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亞華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對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負面情緒的影響。方法:將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間接收的30例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隨機分為各15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心理狀態。結果:護理后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對比,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低,兩兩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強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原發性肝癌;負面情緒
肝癌是一種高發消化系統惡性腫瘤,該疾病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患者身體長時間受病情折磨,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因此,在護理時需注意加強患者心理護理。本研究特收集我院30例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分析心理護理對患者負面情緒改善價值,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間接收的30例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隨機分為各15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3~72歲,平均年齡(47.5±3.2)歲,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7.5±3.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近(P>0.05),差異存在可比性;80例患者均與全國肝病會議中原發性肝癌診斷標準相符,了解本研究內容且自愿參與,并簽訂知情協議;排除其他惡性腫瘤、臨床資料不全、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護理內容包括飲食、環境護理及出院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內容如下:①完善心理護理機制。抽取護師、主管護師各2名加4名護士組成心理護理小組,所有小組成員均參與心理干預技巧培訓,培訓完畢后需參與相關考核,提高護理人員心理護理專業技能。②心理訪談。多和患者進行溝通,鼓勵家屬參與患者溝通過程,詳細詢問患者癥狀表現,觀察患者情緒狀況,并進行歸納存檔。③針對不同年齡、文化程度患者,采取不同心理開導方法,給予患者更多鼓勵,在病房播放患者感興趣的電視節目,鼓勵患者適當散步,積極參與象棋活動,轉移患者對病情注意力,減輕患者心理負擔,讓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態;給予患者更多尊重,認真傾聽患者心理想法,逐步獲得患者信任,拉近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④加強患者認知干預,告知患者癥狀表現原因,讓患者了解更多疾病知識,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運動、飲食習慣,提醒患者遵循醫囑堅持用藥,從而延長患者生命周期。
1.3觀察指標
采取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狀態,SDS評分超過53分則患者可能存在抑郁情緒,SAS評分超過50分則患者可能存在焦慮情緒,得分越高患者焦慮、抑郁狀態越嚴重[1]。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15例):SDS評分(57.61±3.71)分,SAS評分(60.12±3.71)分;觀察組(15例):SDS評分(45.61±3.50)分,SAS評分(47.53±3.57)分;護理后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對比,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低,兩兩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肝癌患者多存在疼痛、代謝障礙等問題,導致患者自理能力減退,生活能力下降,加之,部分患者對疾病知識了解較少,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面對長時間治療帶來的經濟壓力,患者容易發生負面情緒,因此,在護理中護理人員應多和患者進行溝通,密切觀察患者情緒狀態,針對不同患者實施個性化心理干預,給予患者人性化照顧,盡力滿足患者合理護理需求,結合患者興趣,鼓勵患者參與相關活動,轉移患者對病情注意力,幫助患者樹立疾病治療信心,指導患者掌握情緒調節方法,同時,讓家屬給予患者更多關心,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使患者負面情緒得到及時宣泄,從而保持積極穩定的心態配合治療[2]。本研究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后,SAS評分與SDS評分對比,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低,兩兩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明,加強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艷,荊珂,劉蕊.階段性心理護理對原發性肝癌患者疼痛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西藏醫藥,2021,42(02):96-98.
[2]李欣萍,修鵬.心理護理干預對減輕原發性肝癌介入術患者疼痛的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0):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