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小麗(本刊記者)桂孝樹(禮淶農業)
近年來,九江不遺余力踐行綠色循環農業發展理念,大力推動農業廢棄物(種植秸桿、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的“禮淶”循環農業模式。
何謂“禮淶”循環農業模式?九江禮淶農業集團董事長劉建介紹道:“這是由禮淶農業集團提供整套技術方案、設備、發酵劑、發酵液和營養包,將秸稈和動物糞便智能堆肥發酵制成有機肥后,統籌回收銷售,使其回歸到種植業,一種變廢為寶、就近就地循環利用的模式。可有效解決秸稈焚燒、糞污排放等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提升地力, 提高農產品品質,全面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和農業生產經濟效益,助力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促進和加快生態建設工程及生態村建設。”
在九江市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一份文件上,寫著這樣一段話:大力推動農業廢棄物(種植秸桿、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推廣柴桑區“禮淶模式”。“禮淶模式”要向全市推廣,這是九江禮淶農業集團立足九江、面向江西,打造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的最大成就,“禮淶模式”成了柴桑區乃至九江市的一張靚麗名片。劉建說,這是對他及禮淶農業多年努力的肯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柴桑區江洲人,劉建讀大學時就立志獻身綠色農業產業,畢業后回歸家鄉,始終為存于心中的“綠色農業創業夢”努力著。
禮淶農業一直圍繞“養殖——生物發酵——種植——農產品電商”生態農業鏈,深度融合一二三產業、創新“互聯網 + 農旅”結合的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弘揚綠色文化。近年來,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的長期過量使用,導致土壤退化、生物多樣性破壞、環境污染加重,此情形下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顯得尤為必要。推行循環農業的標準化生產,要從源頭上防控污染,不僅要關注有益物質資源的循環利用,更要防控有害物質的二次污染蔓延與危害,使若干有害物質在循環利用過程得以降解,優化分配,合理疏通,變廢為寶。
為此,禮淶農業長期與上海交通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省農科院等多所高校和專業科研機構合作,聯合開發了土壤修復劑、水質改良劑、生物餌料、超微純中藥等多款綠色產品。2016年,禮淶農業成立鄧子新院士工作站,2018年該工作站升級為省級院士工作站。依托省級院士工作站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技術力量,禮淶農業大力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模式——開發微生物產業,將傳統線型經濟和農事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通過技術轉化為有用的資源;開發出的農業面源廢棄物(種植秸稈、畜禽糞便)智能堆肥發酵系統, 成功將企業動保板塊和有機肥板塊銜接,解決了秸稈焚燒污染、養殖糞便污染、土地地力下降、農產品品質不高四大社會性問題,真正實現了生態循環農業。
禮淶農業在種植業發達和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地區,結合養殖業糞便資源,提高農作物秸稈和糞便的利用率及經濟效益,并使當地養殖業、生物有機肥、種植業三者之間形成有機的產業循環鏈,建立起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的集約化現代農業經濟循環體系。
以耕地面積為1000畝、每年種植作物兩季的種植戶為例,種植戶只需提供約650平方米的空地,使用2臺發酵設備,即可處理好所有秸桿。其中200平方米的秸稈暫存場地,200平方米的秸稈粉碎場地,250平方米發酵場地。收集附近養殖場動物糞便,將秸稈與糞便按 7∶3 的比例混合堆肥發酵,年可生產有機肥約 500噸。“禮淶模式”關于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投入低,易落地;操作簡便,一次性完成,無須翻拋,節省人工。其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設備?膜是由特殊材料制成,膜內形成的水霧,能快速溶解臭氣分子,全程無任何異味。
目前禮淶農業主要采取種植戶合作模式、養殖戶合作模式、村集體經濟合作模式(在種植和養殖規模均較小的區域,以村為單位,由村集體經濟入股)三種模式,建立動物糞污、秸稈集中回收點和發酵點,制成有機肥后,由禮淶對接當地農業部門統籌有機肥使用指標和市場化運作,回歸到本地種植大戶或周邊種植戶使用,不僅無害化處理了糞污、秸稈,同時還能將其轉化為很好的有機肥料回田,改善土質結構,實現農作物廢棄物的綠色循環和資源化利用,為種、養殖戶提供資源化綜合解決方案,推動實現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和諧統一。
九江禮淶農業集團是農業全產業鏈企業,圍繞“江西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一個中心、構建十個養殖大縣生產加工實體、達成百個縣域農業主體運營合作、引領千個種養專業合作社、帶動萬名種養大戶共同發展”的目標,九江禮淶農業集團致力打造“個十百千萬”工程,助力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截至目前,禮淶農業僅在柴桑區新塘鄉等鄉鎮打造了6個“秸稈還田綜合利用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示范點,可處理10000畝耕地秸稈、30萬羽蛋雞糞污,造肥5000噸。
近期,省人大常委會固廢法執法檢查暨全國人大代表調研組、民進中央“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專家組均前往九江禮淶農業集團進行考察調研,并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禮淶模式“易落地、可持續”。經過不斷發展,省內多個縣區已與禮淶農業達成合作協議,禮淶循環農業模式正得到大面積運用和高質量推廣。
循環農業示范現場
智能堆肥發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