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英 王金華
摘要:生涯教育是眾多西方發達國家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然而在我國尤其是在欠發達地區,生涯教育基本處于空白狀態。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需要,在這個背景下,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凸顯。
關鍵詞:學研訓一體化;高中;生涯教師
一、當前高中生涯教育與教師的現狀
(一)專業生涯教師極為缺乏
由于我國對生涯教育理念的引進時間較短,即便近幾年在國家教育部門的指引下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專業的生涯教師仍然極為缺乏,即便有也大多分布在高等教育。在高中教育體系下,幾乎沒有專業的生涯教師,尤其是對于益陽市赫山區這樣的偏遠地區,更是缺乏優秀的專業生涯教師。生涯教師的缺乏,直接局限了高中生涯教育的開展,因此要想在高中開展生涯教育,培養一批專業的生涯教師是必然前提。
(二)師生對生涯教育的認識不足
在長期的傳統教育模式下,高中教學的主要任務便是應付高考,教師和學生在升學率的導向下,幾乎所有教學活動都是為了最終的升學考試服務。因此,生涯教育在高中教學中幾乎處于空白地位,即使近幾年在國家教育部的倡導下,部分高中也開始關注生涯教育,但大多只是在高考前夕針對志愿填報等內容進行一定的指導。同時許多學生對未來填報專業以及成長方向也處于迷茫的狀態,在許多高中生和其家長看來,高中的主要任務便是學習和應考,對生涯教育持有不正確的認識。
(三)部分教師希望開展生涯教育但缺乏客觀條件
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部分教師率先看到了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部分高中生成績優異,但是由于缺少生涯教育的指導,在大學填報專業時出現盲目填寫的情況,導致影響高校學習和未來的發展,也有不少學生在應試教育體系下成為考試的機器,無法適應社會的需要。
二、運用“學研訓一體化”模式培養高中生涯教師的實踐策略
在高中教育中普及生涯教育,對高中生而言意義重大,高中生在三年學習過程中,結合生涯教育開展學科學習,能夠在學習的同時找到自己的興趣、理想所在,同時加深對自己的了解,以幫助學生對未來形成更清晰的規劃。而要想開展生涯教育,必須要培養一批優秀的生涯教育教師,從我國高中教育的體制來看,生涯教育教師最好由學科教師擔任。這樣,學科教師可以更好地將教學與生涯教育融合,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綜合性、高素養的人才。基于此,在赫山區教培中心楊春老師的組織下,赫山區組建了一個跨學校跨學科的“精英導師”團隊,開展“學研訓一體化”的教師培養模式。
(一)教師自身要加強對相關生涯教育知識的學習
學研訓中最基礎的部分便是“學”,要想培養專業化的生涯教育教師,教師自身必須開展學習。一方面,教師要盡快樹立生涯教育的理念,正確的理念是指導教育開展的前提。另一方面,教師必須要自行開展生涯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自我學習是構建學研訓一體化的基礎和前提。除了利用傳統的書籍學習,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等方式開展學習。基于此,學校要為師生打造一個生涯教育互聯網平臺,首先,平臺上要為教師準備大量繼續教育的資源,供教師學習。其次,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其他教師針對生涯教育展開交流。最后,該平臺可以成為學生、家長和教師針對生涯教育相互了解、相互深入的契機,畢竟生涯教育不同于學科教育,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僅需要得到教師的參與,更需要學生的自我投入和家長的介入。與此同時,該互聯網平臺應該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甚至可以與高校、企業等接軌,這是由于生涯教育與社會需求是一體化的,只有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平臺,才能讓教師更系統化、更有針對性地學習生涯教育知識。
(二)引導教師結合教學實踐研發生涯教育校本教材
“研”作為學研訓體系中的中介橋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這一環節,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應該引導各個學科的教師進行交流討論,共同研發生涯教育校本教材。之所以要學研訓一體化,便是希望教師能在對生涯教育有所理解和探討的基礎上,能更好地結合自己學校的情況研發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研發可以從不同層面進行,包括學生整體生涯教育課本、針對性生涯教育課本等,整體生涯教育課本以引導學生關注未來規劃等內容為主,而針對性生涯課本可以從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等方面入手,如偏愛文科的學生可以使用一套校本教材,而偏愛理科的學生使用另外一本校本教材。
(三)加強對高中教師開展生涯教育的培訓
除此之外,學研訓一體化中,“訓”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這一部分是指加強對相關教師開展生涯教育知識的培訓,盡快建立一批有著專業理論知識,且能夠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的生涯教育教師。首先,要建立培訓體系,包括長期繼續教育、短期集中培訓以及專門化培訓三個環節,短期集中培訓是利用假期,由教育部門撥款,將高中教師集中在一起,開展對生涯教育知識和教學的培訓。長期繼續教育,主要是教師在接受完短期培訓之后,在平時通過互聯網或者其他方式,與短期培訓的導師或其他教師保持一定的聯系,相互交流、探討。短期培訓與長期繼續教育的形式相結合,能讓教師將自我學習與培訓相結合。此外,還有專門化培訓,專門化培訓主要是希望在眾多教師中選出一部分在生涯教育方面有一定造詣的教師,繼續接受專門化培訓,這小部分教師可以繼續將生涯教育培訓的成果傳達給更多的教師。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生涯教育的理念在高中教育中不斷普及和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乃至家長都對生涯教育持有肯定的態度。據效果跟蹤調查研究顯示,在開展“學研訓”一體化教育培訓模式后,高中教師在生涯教育領域有了不少的發展和提升。
(1)在“學”的方面,學校也為師生打造了一個生涯教育互聯網平臺,舉辦了湖南省的第一個高中生涯工作坊。同時還與高校、企業等接軌,搭建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平臺,令教師更系統化、更有針對性地學習生涯教育知識。
(2)在“研”的方面,通過“學研訓”一體化教育培訓模式,教師短期培訓與長期學習、研討相結合,讓教師能夠更好地消化培訓成果,能夠與更多同仁進行交流合作研究,避免了培訓的斷鏈。在教育部門、學校的正確引導下,各個學科的教師進行交流討論,研發出版了《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指導》一書,被益陽市很多高級中學定購。
(3)在“訓”的方面,建立培訓體系,包括長期繼續教育、短期集中培訓以及專門化培訓三個環節。通過強對相關教師開展生涯教育知識的培訓,很快建立一批有著專業理論知識,且能夠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的生涯教育教師。尤其是給部分欠發達地區的教師傳授生涯教育理念與知識,開展了一系列生涯規劃送課下鄉活動,推動高中教育中生涯教育的普及。
但是,“學研訓”一體化培訓模式在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相關教育部門、學校以及教師要針對這些不足不斷優化培訓模式,推動高中生涯教育的普及和深入。
參考文獻:
[1]付桂軍.以生涯規劃引領學生和諧發展[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07):119-121.
[2]龐春敏.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困境與出路[J].教學與管理,2019(30):64-66.