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蕾
摘要:議題式教學作為思想政治學科領域的新型教學方法,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學生思考主動性與自主性。在高中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思想政治素養已經形成一定基礎,能夠支撐其更好地參與議題式教學活動。但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未能實現良好互動,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議題討論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降低議題式教學的成效。為此本文從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的原則及其策略兩個主要方面展開論述,致力于最大限度地發揮議題式教學優勢。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教學研究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重點正在從單純幫助學生取得較好的考試成績,轉化到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上來。諸如政治認同等素養,成為教學中的主要關注點。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論性和抽象性比較強,高中生還缺少足夠的經歷去親身體會各種理論的實際價值,所以核心素養的提升需要教師通過議題式教學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感”,認識到理論知識的實際價值和重要意義。教師應將其作為議題式教學的主要目標來開展教學活動。
一、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的原則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議題式教學應該遵循統一、生本和自主三大原則。所謂統一,指的是在議題式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保持全過程目標的統一,要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不能模糊不清,不切實際地希望“面面俱到”。生本原則,指的是要以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社會現象等素材作為議題的來源,不能由教師單方面決定。自主原則是要把更多的課堂空間交給學生,不要去預設一個學生必須達成的議題討論結果,要允許并鼓勵學生的自主發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乃至實現由學生自主提出科學合理的議題。
二、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策略
1、精確設計議題,強化議題價值
為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有效開展議題式教學,教師首先要做好議題設計,明確議題式教學雖然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更加自由,但不是天馬行空,不著邊際。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經過不斷的發展優化,越來越符合高中生的身心成長規律,所以應該以教材內容為核心去進行議題的設計。另外,議題對于學生來說還要有實際價值,學生能夠直接通過議題發現思想政治知識的作用,并且可以在此基礎上去優化自己的生活實踐,這樣才能促使學生長期保持參與議題式教學積極性。
以“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教學為例,教材中提到對于外國文化要“立足國情,交流共鑒”。但現今社會的青少年,在對國內外文化的認識中存在偏頗。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教師應立足高中生“愛看電影”“愛聊電影文化”的特征,引出國內外的著名電影,比如《我不是藥神》和《釜山行》作為對比,通過兩個作品分析國外電影在塑造人性時的優秀方法,以及國內電影在編劇與拍攝中的優點,讓學生明白國內外文化各有千秋。最后從兩個電影所傳達的人性角度分析,重點討論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的問題,達到議題效果。
2、突出議題情境,優化議題表現
在上文的例子中,議題的素材是兩部電影,這兩部電影本身屬于情境,并不需要學生再去進行更多的聯想和構建,就能夠達到強化學生討論熱情的效果。但是,很多時候議題并沒有非常合適的文化產品能夠進行生動直觀地呈現,此時就需要情境作為支撐,通過情境來提升議題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另外,情境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考,讓學生的思維深入到議題的深層內涵中去。在創設議題情境的具體方法上,則要根據實際情況,如教學內容和學生能力來加以選擇,不要過于單一,保持學生對議題情境及議題本身的新鮮感。
例如,針對“全民守法”一課,教師首先確定了議題“事急可否從權?”議題本身緊貼教學目標和內容,高中生不存在對議題本身含義上的理解困難。但是,由于絕大部分高中生沒有面臨過需要“從權”的緊急情況,討論時不易深入,興趣可能比較淡薄。對此,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情境:一名出租車司機載了一名即將生產的孕婦,然后一路鳴笛,不顧紅綠燈沖到醫院;一名父親開車送孩子上學,擔心孩子遲到,闖了紅綠燈。然后讓學生對這兩個情境展開對比討論,能夠辯證的認識和回答“事急可否從權”的問題,加強對全民守法的理解。
3、組織議題活動,吸引學生參與
在議題式教學中,具體環節、內容和形式可以有很多變化。比如在第一個例子中,教師先讓學生討論,然后選擇學生熟悉和喜愛的內容融入議題;在第二個例子中,教師則是給出情境,作為議題的補充或根據。另外,議題式教學中除了討論,也可以辯論或爭論;既可以教師全程作為指導,也可以由教師直接參與進去。一般情況下,越是有討論空間且學生觀點差異越大的議題,越適合采用辯論或爭論等方式來組織,能夠將學生的熱情更好地調動起來,起到“真理愈辯愈明”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社會歷史的主體”時,部分高中生深受各種文化產品的影響,頭腦中對歷史的理解與“英雄豪杰”“帝王將相”緊緊綁定,很難認識到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還有的學生則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對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設計議題“英雄與人民在歷史上的作用”,讓兩方學生展開充分的辯論。為了保證公平,教師不宜直接參與進去,但應該為雙方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料素材作為論據,讓辯論更加深入,拓展學生知識面,增進學生理解,爭取獲得優秀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議題式教學能夠成為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動力。希望大家能夠對此展開更多的教學研究實踐,努力提升其實際價值,推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進步,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出更多思想政治素養過硬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秦蕓.淺析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高考,2019(19):159.
[2]楊遠柳.試論思想政治課堂的議題式教學設計[J].時代報告,2019(1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