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康
(貴州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鋼琴作為一種由古埃及引進中國的鍵盤樂器,現已成為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而四手聯彈與雙鋼琴表演作為獨特的演奏形式,不但能夠充分體現出鋼琴樂器的鑒賞性,又能優化鋼琴演出效果,釋放出鋼琴樂器風采。尤其在大學鋼琴教學中,它的運用能夠有效增加鋼琴課程學習豐富度,提高大學生鋼琴認知水平。
(一)培育聽覺感知力
在鋼琴演奏中,四手聯彈與雙鋼琴均屬于難度較大的鋼琴表演形式。但此種表演能夠帶來更出色的演奏效果,深刻詮釋音樂作品內涵,鍛煉演奏者彈奏能力,故而將其應用在大學鋼琴教學中,具有突出價值。尤其在雙鋼琴表演中,由于鋼琴屬于對著擺放的關系,導致演奏者無法準確判斷對方的彈奏速度,此時更要求演奏者擁有良好的聽覺感知力。無論是四手聯彈還是雙鋼琴,都需要學生在彈奏鋼琴的同時,善于聆聽他人鋼琴彈奏聲音,便于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二)加強樂感控制力
與單人彈奏不同的是,演奏者在四手聯彈、雙鋼琴表演中不能自顧自暇,若一味關注自己的彈奏指法、節奏感,極易導致整場演出無法釋放出音樂作品的精髓,甚至引起演出事故。因此,此種表演形式的運用,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樂感的控制力,使其深層次分析鋼琴曲目,就此鍛煉學生對音樂感覺的控制力。
(三)增添教學趣味性
四手聯彈與雙鋼琴的運用,能夠在以往獨奏教學中,增添教學內容的趣味性,甚至可為學生提供備受關注的機會。一般而言,在大學鋼琴教學中學生接觸的音樂曲目多是獨奏曲,而在聯合演奏中,學生可了解更多世界名曲,既能增加學生對鋼琴曲的見識,又能使其逐步轉變鋼琴學習觀念,保證學生養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持久性鋼琴學習興趣。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會產生積極影響。
(四)體現環境協調性
大學鋼琴教學中,教師多以整體指導的方式,為學生傳遞鋼琴演奏知識,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對于教師常具有一種距離感。而四手聯彈與雙鋼琴演奏,可通過師生同奏的形式,參與到學生的演出中,增進師生情誼,由此打造輕松協調的學習氛圍。尤其在四手聯彈中,師生在同一架鋼琴上共同演奏,教師也能更準確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為其提供專業指導,最終保證學生在新型演出形式下有所進步。
根據現下大學鋼琴教學成果上,可發現,我國大學鋼琴教學多包含以下四點待改進問題:(一)缺乏合作意識,大學鋼琴教師在教學階段,常忽視學生合作思維的培養,部分教師單純強調學生個人演奏技巧的指導,這樣極易造成學生在與他人同臺演出時,無法正常發揮出技能水平。因此,教師應借助四手聯彈、雙鋼琴,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二)演奏方式單一,鋼琴的學習往往有著較高的要求,包括學生手指的靈活度、踏板使用頻率的準確度等,而教師在傳統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的演奏方式,多以獨奏為主,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三)缺少系統訓練,當前由于部分教師對于四手聯彈以及雙鋼琴表演形式的教學經驗不足,從而導致他們在組織訓練時,未能找到適合的訓練方法,促使學生在全新的表演環境下,無法達到合奏演出效果。所以,應重新審視訓練方向;(四)演奏認知薄弱,教師作為指導者,應充分借助自身經驗開展教學工作,保證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增強自身演奏能力。然而,當前某些教師由于對四手聯彈、雙鋼琴表演未能表現產生深刻認知,導致在教學階段,常常忽略此種表演形式的指導,為學生選擇獨奏曲目進行訓練。所以,只有教師先行轉變個人教學觀念,并加強合奏技法指導,才能促使學生在大學鋼琴課程學習期間,深刻體會鋼琴樂器的內涵,展示出鋼琴的獨特風采。
(一)鍛煉學生合作思維
1.節奏旋律。
在大學鋼琴教學中關于四手聯彈與雙鋼琴表演形式的運用,還可從學生合作思維的培養上進行出發。只有學生擁有良好的合作意識,才能使其在合奏中能夠取得出彩表現。教師在具體運用階段,可通過合奏曲目的節奏旋律,促使學生養成聆聽他人彈奏聲音的習慣。一方面,教師可組織學生對演出曲目進行聲部分析,因鋼琴屬于多聲部樂器,若能清楚的了解聲部特征,才能保證學生在四手聯彈以及雙鋼琴表演中,與他人形成較高的默契度,全面知曉起始點。
本文以“斯拉夫舞曲”為例,因此曲目包含高低聲部。此時,教師可借助四手聯彈的形式,指導學生加深對音樂曲目聲部的理解。如高低聲部在演奏中,前者需以正拍作為起點,而后者則應在低聲部開始后的16 分音符處進入。同時,還要求四手聯彈中的合作者相互觀察對方手指的彈奏速度,并聆聽鋼琴的彈奏聲音,在其聽到低聲部“E 音”時,方可開始進入高聲部演奏。另一方面,則是對音樂旋律進行統一把控。由于學生的演出經驗、對鋼琴演奏的理解、對彈奏作品的認知度均有差異,故而在雙方合作中,教師可實施旋律劃分,負責低聲部演奏的學生,應反復回憶主旋律。不但要保證自己彈奏的旋律與高聲部起到協同效用,而且還需熟悉對方演奏內容。教師應在學生嘗試四手聯彈時,使其在高低聲部不同分工下不斷進行聯系。好比在該曲目的第1小節到第16 小節,均由高聲部右手進行彈奏。而在第17 小節到24 小節,則由高聲部學生進行雙手同奏,而后進入第25 小節-32 小節后,可以右手低聲部為主,便于學生之間產生較高的配合默契度。
2.細節把控。
在四手聯彈中,兩名學生需要保持彈奏的整齊性,若不能實現高低聲部的合理穿插,很容易擾亂音樂旋律,給人一種“亂彈”感覺。因此,要想保證學生在學習鋼琴知識后,能夠在四手聯彈中表現得更加得心應手,還需要加強彈奏細節的把控。合奏與獨奏最顯著的區別在于,合奏需要關注對方彈奏情況,包括對方彈奏的聲音。此時,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第一,教師可就合奏曲目的重音部分進行重點指導。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曲目中,其中重音細節的控制,需體現在18、20 小節處。對于重音的把控,教師可采用慢速訓練的方式,刺激學生的聽力,使其科學分析曲目重音部分,這樣才能保證兩名學生在四手聯彈中了解合作的深意。
第二,教師可從曲目的起始音符與終止音符上進行重點訓練。學生在四手聯彈中最為關鍵的是明白自己“何時彈?”、“何時停止彈奏?”,教師可就某一曲目設計細節分析表,幫助學生對音符旋律進行深度熟悉。同時,還可為其距離說明具體的合奏方法。如高低聲部應、共同停止,或者低聲部漸弱停止,便于兩名學生通過四手聯彈表演形式,產生合作意識,為未來合奏表演奠定基礎。此外,在學生學會合作后,也能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積極推廣四手聯彈形式。
(二)巧妙使用踏板手指
大學鋼琴教學中運用四手聯彈、雙鋼琴表演形式,還可采取有效措施鍛煉學生的踏板手指使用能力。在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踏板與手指期間,能夠促使學生在四手聯彈、雙鋼琴表演中表現得更出色。在踏板與手指使用上,合奏與獨奏要求更為嚴苛。在合奏中,教師應明確告知學生踏板使用技巧。具體包括以下兩項內容:第一,在四手聯彈中,因兩個人共用一個踏板,此時需事先確定好踏板使用者,結合相關研究經驗,在多次演出中,踏板常以位于左邊的演奏者負責使用,這主要是為了增加二人演奏便捷性,避免強行踩踏板,破壞整體美觀性。若在彈奏中主奏人員對于此種他人踩踏板行為的適應性較差,也可將踏板使用權交由主奏者。踏板的使用者應根據音樂旋律的變化,配合對方隨時踩踏板。其中應避免在樂句轉換中調整踏板使用人員,防止出現混亂場景;第二,踏板作為具備修飾延音作用的結構,在使用時,還應控制好踏板與琴凳的關聯性,避免踩踏板時,牽連琴凳,致使合作者受到干擾。教師在實際運用中,應從鋼琴彈奏方式與鋼琴結構上逐步進行指導,促使學生深刻感知獨奏與合奏的差異。至于手指的使用,除了需要按照獨奏技法進行彈奏外,還應杜絕對合作者手指的干擾,負責好個人演奏部分,由此增強演出效果。
(三)加強聲部控制訓練
于大學鋼琴教學階段運用四手聯彈與雙鋼琴表演形式,還要求教師重新調整教學模式。以往教師在教學中,多以“單個指導”為主,而在合奏中,教師的關注點應體現在“合作小組”上,而且還需要加強聲部控制訓練,保證學生準確的掌握合作曲目的聲部分區特點。其中作為主要的是教師應當以“對話式教學模式”為主,引導學生對鋼琴聲音的表達方式產生獨特理解。在這種具備聲音回應特點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對于四手聯彈、雙鋼琴的接受度也會有所提高。
如在“D 大調奏鳴曲”中,可采用雙鋼琴形式,在教學課堂上,為學生準備兩臺面對面擺放的鋼琴,之后由教師負責對第13 小節-第14 小節聲部進行表演,并鼓勵其他學生坐在對面的鋼琴上,對該曲目進行延續彈奏,或者隨著自己對曲目的理解做出回應。在最開始教學中,學生可先行模仿教師的彈奏方式,然后自行創作,在間斷式彈奏中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教師在學生合奏中應善于提示,便于學生有方向性的找到合奏技巧。
(四)注重演奏技法指導
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與四手聯彈與雙鋼琴表演活動時,還應當對學生的演奏技法進行調整。學生在鋼琴課程學習中,基本已掌握獨奏時手指、踏板、鍵盤的使用方式,而在新的表演形式下,學生在演奏中應加強樂曲清晰度的把控,不可出現雜音,既不能發生卡頓,又不能出現音準差問題。學生應從音準完整度、音律清晰性上進行關注。教師可在傳統技法指導中,需保證每名學生都有獨立的樂譜,而且在樂譜設計中,需將兩名學生的樂譜以上下工整對齊的方式排列,便于學生在熟悉自身彈奏部分時,也能對合作者的旋律產生深刻理解。學生在不同分工下,還應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如在彈奏中,若發現下一部分屬于主旋律,則應當立即在四手聯彈中為對方留取彈奏空間,而且也應減小彈奏幅度,以免出現肢體碰撞,破壞整場演出的協調性。
此外,教師還應為兩名學生的演奏動作進行統一規范,不但應從指法正確性上進行糾正,更為重要的是應當保證兩名學生在合奏中的肢體動作匹配性,避免單獨一位演奏者樹立個性,造成此種表演形式失去合奏價值。教師在運用合奏表演形式時,還需要為不同學生選擇實力相當、訓練進度相同的學生充當合作伙伴,以免落差較大,致使指導成效不顯著。
綜上所述,在大學鋼琴教學中,若能巧妙運用四手聯彈與雙鋼琴表演,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鍛煉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使其深層次掌握鋼琴演奏技巧。對此,應從合作思維、踏板手指的使用方式、聲部控制訓練、演奏技法指導等方面著手,促使大學生在全新的教學環境下,在鋼琴領域取得突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