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要想實現我國傳統戲曲藝術產業可持續發展,就要把握好互聯網時代發展潮流,結合戲曲藝術傳承和發展要求,借助互聯網工具,探索出戲曲文化產品發展的新路徑。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山東呂劇發展現狀,提出呂劇借助互聯網發展的可行性分析,進而提出山東呂劇產業互聯網發展新路徑,希望本次研究能夠為推動呂劇產業提升自身價值,實現更好發展提供理論參考建議。
【關鍵詞】 互聯網時代;山東呂劇;產業化發展;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J82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04-0087-02
基金項目:本文為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山東呂劇藝術產業化發展策略研究”(項目批準號:18CWYJ09)的階段性成果。
結合山東呂劇發展現狀來看,呂劇在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影響,導致呂劇發展面臨資金不充足、設備陳舊、人才稀少、曲目逐漸縮減、高質量創作數量持續縮減等諸多問題,呂劇發展面臨多重困境。除此之外,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出現,各種電視節目和綜藝快速發展,使山東呂劇這種傳統戲曲藝術受到巨大沖擊。戲曲藝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需要對其進行傳承和發展。然而,由于呂劇發展形勢無法順應當前“互聯網+”時代發展趨勢,再加上其他文化的沖擊,如果不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可能就會導致呂劇逐漸消失。為此,在“互聯網+”時代下,大家要主動承擔起傳統戲曲文化的傳承者,借助互聯網工具,為山東呂劇開辟新的發展路徑,實現對傳統戲曲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對提升國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價值作用。
一、山東呂劇傳播現狀
從山東呂劇發展現狀來看,呂劇的演出劇目出現類別嚴重失衡的現象。通過相關調查統計了解到,當前呂劇演出主要有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在基層演出時大多以傳統劇目為主,這主要是因為基層演出面對的都是農村基層群眾,并且群眾年齡階段主要為中老年人,并且認為這些群體更加喜歡傳統經典曲目。在城市大型巡演中,則是以現代劇為主,這主要是因為城市大型巡演更加注重舞臺效果,想要為大眾帶來一種精美的藝術效果,害怕傳統劇目無法吸引觀眾眼球,所以會避免表演傳統劇目,選擇通過這種現代化劇目向觀眾打造出精美戲曲。
二、呂劇產業化借助互聯網發展的可行性
(一)呂劇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山東呂劇發展至今一直被視作山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戲曲劇種。在很久以前,山東呂劇是山東地區人民最受歡迎的娛樂表演,歷經百年的發展和傳承,呂劇中所蘊含的文化以及歷史印記,即使在現代社會中依然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可以透過呂劇來感受山東文化和山東歷史,并且還可以提升藝術素養。盡管時代在發展和進步,不同形式的娛樂形式相繼涌現,呂劇發展遭受現代娛樂的沖擊,但是依然有很多傳統文化愛好者和傳承者熱衷于呂劇。根據調查顯示,在山東東營地區,有許多呂劇演員,并且他們的劇團具備先進演出設備,每年在基層可超出百場演出,并且受到當地民眾的喜愛和歡迎。除了基層演出之外,在大型文藝演出中呂劇表演也受到很多觀眾較高的評價。
(二)傳統戲曲對不同傳播途徑具有較強適應性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媒體平臺信息傳播形式多樣化并且具有快速、便捷的特點,因此逐漸成為人們最受歡迎的信息傳播媒介。現階段,新媒體平臺傳播的載體以手機、電腦為主。
通訊設備的進步與發展為人們帶來更多便利,智能手機的出現改變了以往以電視、報紙、廣播為主的信息傳播方式,并且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娛樂的主要途徑,再加上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微博、微信、QQ以及各種短視頻APP的出現使手機成為信息傳播主要載體。手機可以使人們隨時隨地都能夠獲取各種圖片、文字、音頻和視頻信息,能夠通過多種傳播方式相結合的形式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進而實現將傳統戲曲生動展示出來,手機新媒體的出現為呂劇產業化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在“互聯網+”時代,通過新媒體傳播信息主要運用了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隨著網絡直播形式越來越受大眾的歡迎,近年來各大直播平臺相繼崛起,呂劇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利用直播的形式,通過對呂劇表演或是視頻形式進行直播,可以更好實現呂劇數字化發展。運用網絡技術可以實現人們在線觀看、表演家在線表演的形式,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和聽覺體驗,在表演過程中還能夠實現與觀眾的實時互動,這些都是傳統傳播途徑無法實現的。
三、互聯網+時代山東呂劇發展的新路徑
(一)短視頻
當今社會,最受大眾喜愛的就是短視頻平臺。短視頻平臺快速發展,其用戶涵蓋不同年齡階段以及不同職業人群。由于短視頻碎片化和平民化的信息傳播特點成為短視頻信息傳播的優勢。利用短視頻對戲曲進行傳播具有較為豐富的表現力,可以通過制作一些戲曲曲目精彩片段,向大眾展現濃縮的戲曲文化精華,激發起觀看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短視頻的出現使大眾可以更好消磨碎片化時間,并且可以起到娛樂、放松的效果。經過調查發現。視頻長度會直接影響到大眾的觀看情況。如:長度在30秒-1分鐘、1-3分鐘、3-6分鐘、6-9分鐘、9-12分鐘、12分鐘以上的這幾種長度視頻中,其中觀看最多最受歡迎的分別是30秒-1分鐘和1-3分鐘的短視頻。因此,呂劇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要能夠抓住當代人碎片化時間培養對呂劇的興趣。此外,短視頻創作并不需要較高的技術,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借助短視頻的優勢形成極具現代特色的呂劇產品,進而為呂劇企業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二)構建呂劇網絡平臺
戲曲文化經久不衰就是因為戲曲具有它特有的舞臺魅力。雖然在“互聯網+”時代,人們主要通過手機、電腦等方式來獲取信息,但是對于戲曲愛好者來說,他們更加喜歡觀看舞臺表演。隨著呂劇排演數量在不斷減少,劇場演出和基層演出活動也在不斷減少,推動呂劇產業實現更好發展,就要學會利用好網絡平臺解決呂劇舞臺演出的問題。可以通過構建呂劇網絡平臺為大眾創建呂劇網絡演出劇場,可以通過網絡直播或是錄播的形式進行演出,這樣可以為人們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觀感。借助網絡平臺形式發展山東呂劇滿足“互聯網+”時代人們對信息的獲取需求,可以實現對呂劇作品傳播途徑的拓展和完善,對呂劇文化建設和產業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三)開發戲曲APP
相關企業還可以專門開發戲曲APP,將戲曲傳承、發展、創新相融合,使呂劇能夠在戲曲APP中能夠得到創新發展,還能夠為想學習呂劇的人群提供學習平臺。可以邀請曲藝專家和專業表演者入駐APP,將呂劇一些經典劇目視頻、演出視頻或是呂劇演、唱教學視頻上傳到APP中,使呂劇愛好者可以選擇性觀看,可以創建呂劇討論分享區,讓呂劇愛好者能夠有討論的平臺。通過開發這種戲曲類APP可以更好幫助大家了解大眾對戲曲文化的發展需求,可以通過APP用戶反饋數據有效分析出呂劇傳播現狀,進而形成山東呂劇特色產品,帶來更多經濟效益,進而實現產業創新發展。
(四)利用社交平臺進行推廣
當前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社交平臺的崛起,山東呂劇產業要想實現發展,就要做好推廣工作,提升大眾對呂劇的認知度,才能為自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微信和微博成為當代年輕群體社交的主要方式,為此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上發布與山東呂劇相關的廣告、宣傳和表演相關內容,使大眾認識到什么是呂劇,并了解呂劇的價值,這樣才能夠提升大眾對呂劇的認知度,為呂劇產業發展做好鋪墊。
四、互聯網+時代山東呂劇發展應注意的問題
在“互聯網+”時代,山東呂劇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注意作品內容要符合大眾和民族審美觀念,并且具備一定引導性,這樣才能提升山東呂劇的商業價值。在呂劇作品創作時要注重滿足不同受眾群體需求。呂劇資源庫的功能要盡可能完善,滿足大眾觀看、欣賞、學習的要求,這樣才能推動產業鏈的持續的發展。為了更好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在呂劇發展過程中還要結合年輕人偏好,多制作一些精彩片段合集或是趣味性視頻,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如此一來才能夠推動山東呂劇產業的繁榮發展。
呂劇視頻資源要具有一定觀賞性,能夠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使大眾可以感受到呂劇的魅力。為此在呂劇作品創作過程中要不斷豐富內容,通過趣味性或是有較強故事性的內容,結合精湛的舞臺表演和張弛有度的唱腔,在音樂的襯托下將觀眾引入故事當中。此外,在“互聯網+”時代山東呂劇發展還要注重與大眾的互動性,在鞏固原有呂劇愛好者群體時,不斷吸引更多新群體。總的來說,在“互聯網+”時代山東呂劇發展要能夠體現出呂劇文化作品的創作價值,進而推動山東呂劇產業實現票房和相關企業的共同發展。
五、結語
互聯網的發展為工作和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沖擊著傳統文化的發展。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山東呂劇產業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就要合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對呂劇產業發展途徑進行拓展,結合大眾喜好和信息獲取習慣,在作品上推陳出新并借助網絡直播、短視頻、APP或是社交平臺等多種途徑進行傳播,提升呂劇作品的商業價值,使呂劇產業價值和作品質量都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嚴文.“互聯網+”視域下呂劇的傳承與發展新路徑探索[J].藝術評鑒,2020,(14):173-175.
[2]張溫溫.山東呂劇傳播現狀與對策研究[D].山東藝術學院,2020.
[3]張溫溫.論現代戲曲類非遺傳播大格局的構建——以山東呂劇藝術傳播為例[J].人文天下,2019,(22):59-65.
[4]秦東旭.山東省呂劇專業院團發展現狀及其優化路徑探究[D].山東大學,2016.
作者簡介:
袁亞妹,女,山東濟南人,碩士,講師,山東大學(威海)藝術學院,研究方向:音樂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