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游

在以素質教育為培養方向創建小學數學課堂時,教師要優化教學方法,組織更多易于實踐探索活動,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良好鍛煉,并且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關注對學生多元學科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更強,能夠在思考探究的背景下認識知識要點的實質,并且吸收知識。這會讓學生的學習印象更加深刻,同時也是對學生多元學科能力的鍛煉,學生會更加喜愛數學課程的學習,更加地積極投入課堂,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會得到很好的提升。
設計開放化的實踐學習活動。教師嘗試設計開放化的實踐學習活動,可以讓學生有更多實踐理論知識的空間,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充分地吸收知識,還會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多樣,能夠讓學生有效化解遇到的各種數學問題。教師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探索多樣化的實踐學習活動,增添學習的趣味性,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的多元學科能力得到鍛煉。
比如,在教學完《混合運算》后,教師給學生列舉了這樣一個思考問題:一個櫥柜有3層,每層可以裝8本書,班上一共有2個同樣的櫥柜,一共能裝多少書?學生甲回答:先求出2個櫥柜一共有幾層(2×3=6層),然后再求有幾本(6×8=48本),即2×3×8=48本。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解法。不一會兒,學生乙回答:先求一個櫥柜幾本書(3×8=24本),然后再求2個櫥柜有幾本(24+24=48本)。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活動設置與安排,通過應用題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混合運算能力,并且讓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加強對知識的吸收。不僅如此,教師還有意識地發展了學生的一題多解思維,讓學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這些都是素質教育背景下值得推崇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會獲得更多學科能力的提升。
拓寬學生的知識獲取空間。教師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獲取空間,合適地延伸與拓寬教學,讓學生能夠在知識學習上有多樣化視角,為數學課堂增添更多趣味和活力。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時讓自身的思維更加多元,要善于廣泛利用生活中的各種元素作為教學的輔助。同時,教師要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能力,引導學生積極發現生活中廣泛存在的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這不僅可以為課程學習增添更多趣味,也可以避免學生在特定知識的學習上存在思維局限。這很好地解決了課程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不僅提升了知識教學的綜合實效,讓素質教育在課堂上有良好的滲透,還帶給了學生更加豐富的學習收獲。
比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就可以跳出課本,讓學生觀察周圍的各種事物,發現角的存在。比如,課桌形成的角是直角;一把紙扇在慢慢地打開,開始角度很小,是銳角,后來打開的角度越來越大,就成了鈍角。這些發現非常生動地給學生詮釋了角是什么,并且讓學生看到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角的特點,讓課堂更加靈活開放,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也可以更加牢固地記憶知識。
加強學生思維靈活性的鍛煉。隨著教學的不斷推進,教師還可以加強對學生思維靈活性的鍛煉,這也是素質教育背景下對數學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并且能夠讓學生的問題分析和解答能力更強。教師可以從知識內容出發,設計一些有探究價值的思考問題,并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所學知識。這樣的探索過程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學科能力,能夠讓學生真正將理論付諸實踐,可以從整體上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明顯提升學生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一個思考問題:從一個長18厘米,寬16厘米的長方形中截取一個邊長最長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剩余部分的周長是多少?該題目考查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知識。在思考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會通過畫圖解題,有的學生會用一張白紙作為道具解題,開展各種嘗試,思維會變得越來越活躍。在解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有更深入的認識,更牢固地掌握了這兩種圖形面積的計算方式。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高新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