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健
隨著現代教育理念、智慧教育技術應用不斷成熟,體育教學理論、方法與模式呈現全新形態。以往體育教學對創新的理解相對淺顯,多局限于課堂、課外的某一環節,或者教學理念、方法等某一層面,影響了體育教學的實質性創新。為更好實現“以體育人”目標,要將創新思維融入體育教學各環節,通過打破傳統教學方法,重塑體育課堂形態,使學生以最佳身心狀態參與學習,促進體育教學實現最佳成效。本文以創新教育理念為基礎,針對體育教學新任務,提出了體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的應用路徑。
在創新教育理念指引下,開展體育教學時,要借助智慧教育平臺,優化體育教學模式,使教師更精準、更形象的講解體育技能要領、動作姿勢,使學生能快速、有效的把握體育教學內容。為此,教師通過踐行創新教育理念,發揮智慧教育技術、多元教育理論和高效教學方法等多元優勢,為學生塑造智慧高效、多元創新的體育教育新課堂。
1 創新教育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新形態
優化體育教育形態,明確“以體育人”的核心任務與價值導向是當前體育教學的全新訴求。因此,為適應體育教學的創新訴求,需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個性訴求,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以育人規律、教學規律推進體育教學。
1.1 構建以規范、規律為基礎的體育教學新形態
將創新教育理念引入體育教學,需要首先構建遵循規律、遵守規范的體育教學課堂。其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學任務、目標進行合理分解,制定良好的課堂規范,通過明確體育課堂秩序,使相對有限的體育課堂時間,取得最佳教學成效。要圍繞體育教學的內在育人規律,構建新型體育課堂。其二,在制定體育教學任務時,要先收集和匯總學生的體育學習訴求,科學分析學生的體能負荷量,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課程計劃、學習任務,使體育課堂符合學生實際,生動踐行規律育人的創新理念。
1.2 構建多方協同、學生主導的體育教學新形態
創新體育教學需要重塑教學生態,構建學生主導、家校社多方協同的育人體系,打通體育育人各環節的融合障礙,通過發揮多方參與、協同育人優勢,全面凝聚優勢教學資源,營造最佳體育教學氛圍。一方面,學生主導體育教學成為新趨勢。在創新體育教學進程中,要圍繞學生個性化興趣,合理把握體育教學的難點與重點,增強學生的學習獲得感。聚焦學生主體的體育教學,需要圍繞學生身心健康的核心目標來開展教學,通過構建學生主導的體育課堂形態,推動教學創新。另一方面,多方協同開展體育教學成為重點。要將體育教學納入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全環節,通過整合家校社等多方育人資源,使學生能夠獲得全方位參與、全環節覆蓋的體育教學活動。
2 基于創新教育理念的體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應用
創新教育理念旨在實現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無論是利用新資源、新技術,還是構建全新教學模式,應用最新教育方法,都要將學生的基本體能、學習興趣放在首要位置,通過創新、優化體育教學形態,實現體育教學的最佳成效。
2.1 應用新技術,打造智慧體育課堂
在當前開展體育教學時,為更好踐行新理論與新方法,需要以新技術構建智慧“新課堂”。第一,引入新的智慧技術和智能穿戴設備,對學生體育鍛煉的詳細狀況、體測成績等內容進行精準收集,形成科學、客觀的創新依據。第二,引入新的智慧技術,優化體育課堂形態。通過發揮智慧技術優勢,為學生打造生動形象、趣味新穎的體育課堂,使學生能夠對體育教學內容形成深度、有效認知。
2.2 應用新理論,采用全新教學方法
為更好開展體育教學,要以新理論為支撐,通過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增添學生體育學習的實際收獲。一方面,要善于應用新理論,推動體育教學創新。圍繞體育教學要求,將“分層育人”、“多維育人”和共生育人等多種理念融入體育教學,使體育教學呈現更大活力與生命力。另一方面,要不斷引入新方法,持續提高體育教學成效。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引入游戲教學、拓展教學和體驗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有效增強學生體育學習活力。
2.3 明確新導向,實施全新評價體系
創新體育教學,不僅是方法與理論的多元創新,更是對教學評價體系的持續優化與完善。因此,在新的教學形態下,要重塑教學導向,調整教學評價的標準與評價方式。一是調整體育教學評價標準。要從傳統關注體育測試成績轉向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通過關注學生多元成長變化,實現“以評促學”的最佳成效。二是調整體育教學評價方式。要從傳統的結論式評價、終結式評價轉向過程性評價與結論評價相結合的全新評價方式。通過加大學生體育學習過程的評價比重,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3 結語
體育教學是學生實現健康身心的關鍵途徑,也是踐行“全面育人”理念的關鍵做法。為更好推動體育教學創新開展,需要深度把握育人規律,遵循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導向,通過引入智慧科技和全新教學方法,實時調整育人評價導向,使體育教學真正向學生全面成長的方向升級。
(作者單位: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