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健生 寧志明(永豐縣蔬菜管理局)
近年來,吉安市永豐縣將設施蔬菜產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來抓,通過高位推動、技術驅動、資金撬動,蔬菜產業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步伐。
永豐縣是全國首批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以辣椒為主的蔬菜產業是永豐縣特色優勢產業,起步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成功入選江西省重點農業產業發展集群,為永豐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目前,全縣6萬多人從事蔬菜產業,帶動522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該縣提出“打響永豐蔬菜品牌、更造蔬菜大縣輝煌”的發展目標,出臺《永豐縣關于加快有機蔬菜產業發展升級的實施意見》《永豐縣2020-2022年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以“蔬菜是永豐農業首位產業”為發展理念,明確了“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綠色化”的發展思路,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完善服務體系,補短板壯鏈條。該縣突出扶持發展辣椒和白蓮兩大品種,統籌發展扁蘿卜、菌菇、藤田大蒜、永豐淮山、早春空心菜、蘆筍等6個地方特色品種,規劃了蔬菜生產4個重點區域板塊,即縣城周邊打造以辣椒為主的春提早、秋延后大棚蔬菜種植區,中部鄉鎮以本地辣椒、百合、扁蘿卜、大蒜等為主的地方特色蔬菜區,北部鄉鎮以雙孢蘑菇、大球蓋菇為主的食用菌生產區,南部鄉鎮以白蓮為主的水生蔬菜區。
為提升產業發展水平,該縣總結出“龍頭企業+合作社+菜農”的發展模式,由龍頭企業進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50多家蔬菜專業合作社發揮在龍頭企業和菜農之間的紐帶作用,統一技術、統一品種、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分戶經營管理。該縣先后加入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江西薯類產業技術體系和全國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試點項目,加大與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合作,制定實施《早春空心菜-秋延后辣椒輪作栽培技術規程》《早辣椒套種果蔗生產技術規程》《雙孢蘑菇生產技術規程》等一系列技術標準,并將綠色生態理念貫穿蔬菜生產全過程,建立農產品追溯體系,積極開展“兩品一標”認證,全面推行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全縣推廣“水肥一體化”、雙層大棚、機械化、綠色防控、有機肥替代化肥等高效新技術,蔬菜生產科技水平再上新臺階。
永豐縣財政每年籌集3000萬元蔬菜產業發展資金和100萬元蔬菜推廣資金,對蔬菜生產設施、新技術應用、品牌質量、市場銷售、冷鏈物流、產品加工等環節進行獎補。同時,該縣通過政府采購方式開展蔬菜價格(收入)保險試點,“財政惠農信貸通”小額貸款重點扶持發展蔬菜產業的農戶,加大對本地職業菜農的培養力度,財政補貼支持有積極性的勞動力到先進的蔬菜基地務工學習。資金的投入提高了菜農發展蔬菜產業的積極性,增強了菜農的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