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風珍 徐峰 李俊杰
經歷了自由、舒適、慢節奏的假期生活,重返校園后,如何幫助孩子們在心理上迅速適應校園生活呢?濰坊市北海學校心理課題組的老師們從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四個層面設計了小學生入學適應活動,創造有利條件讓學生入學伊始就能盡快適應新環境,為孩子新學期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學生層面——做自己的主人,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法
1.制定新學期學習規劃,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學期學習生活目標,并在班級內交流分享后張貼到班級的展板上,時刻激勵自己。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完成了對自我概念的建構,同時逐步認識到學習的意義所在,讓新學期的學習生活元氣滿滿。
2.自行申報班級事物管理者崗位,找到自己在班級的歸屬感
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或特長自行選擇班級的管理崗位。參選學生,通過民主競選,由全班學生投票表決,選出每一項職務的志愿者。這種“以事育人”的管理理念,尊重和張揚每個個體的個性,讓學生找到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覺得自己是班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樣他們才會有快速適應接下來學習的動力和激情。
3.選擇不同的心理輔導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宣泄方法
開學初,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心理健康的實際需求,通過和全員育人制導師交流、表達性心理輔導和朋輩輔導等方式,用積極陽光的心態迎接新學期,為下一步的學習生活注入了能量。
二、教師層面——潛心研究,傾情付出
1.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科開學第一課,開啟學生新學期學習熱情
各年級學科教研組老師們共同研討,設計不同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方案,從別開生面的第一節收心班會到每一節生動有趣的開學第一節課,都開啟了學生新學期的學習熱情、學習規范和學習指向。
2.增設班級團輔課,導航學生新學期自我定位
重返校園后,學生面對新學期的學習生活可能會存在很多的不適應問題,加上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沒成熟,因而很多時候不能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這就需要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學校心理研究團隊的老師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設計了不同的班級團隊輔導課程,如促進班級凝聚力、人際適應與熟悉、我是時間小主人。
3.實行導師育人制,搭建學生新學期溝通交流平臺
為了讓學生能盡快地適應校園學習生活,學校積極推行“全員育人導師制”,實行“全員育人”“全科育人”,讓一些德才兼備的老師擔當德育導師。各科任教老師能自覺參與到育人活動中來,與學生面對面進行交談,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與心理情況,適時給予幫助,做學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學習上的輔導者、生活上的指導者、心理上的疏導者。
4.合理利用班級展板陣地,讓教室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
開學兩周內各班通過教室展板的多樣化班級文化設計,讓學生“明是非、知美丑”,引導孩子們以“情”“理”“法”管理班級,“情”乃善良之心,“理”是學生心中的價值判斷,“法”為班規。充分調動學生主人翁意識,達到“自立”“自理”“自律”的目的。除了教室后面的展板外,各班還充分利用了教室的其他墻面,在上面張貼了名人名言、勵志格言等。如“相信自己,我一定行!”“今天你微笑了嗎?”“誰在游戲中懂得謙讓,誰的朋友就越多。”“助人使你得到快樂!”等。學生在勵志語言中規范自己的言行,獲得正能量。
三、學校層面——決策引領,把握全局
1.創設一流環境,靜待學子歸來
全體教職員工齊心協力、團結協作,對學校的教室、宿舍、操場、綠化帶等公共教學設施進行了全面的消毒清理,老師們對教室和走廊精心布置,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迎接他們的幸福歸來。
2.渲染開學典禮的氣氛,營造出好的學習環境
每個學期都會有開學典禮,在開學典禮上,學校領導不僅要對學生提出詳細具體的要求,還會表彰那些成績優秀、學習刻苦的學生,這樣會對大家努力學習渲染一個氣氛,有利于營造出好的學習環境。
四、家長層面——家校聯手,促習慣, 構建和諧教育
1.為家長開設開學加油站
在寒假生活即將結束,新的學期到來之前。有的家長關注到,孩子們在認知、行為、情緒或軀體上出現了一些不適應的表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假期綜合癥。因此學校心理健康研究團隊的老師為家長開設了開學加油站,通過錄制視頻、制作美篇或開設家長學習交流群的方式為家長支招。
2.為家長們錄制“把握心理規律,助力孩子成長”系列微課
為幫助家長科學處理親子關系,并為學生的平安、健康、順利適應新學期學校生活,我校心理健康團隊的王宗梅老師為家長們量身錄制了四節“把握心理規律,助力孩子成長”系列微課,將邀請來自全國各地一線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連續推出11期家校共育心理系列微課:南風效應、德西效應、超限效應和羅森塔爾效應。重點圍繞學習習慣養成、心理狀態識別、親子溝通技巧以及學業輔導等方面為各位家長朋友們支招。
入學適應活動實施以來,學生積極適應新學期,自覺融入班集體,為創建良好的班風奉獻著自己的力量。通過老師和家長的方法指導,學生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制訂了新學期的學習生活計劃。通過班隊會、團輔課、表達性心理輔導和朋輩輔導等方式,學生從認識、心理、行為方面做出自我調適,克服了開學的焦慮心理,以更加積極、陽光的心態適應了新學期學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