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摘要: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策,是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1]。近年來,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的普及,高校越來越成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教育與經濟社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高校不僅要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還要培養出能引領經濟社會前行的“雙創型”人才。第二課堂是在教學計劃之外,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的各種有意義的健康的課外活動,其教學組織形式靈活、管理開放、資源整合廣泛,是“雙創型”人才培養的有效促進形式。
關鍵詞: “雙創型”人才;創新創業;第二課堂
一、高?!半p創”人才培養現狀及第二課堂教育在“雙創”人才培養中的發展現狀
1.1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強有力的目標導向
盡管高校及社會普遍關注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導向缺乏,創新創業教育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筆者調查發現,高校層面,長期以來,創新創業教育沒有真正納入教師教學工作業績考核范圍,在教師崗位聘任、職稱晉升等待遇上還沒有和創新創業教育掛鉤。至于學生方面,傳統單一的成績價值評判模式的考核制度依然占據學生評價體系的主流,成為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雙創型”人才的“瓶頸”,阻礙著第二課堂人才培養作用的發揮。
1.2第二課堂教育在“雙創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認知不充分、積極性不高
截至目前,眾多高校仍以傳統的第一課堂作為學生接受知識的主渠道。這種觀念嚴重影響著高校對第二課堂教育作用的發揮。在大多數的高校教育者眼中,第二課堂教育是學生社團活動,不屬于高校教育范疇,這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第二課堂教育發揮其育人作用。另外,高校普遍存在把第二課教育看作學生課外娛樂活動,沒有把學生的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當做第一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有益補充來看待。這種認知局限,嚴重影響了“雙創型”人才培養質量[2]。
1.3 缺乏專業化老師隊伍
“雙創型”人才除了具有扎實完備的知識結構,還應具有良好的自主學習、再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具有典型的創新創業意識、敏銳的洞察力、善于判斷和把握機會;具有高超的創新能力,實踐、實施和拓展能力;具有優秀的團隊精神、合作能力和社會競爭力。目前高校第二課堂教育的老師都是專業課教師,大多數專業老師缺少第二課堂教育相關知識,從而造成第二課堂教育達不到標準要求。由此可見,許多高校的教師都不能很好地運用第二課堂教育來培養“雙創型”人才,專業化教師隊伍的缺乏,制約了第二課堂教育對“雙創型”人才培養的作用發揮 [3]。
二、第二課堂教育在“雙創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2.1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
傳統教學模式保守單一,不具備多樣性。第二課堂教育以其教學組織的靈活性、管理的開放性、資源整合的廣泛性、資源配置的自主性等方面凸顯它的優勢。第二課堂不受時間和場地約束,更注重實效。學生在第二課堂實踐活動中,團隊的跨學科、跨專業,知識交叉、滲透互補等綜合性能力得到鍛煉和發揮;團隊成員有分工協作,能力互補,有鍛煉了團隊精神;與社會接軌較為緊密,有助于提高學生社會化程度,達到第一課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效果。這種教育目的和效果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并逐步內化為學生的素質,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雙創”意識和思維。
2.2 培養學生“雙創”精神
既能創新、又能創業是大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正發生深刻革,高校大學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大學生作為建設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他們迫切希望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因此通過第二課堂豐富的課堂組織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創業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科研積極性和創業能動性,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嗎,更是大學生自我發展的內在需求。高??沙浞掷眯韧饨逃Y源,為學生組織高質量的“創新創業報告”、“創新創業專家講壇”、“雙百導師進校園”等第二課堂教育講座,通過專家、教授、企業家豐富的知識和獨到的見解及成功的創業歷程,激勵學生,增強其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2.3 為 “雙創型”人才培養提供多樣化平臺
第二課堂的教育的形式有多種多樣,例如社團的形式、專家講壇的形式、競賽形式等,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展示舞臺。以學科競賽為載體的課外科技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創新創業教育空間,使學生實際參與到科研、生產等工作實際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動手及組織協調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另外,通過學生的“社團組織”、“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勤工儉學”等組織開展的第二課堂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心理”、“創業研討”和“創業模擬”等活動,錘煉了“雙創型”人才的心理品質。
三、結束語
高校是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要培養既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又能引領經濟社會發展高素質人才,創新創業就是“引領”作用的主要表現。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的普及,高校越來越成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近年來,教育與經濟社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高校不僅要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還要培養出能引領經濟社會前行的“雙創型”人才。運用第二課堂教育,把培養“雙創”人才進行到第二課堂教育中,建立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校內理論教學、模擬教學與校外實踐教學相結合、國內經濟社會形勢教育與國際背景教育相給的開放式教育教學模式,充分發揮高校第二課堂教育在在“雙創型”人才培養中的多元作用。
參考文獻:
[1] 韓延明.朱九思高校管理理念探析[J].山東高等教育,2016.07.30.
[2] 高凱.高校第二課堂育人體系構建的思考[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 2020.06.10.
[3] 才忠喜, 王也.高?!半p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19.05.25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 61850068086AA4-C125-436F-91E4-847BFB6F5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