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沂南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 房師紅
(資料來自豫藝種業)
奶牛在養殖過程中,經常會發生一些疾病,養殖戶不僅需要掌握養殖技術,還需要掌握一些常見疾病的防治技術。
奶牛由于受環境及天天擠奶等因素,乳房難免會發生炎癥,輕者會造成產奶量下降,嚴重的會造成無法泌乳,而且患病期所產的牛奶也不可食用,給養殖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1.做好奶牛身體及牛舍環境的清潔工作。飼養人員首先要確保奶牛生活環境干凈衛生,做好通風換氣、墊草更換、牛糞清理等工作。其次,日常擠奶時要做好乳房擦洗清潔工作,喂養奶牛要做到營養均衡,符合飼喂標準。第三,避免牛群打斗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同時做好患病奶牛的隔離工作,避免病情惡化或交叉傳染。
2.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奶牛接種乳房炎疫苗可有效防止乳房炎的發生,一般需要在奶牛肩部皮下注射3次疫苗,每次5毫升。牛干奶時接種第1針,30天后注射第2針,產后72小時內再注射第3針,全程接種完畢可有效預防乳房炎。奶牛停乳或臨產前10天,可以用4%次氨酸鈉,0.30%~0.50%洗必泰,0.2%過氧乙酸和0.5%~1%碘伏對乳頭進行藥浴,每日1~2次,泌乳牛每次擠奶后藥浴1次,可有效避免奶牛乳房炎的發生。
對于感染細菌后發生乳房炎的奶牛,在做好隔離的同時,及時用抗生素配合中藥療法進行治療,按牛體形給250~300克的劑量內服云苔子,隔日1劑,3劑為一個療程。也可將幾丁聚糖拌入奶牛精料中,日喂15克,每日2次,待吃完精料后再加粗料,飼喂6~8天,可有效治療乳房炎。

流行性熱病是奶牛常見的疾病,發病急、傳染性大,奶牛出現高燒和呼吸道、消化道發炎的癥狀,個別奶牛會出現肢體關節障礙的癥狀,是奶牛養殖過程中具有危害性的疾病,奶牛感染了這種疾病后,來勢兇猛、迅速蔓延,但是比較好的一點是這種疾病雖然發病率高,但是致死率不高,如果及早發現治療不會對奶牛養殖產生較大的影響。
本病需要采取綜合措施來防治,按照每公斤體重0.02克的劑量肌肉注射美諾頭孢,也可以與黃芪多糖(約30~40毫升左右)混合注射,每天一次,連續注射2~3天。也可以使用雙黃連注射液對奶牛進行肌肉注射,效果也很不錯。如果奶牛出現高燒的情況,還需要肌肉注射安痛定和柴胡,每天2次,連續注射2~3天。
如果伴有瘤胃酸中毒的癥狀,需要添加800~1000毫升的碳酸氫鈉進行治療。同時伴有口炎癥狀的話,可以用明礬溶液沖洗病牛口腔,然后再用高錳酸鉀或者鹽水再次沖洗,徹底消除病牛口腔的病菌。如果處于懷孕期的母牛得了這種疾病,則需要肌肉注射60~80毫升的黃體酮。
奶牛感染了肺炎,如果病情嚴重,會造成肺葉部分變硬,出現呼吸困難、眼結膜發紺的癥狀,嚴重的情況下會流出泡沫狀鼻液,引起奶牛窒息死亡。
肺炎疾病對奶牛造成的危害是比較大的,需要及時的采取治療措施,將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可以有效控制疾病惡化。治療奶牛肺炎疾病的常用藥有青霉素、鏈霉素和頭孢類藥物,一般將青霉素和鏈霉素混合使用或用頭孢類藥物治療,可以配合磺胺一起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對奶牛灌服藥物的時候,不要強行灌服要用胃導管幫助奶牛服藥,避免奶牛誤咽藥物導致病情加重。病情較重的話,要肌肉注射抗生素或其他有效消炎劑類藥物治療,如果配合使用噴霧劑的話,要將藥物噴灑在奶牛周圍,讓奶牛自動吸入。病情較輕的異物類型肺炎,除肌肉注射抗生素外,配合毛果蕓香混合治療,可以達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奶牛如果感染了流行性的感冒病毒,就會表現為:發燒、流淚、眼瞼處會存有污物、鼻流漿液或膿性鼻涕、食欲下降或廢絕、反芻減少、呼吸急促伴有咳嗽、四肢發冷顫抖、腹式呼吸明顯、糞便較干活稀軟、舌苔發白、行走困難等癥狀。流行性感冒屬于一種熱性疾病,發病較急,而且具有較強的傳染性,需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防治病情進一步惡化。
治療流行性感冒可以采用中藥或者西藥的方式。西藥可以有效緩解發燒疼痛,能夠消炎、止咳定喘,用青霉素鈉640萬~800萬單位,病毒靈10~20毫升,安痛定或者氨基比林10~20毫升,柴胡10~20毫升對病牛進行肌肉注射,每天2次;肌肉注射流感靈20~40毫升,每天2次;肌肉注射蛤蟆王消炎定喘溶液15毫升,每天2次。病情較為嚴重的話,一次性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10毫升、生理鹽水500毫升、魚腥草20~40毫升、青霉素鈉1200萬單位。也可以靜脈注射葡萄糖500毫升、促反芻液250~500毫升、氯化鈣50~100毫升、水楊酸鈉溶液100~200毫升,每天1次,連續使用2~3天。
中藥的作用一般是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消炎鎮痛。治療奶牛流行性感冒可以取川芎、桔梗、和枳殼各30克,茯苓與柴胡各50克,威靈仙、荊芥、羌活各40克與甘草25克混合,研磨成粉狀用開水沖泡,待藥物冷卻后對奶牛進行喂服,每天1次,連續3天,治療效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