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國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2)
在幼兒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學前教育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是女性特定的從事和勝任的職業,但在國外也出現了福祿貝爾、奧柏爾林、歐文等一大批男性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家。在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也出現了陶行知、陳鶴琴、張雪門等男性教育家和先行者。伴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和基礎教育改革的順利推進,大多數國家或多或少的有了“另類”’——幼兒園男教師。幼兒園男教師對幼兒時期個人的性格長成、思維習慣、個性塑造等方面,具有女性教師不可比的獨特優勢。2013年開始,為提高廣西幼兒園專業教師師資水平,增加幼兒園男教師比重,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培養的作用,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實施幼兒園男教師專項培養計劃。由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負責培養90 名首批二年制男生班,學生在學校期間免除學雜費、住宿費等,同等享受生活補貼,獎助學金等待遇。但據后續的跟蹤調查發現,學生就業時選擇以民辦幼兒園和培訓機構居多,約占74.63%,在公辦幼兒園就業的僅占25.36%。即使留在幼兒園工作的男教師,由于傳統觀念束縛、工資待遇微薄、自我價值實現機會缺乏和人際關系處理困難等諸多原因,難以長期扎根下來,廣西幼兒園男教師缺口仍然非常大,人才培養質量等問題有很多指的探討的地方,在幼兒園男教師的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上存在諸多困難與問題。2016年開始,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將男生班的培養年限擴大為三年,現有在校生(340 人)。因此,對幼兒園男教師的人才培養機制、課程體系構建有必要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根據《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的要求及學前教育專業崗位能力需求和《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中關于課程設置的建議,結合專科層次男生班專業特點,嘗試將人才培養體系設置為基礎理論教學模塊、專業教育課程模塊、實踐教育教學模塊三個基本內容。三個模塊之間互相滲透、協同發展,初步構建完善的學前教育專業男教師人才培養體系。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師范大學師生進行座談交流時,提出了新時代教師標準,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作為幼兒園男教師來講,更應該堅定職業理想信念、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在人才培養上更應著重培養幼兒園男教師形成“鑄-幼之情”“愛-幼之心”“塑-幼之魂”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理想教育。要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過程中更加注重言行舉止、性情性格等感性素養。故此,在基礎理論教學模塊,主要包括基礎理論課程與人文素養課程。基礎理論課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大學體育、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大學語文、安全教育、生理健康教育、軍事理論等綜合方面知識內容。人文素養課程中從幼兒園男教師的思想道德、情緒情感等方面出發,培養男教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意識明確地擔負起國家重任和社會職責。課程內容應從切實提高幼兒園男教師的心理健康、職業地位等問題出發。通過幼兒園男教師優秀榜樣的鼓勵,定期開展“男幼師講壇”“廣西幼兒園男教師沙龍”等特色活動,引導學生“下的去、干得好”。牢固樹立正確的性別角色定位和職業發展定位。
根據幼兒園教師職業標準和幼兒教師崗位職責及能力需求,制定的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三年制男生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本專業培養面向幼兒園、早教機構,具有科學的學前教育專業理念、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掌握通識知識、幼兒發展、保育教育知識,具備環境創設、一日活動、游戲、教學活動組織、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等基本能力與早期教育指導能力的能勝任幼兒保教相關工作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幼兒教師1。
在專業教育課程模塊主要依據幼兒園對于男教師的實際需求來調整課程的設置,除了必要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學前兒童生理與保育、學前兒童心理發展、學前教育原理、幼兒游戲與指導、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兒童文學等課程外,如何切實提升適合幼兒園男教師的專業素養將成為重點,應構建一套適合幼兒園男教師專業課程體系。在課程的設置中增開體育類(武術、跆拳道、啦啦操、健美操、籃球、足球等)和教育技術類(課件制作、電腦組裝與維護)的多種專業選修課程。培養幼兒園男教師特色發展路徑。此外,幼兒園男教師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依照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專業能力等方法提高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課程教學方面,幼兒園男教師在幼兒園工作崗位上應該體現、陽光、自信、儒雅之質的個性發展。建設藝術(音樂、美術、舞蹈)教育、語言(雙語)教育、體育與健康教育、藝術體育等多個方向(模塊)。圍繞每個方向優化課程設置,改革教育模式和課程標準,提升教育質量。有效利用學校環境為幼兒園男教師開展一系列的學生社團、個人專業發展等校園文化特色,塑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
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幼兒教育工作如同植木,它關系到兒童終身的事業和幸福,關系到國家與社會。因此,在實踐教育教學模塊,對幼兒園男教師要提出目的明確的實踐教育教學目標,在崗位實踐中鍛煉男教師的幼兒園工作教學經驗,通過了解崗位對于幼兒園男教師的實際需求,突出實踐化和應用化的實踐教育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夠用”“夠專”。形成以學期或學年為單位的實踐教育教學周期,每周利用一天的時間,使學生深入自治區級示范性幼兒園進行觀摩,對幼兒園日常五大領域中相對應的校內教育課程進行總結反思。制定各領域明確的實踐教育教學目標和學生完成目標。引導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加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利用幼兒園優秀男教師榜樣的力量,實行“學徒制”教學。全力打造“一個目標、兩條主線、三種特色能力”全方面的實踐教育教學體系,即以培養適合崗位需求的幼兒園男教師人才為目標,以基礎能力的培養和特色專業能力的培養為兩條主線,發展幼兒園男教師的三種特色能力,管理能力、保教帶班能力、創新特色能力。從學生入校的第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實踐開始,引導學生掌握幼兒園綜合的素質教育目標及實施要求的基礎上。初步形成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認知。第二學期主要是在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和發展規律的理論基礎上,在實踐中觀察和記錄幼兒行為表現,學會觀察和分析教育活動中兒童學習行為的表現,并能探討和提出教育對策。第三學期主要了解幼兒園教育計劃的實施情況,能夠運用理論分析教育活動計劃(學期、月、周、一日活動等)中的各要素對幼兒整體發展的意義。第四學期主要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組織的形式、方法和目標。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組織教學活動環節的設計。并能針對男教師的特色創設幼兒園課程內容、改革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幼兒園男教師這個領域,是經濟發展的選擇和社會進步的需求。在傳統的學前教育領域,兒童從出生到幼兒園,一直被女性所包圍,這對于兒童,尤其是男性兒童,在個性、品質的培養方面都有一定消極的作用。因此對于如何培養具有陽剛儒雅之質的幼兒園男教師也是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與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