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霞
有件事情令我印象深刻:每年的實習生“貌似”比很多正式教職工更受歡迎。我不禁思考:為什么工作經驗更加豐富、教學技能更加嫻熟的我們,卻越來越不受學生歡迎了呢?學習了美國教育家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這本書后,我從中找到了答案, 和善而堅定是這本書的核心。我努力將書中的理論與教學生涯中的“小事件”聯系在一起,反思自己。
案例 1
“老師,王同學和李同學沒交作業。”課代表說。“已經連著兩次沒交作業了,去把他們倆叫過來!”我的眉頭已經皺成一團。
“怎么又是你倆,上次都沒交,去辦公室寫完再回來!”他倆剛站穩,我就噼里啪啦地說完了。這倆人看著怒火沖心的我,欲言又止,“乖乖地”照做。
這個場景是常見的、典型的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較量,看似老師“贏了”,學生“輸了”,真的是這樣嗎?
接下來,我能感覺到到這兩位學生上課無精打采,作業明顯在敷衍,我知道他們在對抗,但我認為我是對的,作業不交就要懲罰嘛!不聽我的怎么提高成績?也許等他們成績提高,就懂我的良苦用心了。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他倆的成績反而下降了。
在這場師生較量中,我們都是輸家。現在回想起來很愧疚那些曾經被我簡單粗暴對待的學生,同時也很慶幸及時撥開迷霧, 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此后,我時時記著“贏得學生”的四個步驟:1. 學會傾聽并及時表達對學生感受的理解。2. 對學生表達同情,而不是寬恕。3. 告訴學生你的真實體驗。4. 讓學生關注于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糾結于過去。
案例 2
這學期,有位張同學與上述兩位同學情況類似,作業應付, 上課愛走神。這次我試著將“四個步驟”應用到他身上。
我以幫我送教具為由讓他來辦公室,“不經意”地問:“最近作業多不多?”他似乎沒想到我會問他這個問題,歪著頭認真地想了一下:“還可以吧,不算多。”
“最近生物學習難不難?作業吃力嗎?”“還行吧,不算難。”說完他似乎想起了最近作業寫得不好,拘謹地笑著補充:“但有時候挺難的,時間也緊。”
“我知道人生中,高中這三年最辛苦,每天起早貪黑地學習, 的確很累。回想我的高中生活,有的時候作業的確寫不完。”我笑著看著他。“你是咱們班比較聰明的,上課講的新知識一點就通, 有幾次作業的正確率很高啊!”
“老師,你還記著我的作業呢。”拘謹的笑容已經被驕傲的笑容代替,我乘勝追擊。“哎,就是有兩個小不足,一個是上課的, 一個是課后的,你知道嗎?”
他想了想:“上課我不知不覺就跑神,我知道這幾次作業寫得不好,老師你放心,我以后先寫生物作業!”“要不這樣,我看到你跑神了就提問你,如果回答不上來,就站著聽課,行不?”
他想了一下,點點頭。“作業你合理安排時間,每一科都重要。作業認真寫,實在寫不完就用鉛筆寫上:實在寫不完,我就明白啦。”
“行,您要這么說,我保證作業每道題都自己做。”“如果完成不好,我會當著全班的面批評你,你可不要怨我啊。”
“老師放心!”“好的,快上課了,回班吧。”
其實,在這短短的 4 分鐘里,我也是忐忑的,還好,初戰告捷。接下來,他上課跑神的次數越來越少,作業再沒讓我操過心, 生物成績穩居班級前列。
實習生更愿意傾聽,更能理解學生的心聲,學生感到被尊重、被包容,所以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起良好的師生感情。
當學生覺得你真正理解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受到鼓勵,并從中汲取力量。一旦他們覺得你是足夠理解他們的,他們就會更愿意聽取你的觀點,并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真正的教育是靈魂的教育。”教師要真正對學生的心靈進行溝通、引導和改善,這需要用愛心來培育智慧,當這種智慧達到極致時,就會變成嵌入基因的甜蜜,綿延不斷,芬芳持久,那是一種獨特的、緊緊裹住我們心靈的“幸福”。
案例 3
晚上到教室坐班,想著一天都沒坐人了,我得擦擦桌子和凳子,剛拿出紙,一個女生就拿了濕巾盒過來,“老師,那擦不干凈,用我的。”然后快速抽出濕巾并遞給我,那遞過來的是紙嗎? 我怎么分明感覺到一股暖流?
下課回家的路上,一個女生快速跑過來,挽著我的胳膊,“老師,我想問你點兒事,我可糾結。”“糾結啥呀?”“就是外面輔導機構有個課,我不知道該不該出去上,我媽媽和我都很想聽聽您的意見。”……感謝信任,感謝你挽著我的胳膊和我共走的那一段路。互道晚安后,我的心里甜甜的,孩子,你不知道我有多喜歡你,因為你,我感到了被信任的幸福。
剛到教室,就看到我的桌子上放有零食,然后一個靦腆的男孩快速跑過來:“老師,這是我媽媽回老家帶的特產,我媽想請你嘗嘗。”謝謝孩子們,你們到底施了什么法術,讓你們的媽媽也喜歡我。
……
孩子們啊,我接手這個班才剛剛幾個月的時間,你們就這樣信任我,對我這么好,我好開心。
很多時候,我就在心里暗暗地對自已說:做為教師,我是幸福的!
靈魂的教育需要我們的愛心,冰心老師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有了愛,就有了教育的先機”,但是,我想光有愛,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有讓愛持久的能力: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蘊,精湛的教學技能,這樣才能緊緊地吸引住學生。當我在課堂上把深奧難懂的知識講得深入淺出,把枯燥乏味的內容講得趣味橫生,當我把科學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時,那種精神上的快樂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的,那些時刻,我更是幸福的。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開啟孩子們的心靈,雕琢他們的靈魂,就必須用愛心與智慧來發展學生的能力,完善他們的人格,能夠使每一個從自已手里培養出來的人快樂地度過一生。這樣,也就成就了教師幸福的職業人生。
(洛陽市第八中學,河南 洛陽 4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