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原創電子音樂作品音樂會
2021年6月16日,由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出品的第七屆“E音之夜”多媒體原創電子音樂作品音樂會在國重大樓(1500人報告廳)成功演出。
中央電視臺、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國歌舞團、人民音樂音像出版社、攝影與攝像雜志社、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騰訊音樂、摩登天空、字節跳動、快手、杜比實驗室、小冰公司、小旭音樂、和聲創影、熠響娛樂等學界、業界專家出席本屆音樂會,并給予演出高度評價。
總導演王鉉教授對每首電子音樂作品如何在多媒體舞臺上展現和每位主創進行了長達三個多月的音視頻修改及創意制作,并經歷多次舞臺模擬搭建以及三次冰屏方案推翻重建,最后確立了本屆“多空間、多層次”的舞臺設計,并最終得以完美呈現。
中央音樂學院電子音樂博士,現任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子音樂學會理事、中國音數協音樂產業促進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宣部進口出版制品審查專家。
主持并參與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幾十篇,主持多次國家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及峰會版塊。
出版個人作品專輯《落入凡間的精靈》《寬恕電影原聲》、個人專著《互動音樂——藝術與技術的交互》等。
多部電子音樂作品在國內及法國、美國、波蘭、德國等國際電子音樂節上演出,并入圍國際電子音樂作曲比賽決賽及獲得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電子音樂作曲比賽A、B、C組一、二等獎;論文曾獲得全國數碼藝術理論最佳論文獎,多次獲得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電子音樂論文獎。
長期擔任國內國際專業電子音樂作曲比賽評委;多次輔導學生參加國內國際電子音樂作曲比賽獲得一、二、三等獎。
擔任舞劇、歌舞劇、梵唄系列音樂會、音樂劇等大量歌舞音樂劇作曲、音樂制作、音樂總監工作。
擔任央視大型紀錄片《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運河》,電視劇《歷史的天空》、電影《寬恕》《媽祖回家》《長燈歌》《歸來》《爵跡》《一秒鐘》《晴雅集》等影視音樂、聲音創作及制作工作。
創立應用類多媒體電子音樂會品牌——“E音之夜”。
01《開場秀》
作曲&演出:呂晨豪 許銘麟
視頻:李乾鳴
作品簡介:未知的領域,神秘的訪客,新的生命在這里誕生,世間萬物都將蘇醒,請跟隨宇宙的律動一起感受E時空、追尋自我。
02《即行》
作曲&混音:周行卓
爵士鼓:王星宇
合成器:周行卓 王方騁
視頻:周行卓
作品簡介:即行,意為立即行事,包含著果斷、堅決的精神。作者試圖用大量電子合成的寫作手法、復合交錯的聲部、亂而有序的節奏,以及色彩濃厚的和聲來表達這種精神。作品以電子寫作代入,呈現出豐富的藝術體驗。
03《酒神》
作詞&作曲:殷子惠
演唱:殷子惠
制作人:王維雯 殷子惠
吉他:李明宇
錄音:李玉茹@A8 Studio
混音:王維雯 楊舜禹
視頻:祝隨源 齊嘉琛 羅雨玥
作品簡介:本首歌曲采用電子與流行樂隊結合的方式,營造一種松弛、細碎的飄逸之感,塑造了酒神的空靈與新奇,也映襯了酒神愛而不得的掙扎與糾結。
04《不要來煩我》
作詞&作曲:余奔
演唱:顏丙沂 余奔
編曲&制作人: 余奔
視頻:謝君妍 吳叢杉 何梓青
作品簡介:世界彌漫著焦躁不安的氣息,每個人都在努力著想要沖破枷鎖。成年人的世界總是黑白色調的嗎?用……的方式,描繪出所有人內心的矛盾碰撞,對這世界吶喊:“焦躁不安別來煩我!”
05《筆墨》
作詞:靳曉宇
作曲&演唱:張博凡
編曲:張博凡 史安迪
中國鼓:張博凡
視頻:靳曉宇
作品簡介:本作品結合了中國風、搖滾、電子、管弦樂等元素,以唐代詩人陸游與唐琬的愛情故事為背景,通過現代青年的視角與共情,結合現代的音樂表達方式,再次呈現一段流傳千年的愛情故事。
06《禁絕地平線》
作曲&合成器:薛雨陽
混音:薛雨陽 石間
視頻:唐婉婷
弦樂:路寰 李睿 彭雅靖 王艾瑄
電吉他:畢崇閎
作品簡介:《禁絕地平線》是一首運用虛擬樂器與真實樂器相融合手法創作出的現代管弦樂隊作品。將電子合成器、打擊音效和傳統管弦樂緊密結合,利用現代管弦樂的音效特點,策動起影像畫面的戲劇張力和情緒感染力。讓電子樂、打擊音效和管弦樂的音色律動交織成一體,進而形成飽滿的混聲效果和濃郁的音響氛圍,具有一定的先鋒實驗音樂色彩。作品描述了地平線以外的未知時空與地球的微妙關聯,闡述對平行次元空間的多重猜測與對未知領域的敬畏之心。
07《臺北夏日》
作詞&作曲&編曲:王香怡
演唱:王香怡
鍵盤:張羽濃
吉他:陶家軒
貝斯:岳越
鼓:陳澤宇
視頻:王香怡
作品簡介:本歌曲為作者旅臺北有感所創作,抒發輕松愉快之情,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人際關系的向往。
08《Night bird》
作曲&演唱:Eric
作詞&合成器:王茜頤
編曲&混音:王茜頤 蔡成鈺
視頻:陳思滿
作品簡介:致那些難以入眠的夜晚,那些思維跳躍的瞬間,那些告別后或許永遠不會相見的人和那些想說卻沒說出口的話。
09《飛花令》
作詞&作曲&編曲:鄧超源
演唱:鄧超源
鍵盤:何明澈/電吉他:王研智
木吉他:胡津豪/貝斯:張添為
架子鼓:王依云/大鼓:李冰
嗩吶:經澤豐
混音:張添為/視頻:程蕾
作品簡介:飛花令是古代文人在行酒之時所行的娛樂活動,以詩詞助興。本曲在于表現古人于觥籌交錯間的情感表達,并對李白的部分詩詞做了借用和修改形成歌詞的創作。作為一首歌曲,作品中也使用了一定電子技術手段對某些聲部進行電子化處理。作品中人聲既作為旋律聲部又作為一種樂器與民族樂器(嗩吶)以及電聲樂隊、管弦音色進行融合寫作,以高昂的情緒表達作為作者對當時古代文人行酒時的豪放和不羈的想象。
10《一千萬片》
作詞:李亮辰
作曲:夏崚朗 李亮辰
演唱:李亮辰
編曲&混音:夏崚朗
視頻:夏崚朗 吳尋
視頻素材拍攝:靳曉宇
作品簡介:人不可避免的會向自己追問一個關于自我的答案。這個答案即使他人懷揣最圣潔的愛意,也無法替自己回答。在歡愉至上的時代,我們迷失在找到答案的路徑中甚至開始模糊問題本身。當內在的渴求和現實相割裂,實現與消亡就會并行。如果達成就意味著碎裂,那就碎成最美的事物,像一千萬片金色的樹葉。
11《叢林之子》
作曲&混音:李元容
合成器:李元容 熊思佳 張釋心 汪奕含
視頻:唐婉婷
作品簡介:當危機四伏的叢林披上了童話般的外衣,叢林中的孩子會如何揭開身世之謎?作品靈感來源于吉卜林小說《The Jungle Book》,作為享譽全球一百多年的經典名作,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童話似的情節背后折射出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與身份認同的社會問題。作品以管弦為主奏,力于用民族與現代打擊樂疊加設計展現濃郁的叢風情,訴說愛與勇氣的冒險故事。
12《藍風鈴》
作詞&作曲&演唱:楊格
錄音&混音:楊格
視頻:楊格
作品簡介:AOI FURIN(藍風鈴)的花語是“永遠的羈絆”,是“柔軟的心”與“溫柔的愛”,更是“洶涌的占有”與“熾烈的妒忌”。總期盼煙火絢爛剎那成永恒,不愿再去追究暗淡后墜落的原由。美麗的事物,為什么無法永遠地美麗下去呢?又或許正是這份感嘆讓它更加動人吧。藍風鈴,是盛放在心口,每一個曾走進過你生命里的人。
13《未曾離開》
作詞&作曲&編曲:王研智
演唱:王研智
鍵盤:魏靖坤\主音吉他:王研智
節奏吉他:巫沐陽\貝斯:周詩樺
鼓:沈思銘
視頻:王烜\混音:胡津豪
作品簡介:本作品創作靈感來自于音樂人趙英俊的不幸離世,歌詞是對其留給大家的最后一些話中提煉寫出,但一首紀念故人的作品選擇了一種流行朋克的音樂風格,更是為了映襯出他所述“你們知道我是個多酷的男子,別搞得黑黑白白,哭哭啼啼的行嗎,LOW掉渣子了”,用他所期待的方式,創作一首作品,紀念他!也時刻讓我們珍惜當下的生活。
14《渡》
作曲:何星宇
舞蹈:沈徐斌
尺八:張維本/合成器:何星宇
大鼓:李冰/視頻:張博
作品簡介:唐代高僧鑒真歷經十二載,先后六次東渡,克服了種種危險與困難,才抵達日本,傳授佛法戒律,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
作品使用了中日傳統樂器:尺八,三味線與曲笛、簫等。在聲音上,運用FreqShift、Evolution,等技術手法對采樣音色進行電子化處理以營造聲音空間及樂曲氛圍。全曲試圖通過聲音的變形重組,不同民族樂器與管弦音色的交融與對比,來表現東渡路途中的艱難,以及中日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15《夜城》
作曲:畢崇閎
合成器&吉他:畢崇閎
鋼琴:周櫻
薩克斯:張澤浩 高孟昊
Launchpad:李治成
貝斯:岳越
架子鼓:黃培格
視頻:王森
作品簡介:本作品通過多種音樂風格與音樂語言描繪了現代及未來都市夜晚的動感與繁華。類小號的音色與薩克斯的組合既有金屬強烈的沖擊力又包含柔美的長線條模式,作品中融合的抒情段落以及電子舞曲段落充分表現了夜晚城市的多姿多彩。
16《日出日末》
作詞&作曲:謝君妍 吳叢杉 顏丙沂
編曲:謝君妍 吳叢杉 余奔
混音:謝湛瑩 余奔
演唱:顏丙沂 謝君妍
鋼琴:吳叢杉
大提琴:謝君妍
弦樂錄音師:趙旭東 高尚
視頻制作:謝君妍 吳叢杉
作品簡介:太陽千篇一律的往返,天空的日末與日出也總是循環播放著。落下的櫻花,綻放的天空,不如就讓這熱烈擁我成王——“日末之后即是日出,我想聽見你的回答。”
17《Happy》
作曲:周雨琪/作詞:譚淏夫
編曲:周雨琪 李治成
演唱:張鸞懿 嚴謹 許韻芝 周雨琪 丁怡 盧芃嘉
編舞:嚴謹 許韻芝 周雨琪
混音:楊舜禹/視頻:謝君妍
作品簡介:什么是快樂星球!
快樂是一種態度,無論何時我們都堅信風雨過后總有彩虹;
快樂是一種魔法,它能在寒夜為寂寞的人帶來掌聲;
快樂是一種追求,它給予我們堅定的信念與命運抗爭;
快樂是一種信仰,我們用音樂為世界填滿笑語歡聲。
18《月彎彎》
作詞&作曲&編曲:王研智
演唱&鍵盤&混音:王研智
視頻:王研智 張博
作品簡介:《月彎彎》是一首集原聲樂器、電子音效、人聲采樣為一體的歌曲,全曲多次重復“月彎彎”這個主題,以月亮的形象刻畫出身在他鄉之人的思鄉之情,伴隨著具有呼吸感的弦樂,將思鄉這種復雜且深沉的情感表達出來,尾奏處大量的方言采樣模擬出不同地區卻相同的對游子歸鄉的渴望之情,訴說著對身在他鄉親人的思念。
19《熱》
作詞&作曲:汪煦皓 慶美樂團
主唱:陳泫璇 何鏡西
編曲:汪煦皓 呂晨豪
吉他:夏朗
貝斯:汪煦皓
打擊樂&和聲:吳尋 李昱璇 黃曉晗
混音&視頻:汪煦皓
作品簡介:作品《熱》是一首基于 City-Pop 風格的流行音樂作品,在復古的基礎上使用了大量現代合成器音色與Neo Soul吉他音色,并加入EDM樂段,與上世紀的流行音樂風格碰撞融合。
20《LOVEKILLER》
作詞&人聲:肖翔 李知錦
作曲&編曲:肖翔 李知錦
視頻:李知錦 肖翔
混音:肖翔
作品簡介:一個殺手機器人無可救藥的愛上了她的獵殺目標,而這個被獵殺的人類也毫無防備的陷入了完美機器殺手的圈套之中,人與機器人在賽博朋克的都市夜晚相愛相殺。
作品是兩位音樂人的一次靈感碰撞,在音樂人肖翔制作的英式舞曲律動之上,與化身為虛擬歌姬的音樂人李知錦講述 “LOVEKILLER” 的賽博朋克幻想。
21《未聞花名》
改編&編曲&演奏:武正陽
混音:武正陽 楊舜禹
視頻:武正陽
作品簡介:《未聞花名》改編自動畫《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到的花的名字》主題曲《Secret Base》,將原曲改編成主奏樂器為鋼琴的流行樂隊版本。
22《地球,Ta太熱了》
作詞&作曲:王藝格
演唱:王藝格
編曲:楊格
制作人:王藝格 楊格
視頻:高光
混音:李宗遠@Studio21A
作品簡介:一切仿佛都要從去年的疫情說起。
我曾自認為是一個“冷漠”的人,不易為外界因素所動,但不曾想過這場全人類面臨的考驗竟真實地讓我生發出前所未有的憂慮——地球,持續升溫中。我們熟悉并賴以生存的這個Ta,漸漸不堪重負,不斷上演著關于自然生態乃至人類社會的種種鬧劇……
“我看不見的藍色也會變成白色……”雙眼被塵埃遮蓋,淚光中依稀倒映出融化的冰川、孤獨的生物……
活在當下,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內心渴望改變些什么。
23《霓》
作曲:馬為驍/混音:劉文揚
視頻:唐婉婷 馬為驍
琵琶:楊雨萌/大提琴:賀虓
尺八&蕭:張維本/爵士鼓:王星宇
鍵盤:馬為驍
作品簡介:本作品寫給作曲本人,希望能夠在最喜歡的風格領域里留下一首讓自己開心的作品。
整個創作過程中,帶來兩種感受,第一是想跟著音樂一起扭動搖擺,第二則是眼前仿佛會浮現出許許多多艷麗的色彩。源于此,這首作品命名為——霓。
24《不愿流浪的馬》
作詞&作曲:張博凡
編曲:熾熱星球樂隊
主唱&木吉他:張博凡
電吉他:陶家軒/貝斯:汪煦皓
鍵盤:何星宇/架子鼓:蔣曉玉童
視頻制作:靳曉宇
作品簡介:本作品是詞曲作者張博凡在呼倫貝爾大草原采風時看到在草原自由生活的馬群有感而發所創作的,由熾熱星球樂隊共同演繹。
熾熱星球樂隊成立于2018年,是一支充滿活力并專注于原創作品的獨立樂隊。樂隊成員來自于中國傳媒大學電子音樂制作專業,是一群熱愛原創音樂的年輕人。曾參演秦皇島樂島海豚音樂節;白楊音樂節;中國傳媒大學65周年校慶歌會;理想live長沙站;多次參加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主辦的E音之夜多媒體原創電子音樂作品音樂會等活動。
25《擁抱青春的模樣》
作曲&作詞:陳澤宇
編曲:魏靖坤
錄音&混音:章松奕
演唱:杜昱星 楊格 顏丙沂
謝君妍 李知錦 張以斯帖
陳澤宇 張博凡 章松奕 魏靖坤
作品簡介:《擁抱青春的模樣》是以在社會上經歷風霜雨雪的經歷為背景,由此產生的對青春大學時光的懷念之情,通過“擁抱”青春時期的自己的模樣,從中找回青 春時期的初心和最初的夢想,最后回歸現實冷靜思考,在接下來的道路上繼續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