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超群
摘 要: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新課改工作的深入推進,初中歷史教學工作有效融合了更多的教學元素,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利用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感受眾多的歷史知識,體會到歷史學科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更好地推進初中歷史教學的發展。因此,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程教學;多媒體技術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利用聲音、圖像等多媒體技術不但可以向學生傳遞更多的歷史知識,還可以將原本復雜的歷史事件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直觀形象的展現,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相關知識的關聯性,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不斷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真正有效推進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發展。
一、利用視頻展現過去的歷史信息
學習歷史知識,能使學生以史為鑒,更好地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過去性是歷史學科的一個重要特性,學習中需要對古人所遺留下來的一些歷史資料或信息進行學習,歷史文物、歷史遺址以及文字等相關信息都是屬于歷史材料的一部分。但在傳統的歷史課程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學生無法看到半坡遺址、敦煌莫高窟等歷史信息,也不能加深學生對相關歷史知識的印象[1]。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其提前錄制成相應的視頻,并配上相應的文字和圖片進行解釋,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歷史知識,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影視資料展現具體的歷史知識
歷史知識具有一定的具體性特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現知識點,并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保證學生可以牢牢地掌握相關知識[2]。比如,在“戰略大決戰”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該內容中涉及了大量的人物、時間、路線、戰略等信息,傳統的口述教學無法有效融合相關信息,而在多媒體技術背景下,教師就可以在課件中插入三大戰役的相關電影片段,以此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區分三大戰役的不同時間、地點以及相關的領導人物。
三、利用歷史圖片進行歷史知識拓展
歷史是人文學科,歷史知識具有多樣性,教師在實際課程教學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其他的領域和學科。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在課堂教學中對相關知識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幫助學生在掌握本學科知識的同時,擴大知識面[3]。比如,在“秦統一中國”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給學生介紹兵馬俑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跡的同時,通過展示自己在旅游過程中拍攝的相關照片幫助學生加深印象,以此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對國家以及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榮譽感,從而更好地推進初中歷史課程教學的發展。
四、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歷史知識因果性
歷史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歷史知識和歷史現象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這也決定了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4]。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我們可以發現眾多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因果關系,那么,多媒體技術在歷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歷史知識中的規律。比如,在“元朝的統治”這一課中介紹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也講述了對琉璃的管轄,而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琉璃就是今天的臺灣。再通過聯想《三國鼎立》和《隋朝的統一與滅亡》課程,就可以了解到在這三個不同的時間段,臺灣都有不同的稱呼,有效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
五、結語
總而言之,從初中歷史學科的特性出發,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歷史課堂教學和多媒體技術的結合,是未來課程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端正對多媒體教學的態度,在實際課程教學中堅持實現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的有效結合,堅持做到為歷史課程教學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初中歷史課程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廣繁.淺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利與弊[J].新課程·下旬,2019(7):151.
[2]楊萍.試論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J].新課程·中旬,2018(9):92.
[3]王明露.淺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教學的運用探究[J].人文之友,2018(7).185.
[4]張文瑾.芻議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數碼設計(下),2018(7):295.
注:本文系甘肅省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三五”2020年規劃課題“多媒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2020]PLG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