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鳳琴 尹鵬飛
摘要:全球氣候變暖,多種病毒出現,人類的健康安全受到諸多威脅,醫院等衛生機構肩負著保障人類健康安全的重要使命。衛生機構的景觀建設要遵循人本主義理論,以醫務人員和患者為本,著重考慮其生理、精神和心理需求,在完成醫療任務的同時關注環境建設,滿足醫療康養需求。筆者對濟南市部分醫療機構的景觀環境進行現場調查研究,并對其景觀設施、綠化植物、環境色彩、質感等進行分析,得出綠化率普遍較低、綠化景觀方面的投入較少等結論,建議加大景觀投入,優化局域環境,提高生態效益,為醫務人員提供有利于工作生活的局域綠化景觀環境,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有利于病情恢復且符合心理及生理需求的局域綠化景觀環境。
關鍵詞:人本主義;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康養;衛生綠地;景觀環境
1 濟南市部分醫療衛生機構概況
商河縣位于濟南市北部,主要有兩大醫療衛生機構,即商河縣人民醫院與商河縣中醫醫院,此外還有若干個衛生院和診所藥店,本文主要對商河縣人民醫院和商河縣中醫醫院進行走訪調查。
調查的濟南市區醫院主要有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濟南市傳染病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婦產醫院、齊魯醫院。
第一,商河縣人民醫院。商河縣人民醫院位于濟南市商河縣青年路,在商河縣城區的東北方向,是一所二級乙等的綜合性醫院。醫院北側是門診樓,南側是住院部,正門在北側,南側、西側均有小門可供人出入,南北建筑之間有寬闊的廣場,有效疏導了人流,利于集散,包括自行車、電動車在內的所有的車輛都不能進入院區,醫院西側設置了專門的停車場,有效避免了人流、車流的匯集,防止產生混亂。
第二,商河縣中醫醫院。商河縣中醫醫院位于商河縣城區東北部,坐落于青年路,是一所二級乙等醫院,以中醫藥治療為主。
第三,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位于濟南城區東南部,坐落于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是一所綜合性醫院。正門朝西,走過正門就是寬闊的廣場區域,東側為門診樓,后院為停車場。
第四,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該醫院位于濟南市西北部,是一所三甲綜合醫院。正門朝南,進門后西北側為住院部、急診門診、發熱門診,東側為健康體檢樓,北側為門診樓,前院除了有具備交通集散功能的廣場以外,還設計了停車場,門診樓后也設計有停車場。
第五,濟南市傳染病醫院。濟南市傳染病醫院位于濟南市市中區經十路與小梁莊街交匯處東北方向,是一所二級乙等的專科醫院。醫院正門朝向經十路,進門正對面為門診樓,北側為住院部,后院為停車場。由于歷史比較悠久,該醫院建筑比較老舊,樹木已有十五米高,主要綠化樹種為法國梧桐等。
第六,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正門朝北,進入正門有一集散小廣場,右拐直接進入停車區域,由于用地十分有限,面積較小的集散廣場上停放了不少車輛。
第七,山東省婦產醫院。山東省婦產醫院位于經十路,正門朝東,進門后南側為門診部和住院部,北側同樣為門診樓,院內可以停車,但是基本沒有綠化。
2 存在問題
濟南市醫療衛生機構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綠化普遍很少,設計僅重視交通流線的走向與車輛的停放,綠化基本上不在設計者的考慮范疇之內。
第一,景觀設施比較匱乏。例如,商河縣人民醫院僅有一處面積不過30平方米的休息場所供工作人員和患者停留休息,且僅有秋千、坐凳等設施。對其環境容量進行評價可知,其容人量為5人,再多就會引起游人不適。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外部也缺乏景觀設施。
第二,綠化苗木樹種少。筆者調查發現,這幾家醫院綠化苗木數量及種類都過少,相對較多的為法國梧桐、白蠟櫻花等比較常見的樹種。
第三,景觀舒適度欠佳。筆者調查的大部分醫院環境均較嚴肅呆板,但筆者認為,明快活潑的色彩更有助于醫務人員開展工作和緩解壓力,也更有助于病人恢復健康。
第四,未將人本主義理論運用于景觀設計中。筆者調查的幾家醫院均沒有在室外設置比較私密的供病人休息的場所,沒有供病人進行體育鍛煉的公共場所,也沒有文化娛樂場所。多數病人尤其是住院病人,只能待在病房看手機、玩游戲、看電視,這是非常不利于病情恢復的。
第五,室內綠化植物少之又少。室內綠化的盆栽很少,多為綠蘿、吊蘭、紅掌、幸福竹等常見室內觀葉花卉。眾所周知,醫療衛生機構的室內環境比較差,在美化環境方面,室內綠化植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綠化植物不能太多,否則會在晚間消耗室內的氧氣,不利于工作人員及病人的健康;但是也不能太少,太少就起不到凈化空氣、調節情緒的作用。
第六,相關綠化養護工作未及時跟進,綠化機制有缺陷。醫療衛生機構對園林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同時對綠化養護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要定期安排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人員及時清除園林中的雜草、垃圾及枯枝落葉等,及時對園林植物進行修剪、施肥、灌溉,除去枯枝病枝,進行病蟲害防治,最大限度地提升園林景觀效益。
3 解決策略
患者的心理健康對身體的康復有極大的積極意義,優美的工作環境對工作人員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工作態度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鳥語花香的清新環境能夠使人體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基于此,筆者提出六大策略。
3.1 遵從先進的理念
先進的理念對景觀規劃設計具有非常好的指導作用,在醫療機構景觀建設和發展方面,比較先進的理論主要有“康復花園”理論和人本主義理論。
3.1.1 康復花園理論
康復花園理論起源于國外,具體包括壓力恢復、療養景觀、園藝療法、恢復性環境等理論分支。康復花園理論不能治療疾病,但是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能夠緩解病人的精神壓力,緩解醫務人員的工作緊張情緒,為其提供休息、交流和互動的空間。基于不斷進步的科學研究,空中花園通過引入自然光線和增加冥想空間,縮短病人康復的時間。這個重建項目為醫療類設計提供了新的范例,將康復花園整合作為醫療康復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3.1.2 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理論是心理學發展歷史上的主要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要求將人放在首要的位置來考慮,尊重人的需求,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主要代表人物為馬斯洛和羅杰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價值實現需求五個層次[1]。
3.2 科學合理地規劃用地
一切建設都要以規劃為前提,應嚴格遵循國土空間規劃,否則后續問題會很多。例如,位于濟南市的國際鮮花港,前期沒有協調好用地問題,在基本農田上建造了展廳,后續就出現了展廳經營停滯的問題,這就是用地性質不符合要求導致的。所以,要切實協調好、落實好用地,減少不利持續發展因素。此外,動靜結合、色彩豐富、突出季相變化、科學美觀、舒適可達、方便管理和維護、功能分區準確、道路交通流線順暢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規劃原則。
3.2.1 尊重景觀設計原則
景觀設計師要根據功能需求,根據現場情況,根據美觀生態的原則對場地進行合理規劃,要有良好的室外空間設計、交通系統空間設計[2]和休閑活動空間設計,要準確把握場地的尺度,根據場地尺度安排適宜的景觀設施,種植綠化樹種,設置水體景觀和景觀小品。水景是景觀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在康復花園中,可觸摸的水景是特別吸引人的景觀元素,感知性與參與性越強的景觀元素,越能轉移病人的注意力,從而使其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3]。
3.2.2 動靜結合
活動區域要做到動靜結合,既要有活動區,也要有安靜的休息區。活動區主要的作用為提供交談、鍛煉、康復訓練等的場所,可以設置籃球場、羽毛球場,也可以設置雙杠、單杠、秋千等娛樂設施,還可以設置寬闊的廣場供人進行集體活動。安靜的休息區要設置在人流量小的區域,與外界要有分隔,可以設置座椅、棋盤、茶座等休息設施,供人們安靜休息、冥想靜坐。
3.2.3 色彩豐富
如果有條件盡量使用色彩豐富的綠化苗木,紅色系有紅楓、紅葉小檗、紅花酢漿草、海棠、凌霄、月季等,白色系有荷花、白樺、繡球、繡線菊、梨花、早櫻、刺槐、丁香等,黃色系有迎春、連翹、棣棠、黃花月季等,紫色系有紫葉李、紫葉矮櫻、紫藤、紫荊、紫丁香、毛泡桐等。
3.2.4 體現季相變化
要營造更為美觀的景觀環境,應當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春季開花樹種主要有櫻花、丁香、玉蘭等,夏季開花的主要有紫薇、木槿等,秋季開花的主要有菊花、金花茶、月季等,冬季開花的有梅花、羽衣甘藍、杜鵑花、山茶花等。
3.2.5 科學美觀
景觀設施、景觀小品、景觀建筑、綠色植物的配置要遵循科學設計理念,符合人類感知習慣,從而給人們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景觀小品的尺度要合理;景觀設施在完成功能需求的基礎上,要注重色調和形態的打造;景觀建筑要遵循建筑學的相關理論;綠色植物要喬灌草結合,豐富層次,并構建出完美的林緣線。
3.2.6 舒適可達
設計者要提供方便快捷的進入渠道,提高使用效率,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入口要醒目,易于進入。
3.3 加大資金投入,提高資金利用率
資金不足往往是制約設計成效的重要條件,要在可承受范圍內加大園林景觀建設的投入力度,讓環境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3.4 合理選用綠化苗木
3.4.1 以鄉土樹種為主
濟南位于山東省中東部,屬于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區,選用的苗木比較豐富。常綠樹種主要為雪松、黑松、白皮松等;落葉樹木更為豐富,主要有白蠟、五角楓、法國梧桐、垂柳、國槐、銀杏、苦楝、毛白楊等;觀花樹木主要有櫻花、榆葉梅、桃、李、杏、蘋果、海棠、紫荊、丁香、玉蘭等;灌木主要有大葉黃楊、紫葉小檗、金葉女貞、小葉黃楊、雀舌黃楊、扶芳藤、迎春、連翹、貼梗海棠等;藤本植物有紫藤、凌霄、爬山虎、葡萄等;地被主要有小葉扶芳藤、白三葉、紫花酢漿草、二月蘭、三七等;草坪主要為高羊毛、早熟禾、黑麥草及其混播。
3.4.2 滿足美觀的需求
美觀原則是植物造景的重要原則,要滿足人的視覺感受,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人們對美的要求較高,構建醫療衛生環境,合理運用美學思想和藝術設計手段,展現特色醫療文化,突出醫療機構特色,能夠增強病患及其家屬的認同感,實現間接治療的目的,還可以提升區域幸福指數。
3.4.3 體現季相變化
春夏秋冬景色各不相同是園林追求的植物配置方式之一。春季主要有玉蘭、連翹、迎春、紫荊、丁香、櫻花等,夏季主要有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和木槿、紫薇等陸生花卉,秋季主要有月季、菊花等陸生花卉,冬季有梅花等小喬木可供觀賞。
3.4.4 注重功能適用性
功能為首,首先要滿足功能的要求,如康復性花園要進行無障礙設計,兒童醫院要著重關注趣味性和鮮艷的色彩。
3.4.5 注重生態效應
打造喬灌草地被結合的生態群落,能夠更好地發揮生態效益,做到夏天遮陽、涼爽,冬季暖陽高照,春秋季節溫度適宜,負氧離子濃度高,生態效應良好,這樣人們在此鍛煉、休息、交流才會心曠神怡,感到舒暢。
3.5 進行定期的精細化管理
園林空間的營造和發展,應做到“三分種,七分養”。園林養護管理非常重要,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仔細進行打理,不然植物會瘋長,設施會損壞,小品會失去靈性。在園林綠化養護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將園林綠化養護中的資金落到實處,建議每個醫療衛生機構安排專門的團隊對景觀場所進行維護管理。
3.6 體現特色與獨創性
要根據每個醫療衛生機構本身的特點打造景觀,如兒童醫院要能夠體現童趣,色彩明快活潑,適量安排兒童游樂設施,如沙坑、秋千、滑梯等,為兒童提供可以游樂的空間,要體現特色和獨創性,展示文化氣息,營造特色氛圍。
4 結語
合理安排景觀設施、景觀小品和植物栽植,能對醫務人員和病人的生理、心理及感官舒適度產生直接的積極作用。醫療衛生機構景觀的調查研究成果除了能為醫療衛生機構提供意見和建議外,也能為公園、街頭綠地、居住小區等綠地的景觀營造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李響.需求層次理論下近代中國城市體育空間演變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8,37(03):66-72.
[2] 王芳.針對銀發浪潮主體的戶外環境設施設計:以老年公寓為例[J].藝術百家,2012,28(03):224-226.
[3] 赫伯特·R·斯卡爾,張善峰.一個撫慰身心的場所:梅西癌癥中心康復花園[J].中國園林,2015,31(1):24-29.
作者簡介:布鳳琴(1967—),女,山東聊城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風景園林植物應用與風景園林技術科學。
尹鵬飛(1988—),女,山東商河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風景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