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清
摘要:本文對當前世界經貿格局及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全球經濟一體化受阻,區域經濟一體化或成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態勢;全球經濟將處于低速增長,多極化格局明顯;數字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新引擎。
關鍵詞:世界經濟;經貿格局;發展趨勢
近幾年來,世界經濟的發展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總體趨勢下行,尤其是一些世界主要經濟體對外經濟政策的變化以及受到突發疫情的影響,世界經貿格局正在發生著一些重要的變化,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也正處于一個關鍵的節點。本文基于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現狀,就世界經貿格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變化進行一些探討,以期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鑒。
1.全球經濟一體化受阻,區域經濟一體化或成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態勢
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就已經出現了一些阻礙因素,其中最為關鍵的是一些世界主要經濟體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態度、立場發生了轉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積極力量在各個重要的地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世界經貿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西方一些發達經濟體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態度、立場發生變化,從根本上來說,是源于這些經濟體認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已經難以再取得重大利益,反而是一些新興的經濟體在利用全球經濟一體化取得快速發展,并在國際競爭中逐漸對其經濟主導地位構成威脅。基于此種認識,這些在世界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及影響力的經濟體,在經濟政策上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抵制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措施,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形成了阻礙。就全球經濟一體化來說,目前基本是形成兩大力量,一方是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新興經濟體在力圖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持續發展,另一方則是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代表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形成了阻礙力量,試圖改變世界經濟發展的航向,以貿易戰等手段來保持現有世界經貿格局,阻止世界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步伐。目前,美國將中國視為其在經濟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在經濟政策上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實際上就是要改變現有的整體經濟發展策略,也就是當全球經濟一體化對其經濟發展有益的時候就積極推動,一旦這種全球經濟發展的模式不再對美國有利時,就直接拋棄,采用對自身發展更為有利的經濟策略,從某種程度而言,這才是美國一系列經濟政策制定的根本目的所在。
就當前的現狀而言,由于世界最為主要的經濟力量如美國、歐盟都已經轉變了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態度、立場,即使中國等新興的經濟體在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仍然會失去其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畢竟美國仍然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最為重要的一環,其經濟政策、決策必將影響世界經濟的發展走向。那么,在可預見的未來,區域經濟一體化或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態勢,歐盟本身就是一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典型代表,如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簽署,標志著全球經濟發展的新態勢正在逐步形成。
2.全球經濟將處于低速增長,多極化格局明顯
疫情的突襲在全球引起連鎖反應,也導致世界經濟的發展踩了一腳“急剎車”。然據有關專家的分析,世界經濟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增速就已經下了一個臺階,從之前(2000年-2007年)的平均3.7%降到了之后的(2008年-1019年)平均2.6%,而這次疫情造成的破壞,或將使世界經濟增速再下一個臺階。2020年全球經濟負增長已經是定局,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下,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礎上,各國已經在著手進行經濟工作的恢復,全球經濟復蘇已經啟動,但要回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怕是要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
從根本上來說,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落入低谷,只是在全球經濟長期低迷狀態下的一次“雪上加霜”。早在此之前,全球經濟已經在貿易保護以及單邊主義等的困擾下陷入低迷,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全球經濟治理滯后以及全球發展失衡這三大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
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一直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促進力量,但就現狀來看,雖然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技術創新,但短期內似乎不太可能出現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因此也就不太可能出現如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由“互聯網”帶動的各項技術井噴所帶來的經濟飛速增長。而根據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盧荻教授的分析,當今世界的資本主義已經進入了金融投機化的階段,即金融投機已經成為了資本的主導力量。在上一輪的技術創新中涌現的一大批尖端企業,通過技術領先優勢在全球撮取了巨大的利益,但這樣巨大的利益并沒有投入到新一輪的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中,而是參與到了金融投機活動當中。由此造成了新一輪的技術創新積累不足,在短期內無法為世界經濟提供發展的新的技術推動力。
全球經濟治理滯后。西方一些發達經濟體,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無法保持競爭優勢,便憑借自身目前在世界經濟中的優勢地位,轉而尋求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的加持,妄圖扭轉不利局面,繼續主導世界經濟發展。作為世界經濟舉足輕重的力量,美國肆意在全球范圍內挑起經貿摩擦,肆意發起貿易戰,這無疑對世界經濟治理產生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
全球發展失衡愈演愈烈。疫情破壞了全球在減貧和其他重要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取得的進展,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鴻溝加深。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指出,疫情嚴重打擊了47個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這些國家2020年的經濟表現為近30年來最差。
綜上,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將處于低速增長的狀態。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依然將中國視為經濟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未來中美在經濟領域的貿易摩擦將持續。由此,世界經貿的多極化格局將日益明顯。
3.數字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新引擎
雖然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顛覆性的技術來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但在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等基礎上形成的數字經濟,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根據相關調查統計,2019年,數字經濟在全球經濟總量中的占比已經達到了41.5%,總體規模達到了31.8萬億美元,在傳統經濟發展勢頭放緩的情況下,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全球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引擎。而更為重要的是,在后疫情時代,數字經濟的發展對疫情后世界經濟的復蘇更具別樣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數字經濟的發展有效降低傳統經濟的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世界經貿的交易壁壘和摩擦。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在全球范圍內的進程不斷加快,使得數字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占比不斷加大,促使經濟活動擴大到了全球更為廣泛的地區,不但有效降低了傳統經濟的交易成本,且有助于減少世界經貿的交易壁壘和摩擦。這一點在后疫情時代以及當前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在世界范圍內抬頭的情況下別具意義。
二是數字經濟將重塑全球制造業價值鏈。數字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其產生和發展將對全球生產分工系統產生深遠的影響。就目前來說,雖然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在數字經濟方面發展較快、水平較高,但新興的一些經濟體與之相較,差距并不是很明顯。在基于數字經濟的全球價值鏈的重構過程中,新興經濟體是有機會通過數字化實現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提升,這無疑將會對當前在世界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發達國家經濟體產生挑戰。
三是數字平臺成為未來商業經濟的基礎。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疫情迫使人們的交易活動加速從線下向線上轉移。從虛擬世界或數字世界出現開始,經濟活動便一直在不斷發生著從現實世界向數字世界轉移的傾向。區塊鏈技術、加密電子貨幣等技術的發展無疑正在加速這一進程。與支付、交易和交換相關的高科技創新發展將有助于數字世界中的商業活動可信度的增強,為數字經濟振興世界經濟復蘇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凱.數字經濟正成為全球復蘇新引擎[N].經濟參考報,2021-03-17(002).
[2]徐胥.全球經濟增長失速難題待解[N].經濟日報,2020-12-29(006).
[3]李永康.世界經濟發展及中國應對方案——訪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盧荻教授[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0,
6(0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