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承勇
在2020年初,由新的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的爆發給學校教師等管理人員帶來了這些新的困和挑戰。為應對許多新挑戰,在疫情爆發后,需要在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確保教師和學生的安全和健康,以保護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成熟,這具備了極為關鍵的價值和意義。目前,學校教師的管理一般只有以前的日常管理制度,缺乏專門研究系統功能的流感疫情日常管理制度。據初步了解,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學校僅在新冠病毒疫情報告中建立了該系統,并實施了學校學生應急預案的內容,學校的預防和控制能力應該認真提高。實際上,僅這兩個系統還遠遠不夠。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疫情流行給學校學生的日常管理帶來的新挑戰,了解如何應對這些困難以及挑戰,然后完善并最終總結出學校必備的疫情管理模型系統。
一、全面梳理學校面臨的疫情挑戰并認真做好應對工作
(一)應對疫情對以往學校管理的基礎和學校常規管理的挑戰
疫情時期,學校面臨著對以往管理基礎檢驗、對突發事件應變與處置能力的挑戰;在學校常規管理方面,學校面臨著管理內容和管理要求等方面挑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后,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全國各級各類學校高度重視,迅速做出了反應,及時出臺了各種得力的管控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說明學校管理有較好的管理基礎和良好的應變處置能力。由于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的管理不同于平常的一般管理,對這種管理應更堅決、更全面、更精準、更嚴格。此次疫情人命關天,各項措施的落實來不得絲毫懈怠。這次疫情防控涉及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防控的全過程,涉及到開學前、上下學途中、入校前、公共區域、公務來訪、食堂進餐、學生宿舍如何防控,以及健康宣傳教育如何實施等各個方面。對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方面的具體細節,絕不可掉以輕心。對在整個防控過程中不顧大局、不按學校規定行事的現象,要進行嚴肅處理。例如,為了保障學生安全,各學校根據教育部的要求,都做出了延遲開學的決定,并要求學生不得私自提前返校。有的高校對私自提前返校的學生予以警告處分,就體現了這次防控工作的嚴肅性。
(二)應對疫情發展制定相關應急預案的挑戰
在學校管理中,一般都有對突發事件制定的應急預案,然而這種預案只是處理突發事件的一般預案,而不是針對某個特殊疫情的應急預案。在這次疫情的防控中,學校要在一般應急預案的基礎上,針對這次疫情的新情況制定應急預案。從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在平時一般預案的基礎上根據疫情的發展制定了相關應急預案。各個學校都應該在這次疫情中,從工作目標、組織領導機構、工作要求、工作分工、處置流程等幾個方面做好應急預案的制定和修訂工作。
(三)應做好應對疫情對傳統教學管理的挑戰
為有效控制當前的疫情,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延遲開學,并要求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教師通過網絡來授課。這種全部以網絡教學的形式,相對于以往學校的課堂教學出現了一些新的管理問題。根據目前了解的情況,各地都對通過線上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對教育行政部門來說,主要應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搭建和分配好教學平臺;二是從總體上制定新的教學要求;三是要組織好教師資源及安排好課程計劃;四是要預先組織試點運行;五是做好組織實施和保障措施。對于每一所學校來說,要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動員學校教師做好線上教學工作。中小學還要家長積極配合,幫助孩子做好線上學習的準備。學校要具體幫助教師選擇好線上教學平臺,提出教學的具體要求并做好技術服務保障等工作。對于每一個教師來說,要選擇好適合自己的教學平臺,安排好課程進度,做好課件,要求學生積極配合,探索線上的有效教學方法,提高線上教學的成效。
(四)開學后,學校應對防控疫情發生和蔓延的挑戰
首先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國家及各省有關各類學校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指南開展疫情防控。為防控疫情的發生和蔓延,學校要適當延遲開學,采取線上教學的形式進行授課。師生返校,學校要認真做好開學前的防控準備工作,上下學途中的防控工作,進校前的防控工作,公共區域的防控工作,公務來訪的防控工作,食堂進餐的防控工作,學生宿舍的防控工作以及健康宣傳教育的實施工作等。要特別注意做到:如有從疫情高發地區返校的師生,要在返校后隔離14天,師生要正確佩帶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一日兩次測量體溫,學校應盡量避免組織大型的集體活動等。
二、建立系統的學校疫情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新的學校應急預案的制度。一般來說學校都有應急預案,然而每次疫情發生后,學校不能原封不動地用原來的預案來應對新出現的疫情。學校一定要在應急工作的領導與組織、工作內容與要求等方面進行重新修訂,以適應新疫情管理工作的需要。二是制定線上教學的管理制度。要對學校如何按照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做好線上教學工作,對學校、對教師如何做好線上教學工作,以及對家長如何配合學校做好線上教學工作做出規定。三是建立學校開學前疫情防控制度,主要對開學前疫情防控的各種準備工作做出規定。四是建立學校開學后疫情防控制度,對師生中出現可疑癥狀的報告和處理,快速采集學生信息的分析處理,設置疫情專職管理人員的職責,以及開學后對學校管理人員如何辦公等做出規定。五是制定疫情與學校常規管理如何銜接和協調的制度。對疫情期間,學校常規管理如何根據疫情發展對管理內容和管理要求做出規定。六是建立對學生生命安全及健康成長的評價制度,主要是對學校保證學生生命安全及健康成長的目標和重要指標做出規定。其次學校應快速采集學生動態信息,并進行相應的分析和處理。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學校要建立健全疫情報告制度。主要內容包括:學校應成立傳染病防治領導組織,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網絡,積極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學校教師、學生均為義務報告人,發現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時限內,向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6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爆發、流行時,責任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學校和當地疾病預防機構報告疫情;學校要建立“晨檢”制度,查明學生請假的原因,以盡早發現和排除學生的發病情況;學校要加強衛生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要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得隱瞞、緩報和謊報。最后,堅持固定時間的檢測制度。由班主任對學生的健康狀況、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情況進行監測,如發現疑似癥狀者,按以下程序報告處理:立即向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匯報;將疑似病人送至隔離室;通知學生家長,將疑似病人送至指定醫院就診,了解診斷結果;對病人到過的地方進行消毒;對密切接觸人員進行隔離觀察;堅持開窗通風制度;堅持定時消毒制度;傳染病人治療期間一律不得來校,治愈后出具醫院證明經學校同意后方可入校。
結語
總而言之,學校在后疫情背景下的應急管理系統是建立學校流行病管理基本或必要條件的系統。除了建立系統外,它還以此為基礎實現學校對于傳染病的流行病管理。這些特定的內容和系統是根據這種內部精神邏輯來執行的。對于學校教師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學課程的工作。首先,在線教學課程管理模式系統應遵循基本管理系統。其次,在管理模式體系上,主要是進駐人員管理制度,因為疫情爆發后,進駐人員將直接面對學校的疫情,之后是實施放學前和放學后的防疫管理。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保證學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礎。日益發展的總體評估體系是一種檢驗學校傳染病管理模型系統有效性的系統。該系統用于學校流行病管理模式的最終目標或立足點。
(作者單位:河南省洛陽市東升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