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碧清
摘要:在新時期下,我國已經步入了素質教學階段,在素質教育下,要求學生要全面健康的成長和發展,為此,也給小學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要用心教育、用情教育、用愛教育,要做一名有溫度的班主任,這樣才能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導者、陪伴著、呵護者和示范者。基于此,本文就針對如何做一個有溫度的小學班主任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用心教育;永情教育;用愛教育;溫度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指導者和組織者,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有溫度的班主任是目前小學教育中班主任面臨的難題,也是小學教育中必須要重視起來的。
對于班級管理工作來說,它不但是一門科學、藝術,還有著很強的技術成分,所以,班主任需要為小學生打造一個快樂、積極向上、有秩序的課堂,這樣才能推動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班主任要使用微笑教育,幫助學生快樂的成長
在小學階段,很多班主任都是第一次擔任班主任,在接手一個新班級的時候,不但班主任會面臨眾多新面孔,學生也會面臨很多新面孔,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很陌生的,而學生對班主任也是存在一些恐懼心理的,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班主任是什么樣子的。
因此,這個時候班主任需要用微笑去面對學生,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緊繃的狀態放松下來。而在接下來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也要繼續使用微笑教育,多給學生展示自己微笑教育,會讓學生對班主任的印象和好感倍增,當然,學生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例如,早上班主任可以第一個到達班級,用微笑來迎接每一位學生;在放學的時候,微笑著和學生揮手告別;當學生在班級中犯了錯誤,也要微笑著對學生開導和解釋,要以情、以理教育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越來越放松,并與班主任成為朋友,而班主任在此過程中,不但構建了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讓自己成為了一個有溫度的人。但是,在此過程中班主任需要知道,教育是一個慢事業,俗話說的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對學生的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給學生帶來很好的開端,才能有利于接下來教育事業的開展。
二、班主任要用心教育,幫助學生健康的成長
小學生是活潑的,此時的他們雖然是單純的,但是也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從而阻礙到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需要班主任要做到用心教育,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仔細的去觀察和了解學生,這樣有利于及時的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我們要知道,學生之間是有差異性存在的,所以他們表現出來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例如,在班集體活動中,一名同學一直在觀望,不敢主動的參與到活動和游戲中,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就要對此學生采取用心教育,主動去和學生溝通和交流,了解他的心理想法,以及為何不參與活動的原因,當找到原因以后,在運用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對其展開教育,要讓他知道何為班集體,引導他邁出第一步,過程雖然很艱難,但只要邁出去了,后面就會很容易。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利用制度來約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當然對于小學教育來說也是如此。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級規章制度是一定要存在的,但是為了使班規制定的更加人性化,學生也會主動的遵守,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參與到班規的制定中,要讓他們大膽發言,但前提是,一定要科學合理。
在班規形成的過程中,一定融入幾條學生自己制定的規矩,這樣才能推動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去遵守,也才能讓學生知道班主任的重視。此外,班主任還要將做好科學的評價,對待學生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和態度,給與他們更正確的評價,但是要注意方式,避免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心理問題,使其自尊心受到傷害。
例如,兩名同學因為掃地的問題發生了口角,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先要調查清楚原由,然后對他們進行教育,因為此項工作內容是一名同學的打掃范圍,所以另外一名同學應該是記混了,因此班主任需要根據劃分的標準去確定一下,到底是哪一名同學做錯了,接下來班主任再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錯誤和行為,并道歉;最后為了緩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可以讓他們共同來完成衛生的打掃,最后在齊心協力下完成打掃任務。這樣的教育方式,不但對學生進行了教育,還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也讓班主任成為了一名有溫度的班主任。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想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成為一個有溫度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一個要用心、用情、用愛來教育,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一名有愛之人,也才能促進小學生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當然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也才會打造出一個非常優秀的班級,讓班級更加的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李超婕.用心用愛用情演繹藝術--淺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4(12):164.
[2]馮英.用心傾聽,用愛交流——談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J].中外交流,2019,26(20):112.
[3]張烜.用愛導航,用心守護——初中班主任工作之我見[J].文淵(高中版),2019(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