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一年前的8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云水庫的鄉親們回信,字里行間飽含著對守山護水人的親切關懷。
60多年前,新中國在大力恢復和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拉開了氣壯山河的大規模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的序幕。密云水庫正是誕生在這一歷史階段。20萬軍民夜以繼日奮戰在建設一線,一年攔洪,兩年建庫,一座水庫,化害為利。
60多年間,隨著首都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首都生態涵養區等功能定位的不斷確立,如何在保水中求發展、富百姓,成為擺在密云人民面前最重要的課題。
“把保水保生態作為頭等大事,這是密云生態文明的覺醒。”密云區委書記潘臨珠說,生態保護與產業富民并不沖突,生態優勢本身就是發展優勢,但這條“雙贏”之路并不容易,“經過幾代人的艱難求索,終于找到了如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路徑。”
密云人發揮“好山好水的優勢,日子越過越紅火”的生動實踐,也成為京華大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樣本和縮影。
登上66米高的密云水庫白河主壩,眼望著碧波蕩漾的一汪凈水,總庫容達43.75億立方米、最大水面面積188平方公里的密云水庫占據了密云區十分之一的面積。
這一泓凈水的60多年,映照的是生態中國的建設之路,破解的是保護與發展的世界性難題。
密云人曾經無奈、貧困、焦慮。修建密云水庫占用耕地28萬畝,導致農業實力銳減;因為水庫功能轉變,密云的水源保護區和生態紅線面積居北京市首位,工業和旅游業的發展也受到制約。
1986年至2004年,密云縣委縣政府堅持“要保首都喝凈水,密云人民要富裕”的指導思想,提出并實施了新世紀首都水源區發展戰略。2005年至2012年,密云被確定為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縣委提出“在保水中求發展、在發展中保水”,實施了生態涵養發展區工作方略,初步構建起生態經濟體系。2008年,密云被國家環保部授予國家生態縣稱號,成為全國第二個、北方第一個國家生態縣,生態優勢逐漸凸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密云更堅定了發展方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潘臨珠說,密云不僅在保護綠水青山上走在了全國前列,建立了大型水源地綜合保護治理體系,而且在“兩山”轉化上創新實踐,通過大力發展旅游業、蜂產業等綠色產業,借助懷柔科學城東擴的發展契機,推動前沿科技成果就地產業化,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等生態經濟優勢的效率不斷提升。
如今的密云,已經成為北京生態最好、環境最優的地區:全區林木綠化率達到75.3%,森林覆蓋率達68.16%,細顆粒物年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密云水庫及流域內主要河流水質始終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以上,水體密度、濕潤指數、空氣質量保持全市前列,森林蓄積量、濕地面積全市最大,生態服務價值全市最高。
1961年至2020年,密云水庫累計向下游供水393.13億立方米,其中向北京供水287.4億立方米,也就是說“京城三杯水中,至少一杯來自密云”。
今夏豐沛的雨水讓密云水庫創下22年來的歷史新高:蓄水量達27億立方米,水庫水位149.81米。僅7月11日至14日,降雨就為密云水庫帶來了1.5億方的“進賬”,相當于“暢飲”了75個昆明湖。
伴隨著“水家底”越來越厚實,密云實行了最嚴格的水源保護制度,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這盆水。
“現在密云水庫如果出現問題,追我們一家的責任就得了。”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黨組書記、大隊長宇興評回憶說,過去是環保局、農業局、水務局、城管局、國土資源局等在密云水庫各執各法,沒有形成一個整體的執法工作計劃,分散了很大精力。2018年,密云在全國率先形成區域性綜合執法,將涉及污水、垃圾、私搭亂建、涉水偷魚釣魚等131項執法權集中,變“九龍治水”為“一龍護水”。與此同時,水庫一級保護區被劃分為160個網格,2150名“保水網格員”24小時巡邏。
在密云水庫周邊,科技保水力量也在加強,394個高清攝像頭已經實現對庫區的監控全覆蓋。平靜的水面上,一艘橙黃色的小船劃破水面,船上空無一人,一個攝像頭高舉,不時轉動角度,緊盯水面周邊的密林。再加上環水庫公路邊建起的308公里護欄,密云水庫“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保水工作體系正逐步形成。
保水,要有系統思維。密云水庫流域串起的是北京市密云區、懷柔區、延慶區和河北省張家口市、承德市。早在2007年,北京河北兩地就簽訂合作備忘錄,正式實施“稻改旱”。密云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蘭天介紹說,2020年,《京冀密云水庫水源保護共同行動方案》正式實施,對密云水庫水源保護再升級。
好水,是密云最具價值的生態資源。2018年11月,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簽署《密云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2018年至2020年,中央財政和北京市、河北省共安排21億元,用于密云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生態保護補償。今年6月5日,《北京市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條例》正式實施,為密云在內的生態涵養區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提供了更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全域護水,密云放棄了諸多產業機會:陸續關閉鉻礦、小型鐵礦、制革、造紙、有色金屬冶煉等200多家工業企業,水庫周邊企業全部遷出;庫區全面退出網箱養魚,17個鄉鎮禁止放牧……老百姓的問題很樸實,就提一句話:“不讓我種地、養魚,讓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