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明
摘要: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了人們的生活,也攪亂了學校的正常開學秩序。在特殊時期,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通知,要求學校和教師借助信息技術開展“線上教學”,以支持學生學習。與此同時,學生們也開啟“線上學習”的活動。本文結合特殊時期形勢下中學生線上學習態度的實際情況,對此做了一系列思考,闡述了中學生線上學習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以及在線上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據此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學生;線上學習;態度
在特殊時期期間,全國各地紛紛借助網絡開展“在線教學”活動,保障“停課不停學”,同時也是“互聯網+教育”新模式的實踐探索。“停課不停學”的在線教育迅速走進學校和家庭。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有效的溝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特殊時期條件下不能按時開學的遺憾,但在短時間內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中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如何,學習態度是怎樣的?如何引導中學生利用在線學習,提高學習效果?這是當前“互聯網+教育”新模式下需要解決的重要難題。
一、問題現狀與分析
(一)相關概念界定
1.線上學習的定義
什么是線上學習呢?作為一個新出現的熱點名詞,目前學界沒有統一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對線上學習概念的界定是不一樣的。學者張敏認為,“線上學習是以網絡和平臺為介質,整合優質資源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活動。”[1]學者王利鋼認為,“線上學習是指在由通訊技術、微電腦技術、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所構成的電子環境中進行的學習,是基于技術的學習。”[2]筆者認為,線上學習并不是簡單的通過網絡平臺來實現學生單方面接受學習內容的一種學習形式,而是更多的著眼于互動,而線上學習更是擺脫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地域和思維限制的一種全新的互動學習模式。因此,線上學習應該是在一定教育教學、個人學習理論和思想指導下,應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通過媒體等多向互動媒介來進行信息的收集、傳輸、處理、共享、互動,從而實現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模式。
2.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是指學習者對學習產生的較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為傾向,以及學習者大腦內部反應的準備狀態。學生的學習態度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待學習的注意狀況、情緒狀況和意志狀態等方面。學生的學習態度,具體又可以分為對待課程學習的態度、對待學習材料的態度以及對待教師、學校的態度等。
(二)問題的現實背景
1.特殊時期下無法實行線下學習的實際
在這個特殊時期,學生不能到校進行集中化的線下學習,這無疑極大地影響了中學生的學習。但是,另一方面來說,特殊時期的學習現狀也產生了新的學習模式——線上學習。本著“停課不停學”的教育方針,線上學習成了中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這是對特殊時期不能組織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補足與補充,極大地填補了學生在特殊時期不能學習的空缺。
2.線上學習新模式的探索
學生和教師不能出門,這給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帶來了不少麻煩,也產生了對新的學習模式的探索。線上教學通過互聯網來進行教學,拋棄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地域限制,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解放”,同時也帶來了弊端。新的學習模式給學生和教師都帶來了挑戰,在線上學習開始實施一段時間后,有許多家長、學生和老師表現出“不適應”。一部分學生認為線上學習就等于看視頻、一些家長一同陪著孩子學習,產生了抱怨心理。而部分教師則認為線上學習就是突破了線下學習的地域限制,其他沒什么變化。產生這種認識的根源就是對線上學習的含義有誤解。線上學習不同于傳統的在校學習,它更關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自控力,更注重豐富學生情感與錘煉學生意志品質,更強調學生養成自動自覺的學習習慣、品味學習樂趣和魅力。線上學習,也是達成目標的一種媒介。
3.傳統線下學習模式亟待改革
對學生而言,線上教學是在沒有教師連續關注,學生也沒有同伴可直接參照的情況下獨立開展的一種方式。這種自我導向的學習,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學生的學習態度直接影響教師線上教學實施效果。與線上學習相比,傳統的線下學習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線下學習是在集中場合進行,而線上學習沒有地域限制,是可以在任何地域、場合進行的學習。其次,線下學習的學習內容主要來自于教師的傳授,而線上學習擺脫了內容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互聯網這個平臺的資源優勢進行學習。最后,線下學習對碎片化的時間管理不夠充分,學生并不能夠有效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學習,而這正是線上學習的優勢。因此,傳統的線下學習模式在突發的疫情下顯得捉襟見肘,由線下學習向線上學習的過渡改革已箭在弦上。
二、研究過程與結論
(一)特殊時期中學生線上學習態度現狀調查分析
問卷調查利用“問卷星”網絡平臺所提供的各項功能,對所回收的100多份問卷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得出,大部分同學都是通過手機客戶端以教師直播的方式進行線上學習,并且學習時間在六個小時以上的占接近一半。對于線上學習內容的調查,發現主要是上各學科教師的課,并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調查學生們是否按時參加線上學習時,發現有部分學生存在電腦掛機、逃課的現象,對線上學習表現的情緒是既沒有太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分析線上學習的優缺點,多數人贊成的優點是可以隨時隨地上課,限制較少,缺點是長時間盯著屏幕,對眼睛不好。在比較線上線下學習效果時,大部分贊成線下學習效果較好。關于線上學習的改進方面,大部分同學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教師采取適合線上教學的方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加大對學生的監督力度,教學安排做適度的調整,教師要做到課后跟蹤。同時建議網絡平臺做到規范化,網絡速度的支持給力。調查發現,學生對線上學習的優缺點和學習效果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對線上學習的效果基本滿意,但是總體還是認為線下的效果更好。
(二)開展線上學習活動產生的問題
1.中學生線上學習沒有經驗可循
學校為了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要求,臨時組織了線上學習的學習模式,為了這樣一個應急學習模式,教師需要克服線上教學帶來的不適應,指導學生在家進行線上學習。對此,教師是缺乏線上教學的組織經驗,學生是缺乏線上學習的學習經驗的,這導致很多教師并不能良好地運用教學手段來指導教學實踐。一些學校在面對這樣地困境時更多的是將線下課堂直接“照搬”到線上課堂來,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態度。
2.中學生在線上學習時缺乏互動
在原本的傳統線下學習活動中,課堂上學生可以和教師進行面對面的語言交流,在課后學生可以方便地和同學進行學習經驗和情緒的交換,對于學習中的問題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不容易產生茫然和焦慮的感覺,并且可以及時產生教學反饋,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教學。線上學習卻使得老師和學生、學生之間的間隔被放大,深入溝通交流需要通過網絡這個平臺來間接完成,再加上教師、學生們對網絡交流的陌生、缺乏經驗,致使教師指導的學生線上學習呈現出互動較少的狀態,對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的形成產生了阻礙。
3.中學生缺少對線上學習的深度關注
傳統線下學習過程中,學生極少關注深度學習就已經成為了常態。在教師的監督和學校的集中管理之下,并不能做到關注深度學習,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臨時實施的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深度學習的關注就更是少的可憐。加之教師指導學生線上學習的側重點是放在傳授知識上,導致很多教師只是簡單地把課堂教學的內容以講授視頻、電子作業等形式發放給學生觀看,沒有做到帶領學生深入學習,很多學生的線上學習,只是停留在粗淺學習的層面,并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多的學生缺乏自律能力,自控能力差,學習態度比較消極,而教師卻不能夠在線上學習的過程中施加干預。
(三)中學生線上學習可行性探討
中小學開啟了“停課不停學”的學習模式,政府部門、專業機構、學校教師等通過線上提供的學習資源來組織管理教學,而學生則在家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網絡平臺進行線上學習。與傳統的在校集中組織課堂教學的線下學習相比,這種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有很大不同,同時也具有很強的挑戰性。首先,對于老師而言,線上教學是一個全新的教學方式,大部分教師也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授課方式,線上教學的基本特征、如何組織、硬件設施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對于中學生而言,這種前所未有的學習模式有很大的新鮮感和吸引力,但并不能形成長期的學習動力。此外,對學校而言,線上教學是一個全新的學習模式領域,在此之前并沒有過多的接觸與了解,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沒有現成的教學模式可用。因此,教師對組織學生進行線上學習面臨巨大困難,有必要對中學生線上學習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總結。
三、對策與建議
(一)中學生學習態度對線上學習的影響
本文主要通過問卷調查來了解特殊時期下線上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現狀,以此調查研究線上學習的可行性和常態化探究。數據表明,相比于線下學習,線上學習受學生學習態度影響更為突出。線下學習過程中學生尚且不能避開情緒化的學習態度,線上學習更是難以管控學習態度。主要是線上學習比之線下學習具有更高度的學習自由,因而帶來了很多便利和個性,同時也帶了很多不可控因素,這些不可控的因素都直接影響了中學生的學習態度。比如,與學習無關的事物往往對中學生有著更大的吸引力,與之相反的是,與學習有關的事物往往比較枯燥,加之缺乏學校系統的管理、教師持續的監督,學生往往缺乏自制能力,從而難以控制自己對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態度也就變得散漫,線上學習的效果也就不太明顯。
(二)中學生線上學習的常態化展望
特殊時期間,中學生線上學習模式開始走進教育者的視野,那么中學生線上學習的常態化設想和展望也就成了目前學習模式改革的重點。具體表現為優化學生線上學習的策略來改善中學生的線上學習態度,從而提升學習效果。對此,筆者認為,首先,在此次線上學習過程中,中學生的學習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多則多矣,也呈現一片混亂,當務之急是幫助學生整合各種各樣的資源,讓紛繁復雜的各類資源經過教師的梳理和區分,恰到好處地應用到中學生學習過程中去,讓中學生不至于看到各類資源產生混亂和畏懼感,從而減少消極的學習態度和情緒,促進學生進行深入的線上學習。其次,在線上學習過程中,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學習過程也暴露出許多問題。許多教師并不能很好地適應線上教學模式,致使機械地復刻線下教學模式,而不能靈活地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應對不同的學習。線上學習應當是在線下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改變和延伸,提供和培養學生獨立選擇的能力,引導其進行恰當地選擇。線下學習過程中應當減少教師的直接講授,更多的是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為主。線上學習應當是利用其方便溝通互動的特性來幫助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加強學習反饋從而構建良好的學習態度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此外,由于線上學習本身的特性,學習評價工具的缺失影響了線上學習的質量,這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同時也需要多元參與共同協商建設線上學習評價模式。最后,疫情總有結束的那一天,學生終歸是要回歸傳統的線下學習的,因此需要做好線上線下學習的銜接,同時,此次線上學習經歷值得反思,線上學習的常態化以及構建線上線下學習整合的新的學習模式,筆者認為,這是新時代學習方式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通過本次對特殊時期下中學生線上學習態度調查的分析與研究,可以預見,未來的教育是線下教學和線下學習、線上教學和線上學習相互借鑒與促進的混合模式,可以在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之間找到兩者的平衡點,從而給中學生很好的學習體驗感,提高中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敏.線上學習的內涵、困境與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0(17):22-24.
[2]王利鋼.在線學習平臺的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D].南京 郵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3]朱明軍.基于線上教學的高中生深度學習實踐研究[J].名師在線,2020(24):22-24.
[4]朱慧穎.聚焦線上教學問題 探尋因材施教策略——寶雞市中學生線上學習情況調查報告[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0(05):24-26.
[5]張敏.線上學習的內涵、困境與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0(17):22-24.
揚州大學 江蘇 揚州 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