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妮

摘要:近年來,我國部分城市出現了收縮現象,經濟增長緩慢,人口流失嚴重,想要推動收縮型城市的轉型,人才資源必不可少,能否把這一資源發揮出最大效能很大程度上由人才政策的實施效果所決定。本文運用政策工具對H市的人才政策文本進行量化分析,總結現有收縮型城市人才政策體系的不足,進一步優化收縮型城市人才政策,這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收縮型城市;人才;人才政策;政策工具
2019年4月中國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首次公開提到“收縮型城市”,并指出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這種發展思路與民眾對城市“越來越大”、“越來越強”的普遍感知截然不同,而導致這一不同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如產業轉型、人口老齡化、區域政策等等。在此影響下,我國部分城市出現了收縮現象,經濟增長緩慢,人口流失嚴重,引起了學界和輿論界的普遍關注。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選取收縮型城市H市近十年的人才政策文本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人才的引進、培育、發展規劃以及創新創業等等。將H市的人民政府網站作為人才政策文本的主要收集來源,同時結網絡資訊、政策文件、知網數據庫等來源對本文政策文本進行完善。以羅伊和沃爾特的公共政策工具理論為基礎,并借鑒寧甜甜和李竹等人對人才政策工具的分類標準,依照政策工具的不同作用,把其維度劃分為供給面、環境面和需求面三種類型,制定出適合本文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并對選取的H市人才政策文本進行編碼。
二、收縮型城市人才政策分析
通過對政策工具和政策內容的二維分析,共統計得到332個分析單元,經整理后如表1所示。
大體來看,從統計的二維分布表可知,H市人才政策的制定主要集中在中觀層面和環境面,占比分別為47.89%和56.33%,而環境面政策工具中的中觀層面政策內容為100項,人才政策數量最多,需求面的宏觀層面政策內容和微觀政策內容分別為4和5,供給面的宏觀層面的政策內容為7,人才政策數量都很少。從政策工具的維度來看,供給面和環境面的政策工具占比較大,而需求面的則最小。從政策內容的維度來看,中觀層面的和微觀層面的占比大于宏觀層面的。由此可看出,H市的人才政策制定不均衡,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交叉重復與政策缺失。
三、收縮型城市人才政策主要問題
第一,供給型政策工具使用適中但分布不均。供給面的政策工具分布較為均衡,其中人才資金投入的數量最多;其次是人才培育;人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人才信息支持數量較少。雖然供給型政策工具是H市人才政策中使用較為適中的,但公共服務和人才信息支持類的政策使用最少。
第二,環境型政策工具使用過溢。從數據的整體來看,H市政府對環境型的政策工具運用最多。我國提出人才發展的起步較晚,對人才政策的思想、體系和實施等方面還在探索研究,所以運用環境型政策工具中的策略性措施最多。H市稅收政策缺乏;財務金融能確保人才工作的持續發展,但卻被忽略了;法規管制的政策很多,但卻留有一些政策空白,例如怎樣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等等。此外,隨著全國人才競爭的加劇,H市如何規避劣勢而發揮出自身最大的優勢吸引人才,這是H市推動城市轉型需要關注的方面。
第三,需求面的政策工具數量較少,僅占整體政策目標工具的8.13%。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H市政府對需求面政策工具的忽視且政策手段較為單一。需求型政策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人才可持續發展,在提高人才質量的同時,其使用也更便捷。但從對H市人才政策文本的分析結果來看,H市對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較少,區外人才機構、服務外包以及政府采購等政策的缺乏使得政策整體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因此。H市應側重對需求型人才政策的制定與完善。
四、收縮型城市人才政策改進建議
首先,要優化供給型政策工具的運用。收縮型城市在加大人才資金投入力度的同時,還應重視公共服務、人才信息支持和人才基礎設施建設等具體政策的制定。在公共服務方面,收縮型城市需要進一步加大對人才的服務力度,盡可能滿足他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另一方面確保人才在工作中能及時獲取所需的各類信息,引導人才相互交流與發展;在人才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加強交通、住房、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其次,要強化需求型政策工具的運用。城市收縮的表現之一就是經濟收縮,對于一些經濟實力較弱的收縮型城市而言,大量的人才資金投入會加重其財政負擔,而人才培育的周期較長,無法滿足當前收縮型城市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收縮型城市不能過分依賴供給型政策工具,在強化對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的同時,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最后,均衡環境型政策工具的運用。一方面收縮型城市要針對宏觀的人才目標規劃、法規管制和策略性措施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確保政策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收縮型城市還應關注稅收優惠和財務金融政策,大力發揮其經濟調節的作用,促進對人才資源的整合與開發,以保障人才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寧甜甜,張再生.基于政策工具視角的我國人才政策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14(4).
[2]謝志強,王紅艷.讓人才“把心留住”需打好組合拳[J].人民論壇,2018(5)
[3]Rothwell R,Zegveld W.Reindusdalization and Technology[M].London:Logman Group Limited,1985.
[4]葉云嶺,吳傳清.中國收縮型城市的識別與治理研究[J].學習與實踐,2020(5).
[5]朱惠斌.我國城市收縮問題研究[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20(1).
[6]李永樂,田雄.城市政府“引才大戰”的政策邏輯與現實反思[J].中州學刊,2019(4).
[7]何艷玲.中國“收縮城市”與西方的不同之處[J].人民論壇,2018(24).
[8]楊振山,孫藝蕓.城市收縮問題現象、過程與問題[J].人文地理,2015(4).
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 馬鞍山 243002748B3134-27E1-4ADE-BA26-06F3CF920D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