入課題。
由“我的老師最可愛”話題導入,通過回顧、交流,孩子們分享對某一位老師的描述和感受。可以借助照片,讓幼兒簡單描述一下老師的形象特征及性格特點。
2.討論畫法,并鼓勵幼兒自主創作。
引導幼兒討論打算怎樣來表現“最可愛的、最喜歡的老師”,例如:用符合老師性格的顏色表現(色彩搭配);用體現老師愛好的輔助物品表現(裝飾搭配)。
3.作品欣賞,同伴互評
(1)猜猜這位老師是誰?在人物造型上有哪些變化?
(2)為什么用這些色彩?表達了怎樣的感受?
五、教學建議
1.提醒幼兒考慮畫面布局。提醒幼兒關注老師的日常行為特點與生活細節。
2.鼓勵幼兒運用“色彩情緒”表達對老師的情感。
六、課程延伸
1.將幼兒作品裝裱,舉辦一次展覽,在教師節展示。
2.拓展其他表現方法,如借助泥工、剪紙、拍照等方式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