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麗 朱佩佩(本刊記者)
南昌工控·陌上園
鳳凰溝田園綜合體
南昌智慧大田水稻數字化現代農業示范基地
南昌工控·陌上園魚菜共生植場工廠
什么是農業現代化?益海嘉里(南昌)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的回答是“循環經濟”,南昌智慧大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泰暉指著田間佇立的攝像頭,暢談了“全程可追溯”;南昌工控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溫柯凱展示他們的歐洲文洛式智能玻璃大棚,總結了“用工業思維做農業”的新體現……
近年來,南昌縣緊扣“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總體目標,多舉并行,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大縣向現代農業強縣轉型跨越。去年,南昌縣位列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榜第21名,強勢挺進全國百強第一方陣,縣域綜合實力從“全省領跑”邁向“全國領先”。與此同時,南昌縣的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水平也日益提升。
南昌縣地處鄱陽湖濱,是全國商品糧基地之一,綜合實力居江西省縣域經濟第一位,并連續十二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先后榮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縣、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等國家級金字招牌,農業現代化水平居全省前列。
坐落于南昌縣南新鄉的益海嘉里(南昌)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益海嘉里集團旗下子公司,企業占地面積425畝,總投資額2.02億美元,對當地農業高效、可持續化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其人事行政部經理鄧暢告訴記者:“我們集團在南方布局的時候,第一站就選擇了江西。選址南昌縣,除了區位、資源、交通優勢外,政府扶持的誠意十足。公司也通過推行新型循環產業模式,為南昌縣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走進南昌縣蔣巷鎮,大田農社的南昌智慧大田水稻數字化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讓人眼前一亮。13000多畝水稻即將迎來成熟期,黃綠相間的稻谷昭示著又一年的豐收即將來臨,這一番景象通過田間佇立的攝像頭,清晰地展現在農業生產數字化管理系統的室內大屏幕上。
公司總經理鄒泰暉介紹,這里是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也是江西現代農業的重點示范項目。在大田農社,通過手機就可實時監測土壤含水量、溫度等數據,種1萬畝田僅需26個人,真正實現了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和數字化管理。
益海嘉里(南昌)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車間
近年來,南昌縣在鞏固提升傳統農業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特色、調優結構,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目前,南昌縣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7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37家。龍頭企業固定資產總額達63.1億元,實現銷售收入首次突破300億元達301億元,江西煌上煌集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該縣首個銷售收入破100億元的龍頭企業。
資金是企業體內的血液,是其生存和發展的保障,而現實存在的融資難題卻遏制了農業企業的發展。2018年,為促進現代農業“工”型崛起,南昌縣制定了《南昌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每年安排5000萬元用于支持企業發展。
在南昌縣廣福鎮,南昌牧原生豬養殖基地是當地生豬養殖產業化體系項目的重要體現。該項目建設總投資2.5億元,建設規模為年出欄1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基地投產雖還不到一年,卻已經為南昌縣生豬復產增養工作起到了推動作用。
“南昌縣政府在招商引資和資金扶持方面的政策非常‘給力’,比如每年會從縣財政劃撥500萬元農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扶持糧食生產、畜禽養殖等重點龍頭企業。這有利于我們的生豬種業進行研發和升級,對產業升級、鄉村振興等都有良性的推動作用。”南昌牧原農牧有限公司子公司經理初慧峰如是說。
南昌縣還實施“財政惠農信貸通”。去年,該縣共落實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4621萬元,累計發放“財政惠農信貸通”貸款18.6億元,惠及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440家,有力推動了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
助力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南昌縣大力實施品牌興農戰略,推進加快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工作,助力提高農產品檔次和附加值,帶動小農增收致富。目前,該縣共培育認證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130個,其中有綠色獲證企業13家、產品40個,有機獲證企業18家、產品89個,新認證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三江鎮蘿卜腌菜)1個。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江西省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縣。煌上煌、綠滋肴、稻香園等三個農業品牌入選“贛鄱正品”首批認證品牌,占全市的50%。
南昌苗旺種鴨養殖基地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南昌縣擁有100萬畝耕地、100萬畝水面,素有“江南糧倉”、“魚米之鄉”等美譽,形成了以糧食、果蔬、畜牧、家禽、水產等為主導的五大產業。
南昌縣岡上鎮是傳統的“鵝鴨之鄉”。近年來,該鎮不斷完善農業產業融合功能,發展當地優勢特色產業,按照“一軸一心一園二區”(“一軸”即以S47省道沿線為鴨產業發展軸;“一心”即產業綜合服務中心;“一園”即鴨產品產業園;“二區”即高效綠色標準化稻鴨綜合種養區、鴨產業休閑研)進行空間規劃布局,初步建立起了以現代物質技術裝備為支撐的業培育的集聚區、農業科技成果和現代農業裝備應用的展示學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去年,岡上鎮成功入圍全國259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成為南昌市唯一入選鄉鎮。
南昌苗旺實業有限公司是岡上鎮省級龍頭企業,擁有種鴨養殖欄舍28棟,孵化車間20棟,孵化車間內全自動禽苗孵化設備200余臺,年孵化產能達3000萬羽。
在位于鴨產品產業園內的苗旺種鴨養殖基地,記者看到,大棚高檔整潔、棚內鴨聲不斷,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屹立基地后方;孵化基地放置的一臺臺全自動化設備中,一排排鴨蛋、鵝蛋享受著最適宜的孵化環境。公司總經理黃志勇告訴記者,產業園主要由苗旺與江西煌大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煌大食品”)聯動發展,苗旺負責種鴨的孵化和養殖,煌大食品進行屠宰加工和銷售。
如今,岡上鎮依托煌大食品、苗旺等龍頭企業,已經形成了種鴨養殖、鴨苗孵化、商品鴨養殖、板鴨加工一條龍產業鏈。同時,通過推行“企業+N+基地+農戶”發展模式,該鎮帶動周邊孵化場100多個,種鴨養殖戶年均純收入可達10萬元以上,鴨產業成為本鎮農民增收致富主導產業。
在大力推進農村三產融合方面,南昌縣也在持續發力,積極探索發展休閑農業、家庭農莊、鄉村旅游等新型業態,深入實施“一鄉一品”。
休閑農業是發展高效農業的一條重要途徑。2013年,南昌縣被評為省級休閑農業示范縣,2015年再次評上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作為南昌縣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智慧農業綜合體——工控·陌上園(工控·塘南第六產業園)致力于打造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標桿,以“現代高科技農業”為本,集科研創新、產業孵化、農業大數據平臺、冷鏈倉儲物流、餐宿等功能于一體,每天吸引了大量周邊游客前來觀光游玩。
像這樣的休閑農業經營主體,南昌縣目前有259戶,擁有國家級休閑農業品牌20個、省級休閑農業品牌21個、市級休閑農業品牌32個。全縣休閑旅游已呈現“三線三區”發展格局——以藍園大道為主線的南部鳳凰休閑旅游區、以蓮塔公路為主線的中部水嵐休閑旅游區、以蔣巷大道為主線的北部近郊休閑旅游區,有力推動了南昌縣現代農業發展,為打造農業強縣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昌工控·陌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