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延伴
摘要:縱觀我國幼兒園內部、教育工作實際開展的情況可以了解到,一直以來,由于受到了傳統理念的影響,很多幼兒園中教師對于幼兒的教育工作,都停留在以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學習為主的開展方式中。這樣的情況導致很多幼兒在進入小學校園后自理能力不足,學習能力欠缺,各方面的素質都無法達到標準要求,嚴重影響了幼兒的進步。鑒于此,本文在《3-6 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的指導下,通過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這五個領域的教學活動開展情況,積極探索幼兒園綜合素質培養策略,以期幼兒在一個全新的狀態下,得到健康的成長和進步。
關鍵詞:五大領域背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策略
由教育部發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首次提出了五大重點領域,主要涉及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這些都是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目標和要求,但這五個方面都是相關的。
一、五大領域背景下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策略
1、培養健康品質
據調查顯示,孩子們只有擁有健康的心態,才能保證其他四大領域活動開展能夠順利進行并對孩子們產生積極的作用。對于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由于年齡小,很多教材中受到限制,如果僅僅通過用語言來講釋,很難讓他們充分掌握,但是如果能有效的將信息技術引入其中,就能夠促進他們理解受教,并從中獲得人生啟示,就實現了優化活動效率的目的。現階段有很多幼兒園,為了能夠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尤其是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孩子們在用餐之前,會對今天的菜譜和進餐要求,進行自主的分享,而分享的內容則是通過信息化的手段進行展示。
2、語言分層引導
幼兒語言教學過程當中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進行分層學習,因材施教。每個幼兒學生的家庭教育、信息接受能力以及基礎知識的掌握是有區別的,因此教師應該在語言教學當中進行分組訓練,信息接受能力強、基礎知識掌握扎實的學生分在一組,學習能力欠缺、接受度差的學生分為一組,然后教師在學生們進行相關語言學習時根據層次的不同設置不同的難度。
例如,在教授學前班的學生們學習民謠《天上七顆星》時,我們就為學生準備兩種不同難度層次的資料,能力稍強的學生可以將相關的歌詞意思通過繪畫表現出來,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語言理解能力也能幫助他們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思維力、想象力和操作動手能力。而能力較差的學生則可以借助資料上面的圖片輔助進行民謠的朗讀和傳唱,這樣可以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不會打擊學生們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3、組織實踐活動
在開展社會領域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新時代背景為主導,以自主性教育活動的籌劃為方向,引領幼兒參與實踐活動。在社會領域實踐活動的踐行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促使幼兒自主思考、自主參與、自主實踐,嘗試將以往教育活動中的教師主導調整為輔助教育。當幼兒投入到類似“小社會”的社會領域活動參與中,幼兒將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識與人際互動交往能力。久而久之,教師將在減少教育介入的過程中切實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人際互動意識和合作品質。
例如,在開展社會領域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鼓勵幼兒在社會活動中自主參與人際交往和互動交際。在“菜市場”趣味化活動中,教師請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幼兒擔當商家、一部分幼兒扮演顧客。經過事先籌備,“菜市場”上的分區明確、商品豐富,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購買物品、進行交易。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發現有的幼兒能夠主動結合自己喜歡的食品進行商品購買,嘗試購買了水果、蔬菜、肉類和主食;還有的幼兒甚至會模仿自己的家長對商家進行還價……因為教師減少了教育介入,因此幼兒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最終在“小社會”中實現人際交往能力、互動能力的提高。
4、導入科學故事
科學領域的《綱要》目標和要求:激發孩子的追求和好奇心,并發展其認知能力。大自然充滿著豐富的奧秘,幼兒尤其對此感興趣。但是,幼兒通常不能準確地識別許多謎團,作為老師,他們提供教育資源來展示文學內容,以便學生可以學習科學原理和知識,兒童科學文獻主要涉及科學知識。
例如,科學童話故事《圓圓和方方》文章旨在告知孩子不同形狀的物體,并了解不同形狀的物體具有不同的功能。在教育中,教師可以將理論與實踐充分融合。講完故事后,我們幫助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不同物體,并教給他們不同形狀的物體的名稱及其特殊用途。這樣,孩子們不僅可以從生動的解釋中理解物體,而且可以更輕松地學習科學理論,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教育效果。
5、多元藝術活動
在幼兒園內部教學活動開展和實施的過程中,藝術教育是其中最為基礎的一項內容,通過合理的藝術教育開展,能夠陶冶幼兒的情操,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所以藝術教育活動一般情況下是以美術和音樂類課程為基礎的,幫助幼兒形成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在這其中也能夠看出,視覺和聽覺是幼兒發現美最為主要的途徑。
在五大領域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就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刺激孩子們的感官,使其對于藝術活動充滿興趣,因此學會感受美,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
例如,在美術教育工作開展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幼兒一起為自己的爸爸或者媽媽做禮物,說一說自己所做的這個禮物到底想要表達哪些思想情感,這個禮物的意義何在?通過這樣的教育方法,就能夠讓幼兒真正地感受到,原來藝術是可以傳達自己情感的,不同的藝術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也是千差萬別的。在幼兒制作完禮物之后,大家共同比一比選出最優秀的三名作品,教師給予獎勵,這樣孩子就可以意識到,原來努力真的會收獲成功和喜悅,從而在下一次比賽過程中能夠全力以赴,這些對于孩子的教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能夠讓幼兒思想意識快速地成熟,為后期的成長以及大班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需要詳細分析新時代對于幼兒教育的要求,從藝術領域、語言領域、社會領域、健康領域和科學領域層面,嘗試形式多樣、不斷改良的幼兒教育,以便借助高效的教育活動引領幼兒不斷成長、有效進步。
參考文獻:
[1] 蘇麗麗. 淺談幼兒園課程建設[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6):27,38.
貴州省荔波縣甲良幼兒園 55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